二1煤层
二1煤层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地质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专利文献10570篇;相关期刊28种,包括地下水、资源导刊·地球科技版、煤矿现代化等;
二1煤层的相关文献由156位作者贡献,包括俎新许、张晓逵、张建奎等。
二1煤层—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570篇
占比:99.14%
总计:10662篇
二1煤层
-研究学者
- 俎新许
- 张晓逵
- 张建奎
- 宋志敏
- 崔金池
- 廉有轩
- 李建欣
- 李锋
- 陈倩倩
- 刘传喜
- 张云中
- 张坤
- 张衍辉
- 曲艳伟
- 王书华
- 刘见宝
- 吕乐乐
- 吴建学
- 宋清坤
- 李冰
- 李占五
- 李宏伟
- 李惠杰
- 杜小冲
- 杨晓娜
- 王振芬
- 王雅周
- 简阔
- 米玮
- 翟华
- 薛明理
- 谢劲松
- 雷华友
- 马黎明
- 丁见广
- 于泰鹏
- 付永乾
- 付玲玲
- 位新建
- 何伟民
- 冯翔
- 刘伟颉
- 刘华平
- 刘君华
- 刘家橙
- 刘庆献
- 刘文忠
- 刘欣欣
- 刘永峰
- 刘猛
-
-
牛杰
-
-
摘要:
为明确禹州煤田西南部二叠纪山西组煤层沉积环境及其对煤层赋存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岩芯采样、室内测试及综合分析,对煤层的赋存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沉积体系包含滨海平原体系和三角洲体系,按照不同的沉积环境将山西组划分为上下两段。其中位于下段的二_1煤层为研究区山西组主要可采煤层,其成煤环境是建立在潮坪沉积基础上的滨海平原环境,属混合坪-泥坪相。煤层厚度和顶板岩性存在一定关联,顶板岩性为泥岩或炭质泥岩时,煤层原生厚度一般较大;顶板为砂岩时,受分流河道冲刷影响,煤厚相对较薄。研究区内冲刷面积较小,对二_1煤层厚度影响有限。
-
-
范浩敏;
刘华平;
李秀丽
-
-
摘要:
二_(1)煤层为张得矿区全区可采煤层,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分析、主要含水层和断层带的水文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二_(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为顶板直接充水水源,太原组上段石灰岩岩溶裂隙水为煤层底板的直接充水水源,太原组下段石灰岩岩溶裂隙水和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水为底板的间接充水水源;地下水是其主要充水水源,断层是主要充水通道;太原组上段石灰岩岩溶裂隙水是底板突水最大隐患,是未来矿井开采突水预防主要对象。
-
-
宋清坤;
吕乐乐
-
-
摘要:
以新安矿区二1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内煤田地质勘查、煤炭资源开发资料,结合区内煤矿井观察,分析了煤储层和煤层气分布特征,估算煤层气总资源量347.80×108 m3,资源丰度0.6144×108 m3/km2.选取地质构造、埋深、煤厚、渗透率、储层压力、资源丰度6个要素对该区煤层气资源潜力进行评价,综合评价认为KD1、KD3属较有利区,其他属潜力区.
-
-
-
杜小冲;
简阔
-
-
摘要:
鹤壁九矿二1煤层瓦斯含量和压力随煤层埋深增大而显著增大,煤层顶板泥岩和砂质泥岩层的发育为瓦斯富集提供了较好的圈闭条件,瓦斯成分主要为CH4 、CO2、N2和少量重烃气,其中CH4为主要组分.随埋深增加,瓦斯中CH4含量呈现减小趋势,而CO2和N2含量却呈现总体增大趋势,与普遍的瓦斯垂向分带规律不符,考虑与区内发育大量的拉张性断层有关.瓦斯赋存受多种地质条件控制,煤层埋藏深度、夹矸层数、断层发育情况、地下水活动情况等均对矿井瓦斯赋存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区内局部地段存在瓦斯含量异常区.
-
-
俎新许;
陈倩倩;
李锋
-
-
摘要:
以济源市郭沟井田勘探资料为基础,对井田山西组地层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郭沟井田沉积环境为海退过程中的潮坪和三角洲沉积环境.潮坪相以混合坪+泥坪+泥炭沼泽+泥坪和泥坪+泥炭沼泽+泥坪沉积2种沉积序列为主,其泥炭沼泽环境中沉积了稳定的二1煤层;三角洲相包括了上三角洲平原和下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以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和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湾连个沉积序列为主,上三角洲平原以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沉积序列为主.
-
-
何伟民
-
-
摘要:
通过对李岗煤矿区二1煤层煤质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二1煤层的宏观煤岩成分以亮煤和镜煤为主,暗煤次之;显微煤岩组分有机质以镜质组为主,无机质以黏土类为主;灰分产率多在11.00%~15.00%之间,硫质量分数小于0.5%,磷质量分数平均0.059%,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平均32.24 MJ/kg;二1煤浮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含量7.00%~10.62%,黏结指数为0,胶质层最大厚度为0,属特低硫、中磷、低灰、特高热值的无烟煤.
-
-
俎新许;
涂爱华;
胡殿波;
陈倩倩;
李锋
-
-
摘要:
本文以新密煤田崔岗井田的勘探资料为基础,详细分析井田的煤层特征和煤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二1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二1煤层为特低硫、中低磷、低-中灰、高发热量粉状贫煤;七4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七4煤层为特低硫、特低磷、中高灰、中高发热量之焦煤,二1、七4煤层都可作为动力用煤和民用燃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