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南区

西南区

西南区的相关文献在1966年到2022年内共计210篇,主要集中在体育、贸易经济、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46篇;相关期刊165种,包括商业周刊、金融博览、中国记者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勘探技术座谈会等;西南区的相关文献由24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玉文、江新胜、陈乐尧等。

西南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8 占比:58.4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56%

专利文献>

论文:146 占比:41.01%

总计:356篇

西南区—发文趋势图

西南区

-研究学者

  • 李玉文
  • 江新胜
  • 陈乐尧
  • 张新全
  • 马啸
  • 刘伟
  • 吴伟忠
  • 吴映梅
  • 本刊讯
  • 李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长江所扎实开展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工作受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委托,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组织下,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工作日前启动。其中,长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所”)承担了华中区和西南区淡水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工作。2021年6月,长江所组织召开了华中区和西南区水产养殖种质资源调查启动会。会后,长江所迅速成立了调查工作组,适时召开推进会,对调查任务进行部署、落实和推进;分物种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就实施方案和调查工作与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和贵州省进行了工作对接;对照《鱼类样品采集技术规范》《鱼类种质资源遗传材料制作规范》等技术规范,开展了调查实操培训,进而明确了操作流程、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等环节的实施细则。2021年,长江所主要负责鲢、鳙、青鱼、黄颡鱼、南方大口鲶、长吻鮠、黄鳝和泥鳅等物种的系统调查任务。
    • 摘要: 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区和西南区淡水水产养殖种质资源调查2022年工作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长江所调查工作协调交流组秘书向与会人员汇报了2021年淡水水产养殖种质资源调查工作进展情况。2021年,长江所完成了鲢、鳙、青鱼等8个大宗品种的系统调查任务。
    • 摘要: 光学工程学科结合国家、重庆市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始终坚持“建设平台、打造团队、强化特色广泛交流”开展学科建设。(一)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本学科为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几个在重庆乃至西南区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研究领域。光伏新能源在低辐照地区的工程应用,与重庆市林业局。
    • 潘光堂; 杨克诚; 高世斌
    • 摘要: 基于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原理,围绕西南玉米育种生态分区特征、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玉米产业发展趋势、育种目标需求变化和育种技术体系创新等多个维度,本文着重对西南玉米生态育种在新时期的内涵进行了系统总结与阐释,进一步凝练出以“充分重视和利用(G×E)互作”为核心、以“育种目标产业化、品种类型多元化、品种鉴选特异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品种推广集团化、品种栽培模式化”为主要内容的西南玉米区“现代生态育种”的发展理念,系统提出选育以“稳产高产、资源高效、环境友好、优质安全、易制种、宜机收”为特征的“低风险、高效新杂交种”新时期育种目标,集成完善了以“提高新品种的抗病抗逆特性和耐密性为路径,优良特异育种资源的精细发掘与精准鉴定为前提,适应不同生态区域育种急需的不同杂优类群优良骨干自交系、特别是热带种质类群优良自交系的培育为关键,新杂交组合在特定生态区域多年多点生物与非生物强胁迫鉴定选择为重点,选育和推广特定生态区域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和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稳产高产高效新品种为保证”的育种技术体系,推动西南玉米生产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王荣芳; 马智黠; 唐莉; 徐永康; 雷以垓
    • 摘要: 为了国家马铃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2020-2021年连续两年进行了国家马铃薯西南区中晚熟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云薯108号产量最高达到2037.2 kg/667 m^(2),比对照鄂薯5号增产116.3%,增产效果明显。
    • 陈杰
    • 摘要: 2022年10月23日,奚木河西南区首场线下品鉴会在重庆顺利召开。奚木河创始人刘锋强从“药食同源”的角度为前来参会的嘉宾传递健康膳食知识,分享奚木河在疫情之下的发展破局之道。
    • 程晓彬(文/图)
    • 摘要: 川藏滇青大型野生真菌研究中心是四川民族学院校级特色研究中心,依托农学实验室设施设备开展大型野生真菌资源的调查和持续开发利用的研究。中心现有成员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及以下职称10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8人。我国是野生菌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的野生菌分布大体可以划分为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华南区、西南区、蒙新区和青藏区。
    • 张莉
    •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党中央在全国各地实行大区一级的行政区划制度,相继建立了包括西南区在内的六个大行政区,并在各大行政区内设立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机关,实施对各大区的行政领导。1950年7月27日,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重庆举行,标志着西南军政委员会正式成立。
    • 梁晶; 毛海波; 蔡孙平; 杨春凤
    • 摘要: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实况数据、国家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等资料,对2020年雷州半岛出现的春夏连旱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500hPa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华南地区,850hPa低层长时间盛行西南风,降雨分布时空不均,尤其是龙舟水明显偏少,是造成此次春夏连旱的主要原因.
    • 叶志祥; 张辉; 吴金明; 杜浩; 杨海乐; 邹巧林; 危起伟
    • 摘要: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作为修复渔业资源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西南区域已持续开展多年,但目前尚缺乏全面系统的总结分析.本文基于全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信息采集系统中的数据,对2016-2019年西南区增殖放流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 显示:(1) 2016-2019年西南区共对其56处江河、湖、水库进行了增殖放流活动,涉及95种水生生物,包括鱼类92种,两栖类1种,龟鳖类2种,隶属于8目15科54属.(2)4年间总计放流53890.15万尾,投入资金27128.16万元,其中鲤科鱼类居多.(3)放流的水生生物中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主;放流的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中以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为主.(4)放流的规格大多为1~15 cm,放流的时间集中在秋末冬初.(5)从西南区4年间总体放流种类与数量来看,其放流的目的 以促进渔民增收及生物净水为主;从西南区各水域放流种类来看,其主要目的 是保护特有鱼类.结果 表明,西南区2016-2019年增殖放流活动中在放流种类的选择、时间、规格、效果评估、社会宣传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从制定放流规划到放流效果评估整个增殖放流过程提出了在新形势下西南区开展增殖放流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后续开展增殖放流提供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