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性贫血
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0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1651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健康、中国保健、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5年北京地区中医急诊年会、2016年病例讨论会暨中医急诊急危重症护理研讨会等;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相关文献由18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鑫、黄河、张碎虎等。
营养不良性贫血—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1651篇
占比:99.78%
总计:51764篇
营养不良性贫血
-研究学者
- 李鑫
- 黄河
- 张碎虎
- 张震东
- 杨宏
- 董飞侠
- 赵书亭
- 赵巧凤
- 郝常宝
- 高萍
- 黄小丽
- Zhang Suihu
- Zhang Zhendong
- 丁学勤
- 不公告发明人
- 乔光荣
- 于虹岗
- 付国华
- 伊振宣
- 伍新华
- 倪天平
- 关青
- 冯嗣青
- 刘丽梅
- 刘伟
- 刘品莉
- 刘存发
- 刘宗香
- 刘宝英
- 刘密果
- 刘彦琴
- 刘文斌
- 刘晓
- 刘晓艳
- 刘述涛
- 刘铁有
- 升
- 卫雅蓉
- 吕淑娟
- 吕艳
- 吴向丽
- 吴宗勇
- 周芳
- 夏小军
- 奇奇
- 姚扶有
- 姚玉虹
- 姜明
- 子每
- 孙伟
-
-
张建祥
-
-
摘要:
刘老先生去年得了冠心病,他听说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对心血管有害,所以对饮食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肉类、鸡蛋和牛奶基本不吃,烹饪时用的植物油也较少,基本以青菜、萝卜之类的素食为主。近曰,他到医院复查,结果发现患有营养不良性贫血。医生告诉刘老先生,冠心病患者不要过分限制饮食,应适当进食一些瘦猪肉、鸡、鱼、蛋、奶,切忌饮食单调,以免导致贫血性心脏病或其他营养不良性疾病的发生。
-
-
-
毛润芝1
-
-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自制阿胶汤应用在长期卧床伴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50例长期卧床伴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之内,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偿元素肠内营养流食治疗,治疗组2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自制阿胶汤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之后,治疗组在本次研究之中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存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卧床伴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接受自制阿胶汤治疗,可保障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值得推广。
-
-
李苗;
赵秀艳;
张跃
-
-
摘要:
目的分析秦皇岛市妊娠期妇女其营养不良性贫血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导致其发生的相关因素,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一步降低妊娠期妇女营养不良性贫血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常规检查的妊娠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妇女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其一般资料、孕况及临床检查结果等情况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孕妇间上述资料差异,分析影响妊娠期妇女发生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1000名孕妇中202人诊断为妊娠合并贫血,贫血患病率为20.20%,其中轻度贫血、中度贫血和重度贫血为100人、88人和14人,分别占比10.00%、8.80%和1.40%;年龄>30岁、孕期常住于农村、家庭收入30岁、孕期居住在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低、文化程度低以及孕晚期孕妇,其妊娠期合并营养不良性贫血的风险明显较高(P<0.05)。结论妊娠期营养不良性贫血与孕妇年龄、孕期居住地区、家庭人均收入、孕妇文化程度及孕期等因素有关,妇幼保健人员和孕妇应引起重视,加强对妊娠期贫血发生影响因素的控制,进一步降低贫血发生率而改善孕妇和新生儿预后。
-
-
杨宏
-
-
摘要:
目的 探究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的主要引发原因、 临床表现、 治疗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4月—2017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53例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患儿,分析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和症状,并通过制定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明确患儿发生营养不良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对患儿应用右旋糖酐铁治疗,观察患儿血红蛋白水以及网织红细胞水平改善情况.结果 31例轻度贫血患儿,发生率为58.49%,17例中度贫血患儿,发生率为32.08%,5例重度贫血患儿,发生率为9.43%,引发贫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喂养不当、过晚添加辅食以及家长欠缺育儿相关知识等.经过对症治疗后,52例患儿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治愈率为98.11%,1例患儿治疗后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现象,发生率为1.89%,引发原因为不当喂养.结论 在明确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引发原因的情况下需要对患儿家长采取针对性喂养和饮食指导,同时需要定期进行血红蛋白检查,有效抑制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发生率,促进患儿正常生长和发育.
-
-
杨宏
-
-
摘要:
目的探究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的主要引发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与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4月—2017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53例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患儿,分析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和症状,并通过制定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明确患儿发生营养不良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对患儿应用右旋糖酐铁治疗,观察患儿血红蛋白水以及网织红细胞水平改善情况。结果 31例轻度贫血患儿,发生率为58.49%,17例中度贫血患儿,发生率为32.08%,5例重度贫血患儿,发生率为9.43%,引发贫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喂养不当、过晚添加辅食以及家长欠缺育儿相关知识等。经过对症治疗后,52例患儿网织红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治愈率为98.11%,1例患儿治疗后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现象,发生率为1.89%,引发原因为不当喂养。结论在明确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引发原因的情况下需要对患儿家长采取针对性喂养和饮食指导,同时需要定期进行血红蛋白检查,有效抑制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发生率,促进患儿正常生长和发育。
-
-
付国华;
高萍;
张庆菊
-
-
摘要:
目的:剖析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剖析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由本院门诊接诊的94例营养不良性贫血患儿的病历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其进行分组: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n=47),其中试验组采取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用药后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与红细胞压积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在连续治疗8w后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与红细胞压积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式,对营养不良性贫血患儿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营养学指标.
-
-
张会欣
-
-
摘要:
目的:研究健脾益气法在营养不良性贫血幼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94例在营养不良性贫血幼儿进行实验分析,将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硫酸亚铁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健脾益气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家属满意率为95.74%,均高于对照组80.85%、85.11%,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药物总不良反应率为2.13%,低于对照组12.7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益气法在营养不良性贫血幼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患儿恢复好,药物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且患儿家属高度满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
张震东;
张碎虎
-
-
摘要:
目的:观察自制阿胶汤治疗长期卧床伴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长期脑梗死后遗症卧床伴有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阿胶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偿元素肠内营养流食系列治疗;阿胶汤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胶、党参水煎剂于早晚经胃管注入治疗.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的变化.结果:阿胶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5%)(P<0.05);阿胶汤组治疗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均较对照组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给予偿元素肠内营养流食系列基础上,再予以阿胶汤胃管注入对脑梗死后遗症因长期卧床导致的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有较好疗效.
-
-
-
Zhang Zhendong;
张震东;
Zhang Suihu;
张碎虎
- 《2015年北京地区中医急诊年会、2016年病例讨论会暨中医急诊急危重症护理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自制阿胶汤治疗营养不良性贫血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长期脑梗死后遗症症卧床病人伴有贫血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阿胶汤组,每组20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液经胃管注入,其中阿胶汤组患者给予阿胶20g、党参6g中药1剂水煎200mL分别于早晚经胃管注入.治疗15天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的变化. 结果:阿胶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P<0.05);自制阿胶汤组Hb与对照组的比较t值为32.7;RBC为29.62,两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自制阿胶汤对脑梗死后遗症因长期卧床导致的营养不良性贫血的患者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