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核净
菌核净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1352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浙江预防医学、现代化农业、中国植保导刊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九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等;菌核净的相关文献由27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媛、柴明根、许灵杰等。
菌核净—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352篇
占比:99.31%
总计:11431篇
菌核净
-研究学者
- 刘媛
- 柴明根
- 许灵杰
- 刘贤金
- 吴小毛
- 周明国
- 曲振飞
- 过戌吉
- 陈雨
- 冯亚东
- 刘学敏
- 刘蓉蓉
- 廖永
- 李梅云
- 李荣玉
- 杨红蕾
- 祝明亮
- 高金平
- 龙友华
- 代园凤
- 倪峰
- 冯喜生
- 冯超
- 匡静
- 叶胜明
- 吴克崇
- 吴勇
- 吴明龙
- 周建
- 周惠中
- 夏小云
- 姚洁
- 姜斌
- 孟肖
- 张东辉
- 张兰平
- 张成省
- 张承
- 张爱芳
- 张瑞亭
- 张瑞珠
- 张皖秋
- 张霄
- 方敦煌
- 曹立耘
- 曹长代
- 李冬
- 李姣红
- 李赟
- 杜传印
-
-
余文龙;
冯亚东;
焦艳晓;
廖永;
彭游
-
-
摘要:
目前国内尚无菌核净·啶酰菌胺组合杀菌剂的报道,我们探索了菌核净·啶酰菌胺悬浮剂的配方,填补了这一空白。悬浮剂在储存运输中容易发生絮凝、沉淀现象,并且该组合有效成份中特殊基团的存在,使其容易发生奥氏熟化而失去活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优化试验筛选得到配方结构适当、性能优异的42%菌核净·啶酰菌胺悬浮剂。
-
-
许灵杰;
蔡翼杨;
肖慈平;
黄静;
杨菀彤;
曲振飞;
李冬;
吴寿明
-
-
摘要:
为进一步验证竹醋液复配剂的推广价值,采用大棚盆栽接菌和大田随机区组2种试验方法,研究竹醋液复配菌核净与唑醚·啶酰菌对烟草赤星病以及烟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复配剂和唑醚·啶酰菌能有效防治烟草赤星病,盆栽菌饼面积分别比清水处理显著减少9.60%、7.45%,田间防治效果分别达86.72%、86.50%,且2种药剂之间差异不明显。同时,复配剂能明显促进烟株的生长,盆栽和烟田烟株的株高由喷施前的显著低于清水处理变为不显著,田间烟株的最大叶长比清水处理显著增加7.04%。
-
-
吴勇;
高金平;
廖荣桂;
侯云飞;
柴明根;
焦艳晓
-
-
摘要:
我们以3,5-二氯苯胺、丁二酸为原料,经过缩合反应制备得到了菌核净。以减少原料消耗量,降低“三废”排放及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对菌核净制备中的投料比、反应温度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当使用甲苯做溶剂,3,5-二氯苯胺与丁二酸的摩尔比1︰1.5,反应温度110°C时,以高产率低消耗得到菌核净。同时,将密度泛函计算与前线轨道理论相结合,对菌核净可能的衍生方式进行研究。
-
-
-
-
-
摘要:
2021年10月28日,浙江龙湾化工的全资子公司浙龙药业有限公司在位于湖北孝感的云梦县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据悉,浙龙药业总用地133.2亩,将用于6800吨噻菌铜等原药、制剂及其它相关制剂产品生产线,其中包括噻菌铜+春雷霉素、噻菌铜+己唑醇、噻菌铜+戊唑醇、菌核净、S-诱抗素、抑霉唑及多种复配制剂的生产。
-
-
李冬;
许灵杰;
杨金陆;
刘声国;
彭绍辉;
杨先权;
杨菀彤;
邱坤
-
-
摘要:
为明确不同竹醋液复配剂对田间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竹醋液复配剂对烟草赤星病发病率及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竹醋液复配菌核净与竹醋液复配波尔多液均能有效防治烟草赤星病,且以竹醋液复配菌核净防治效果最好.综合来看,在黔东南烟区喷施竹醋液与菌核净复配剂可有效防治烟草赤星病,提升烟叶产量和品质.
-
-
-
-
程怡博;
柳永;
陈兴江
-
-
摘要:
采用超声波乳化法制备菌核净纳米乳液,对油相溶剂种类和油水比进行了组合筛选.结果表明,菌核净纳米乳液得到成功制备,DTN10和DTN112组样本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呈现粒径<100 nm的均匀分布药物颗粒.DTN10处理组对应制备条件为油水比1/2,油相为菌核净25%、二甲基亚砜40%、二氯甲烷4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水相为0.2%黄原胶,超声乳化处理2 min(Φ6变辐杆、功率30%、30 mL溶液,4.3 s超声-5.3 s暂停).菌核净纳米乳液在实验室条件下表现出优良的抗菌活性.
-
-
-
QIAO Xin;
乔昕;
YU Yang;
余洋;
CHEN Jie;
陈杰;
TAN Wanzhong;
谭万忠;
BI Chaowei;
毕朝位
-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九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油菜菌核病是国内外危害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菌核净是防治该病害的主要杀菌剂,但田间抗药性产生会导致该药剂的防治失效.为了了解川渝地区油菜菌核病菌对菌核净的抗性现状,开展了建立病原菌对菌核净的敏感性基线和田间抗性监测的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分离未施药地区107个油菜菌核病单菌核菌株对菌核净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其EC50值在0.0161~1.008μg/mL,EC50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62倍,不同敏感性的菌株频率呈近连续的单峰曲线分布,平均EC50值为(0.3203±0.1904)μg/mL,并以此作为油菜菌核病菌对菌核净的敏感性基线.以5.0μg/mL作为抗性菌株的区分剂量,检测了2013年采自该地区10个区县585株油菜菌核病菌株对菌核净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绝大部分为敏感菌株,占99.63%,仅发现2株田间抗性菌株,占0.34%.2株抗性菌株EC50分别为131.11μg/mL、27.65μg/mL,抗性倍数分别为409倍、86倍,分别为高抗和中抗菌株.
-
-
宋彩霞;
邓新平;
厉阗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分别建立了3种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烟叶中高效氯氰菊酯、菌核净和三唑酮的残留分析方法.烟叶样品经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进行残留检测.3种农药在相应方法下,在01~10m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0.2~0.8mg/kg的添加水平下,回收率较高,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06mg/kg、0.002mg/kg和0.005mg/kg.
-
-
-
马慧霞;
陈 雨;
周明国;
陈长军;
王建新;
李红霞
- 《第六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从江苏省10个油菜产区采集分离到1066个油菜菌核病菌菌株,对多菌灵、菌核净进行抗性频率测定。多菌灵以5μg/ml、100μg/ml为鉴别剂量,菌核净以5g/ml为区分剂量。测定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菌对多菌灵抗性表现为高抗水平,抗性频率2006年明显高于2007年;油菜菌核病菌对菌核净抗性表现为低水平抗性,但抗性频率很低。只有在个别地区监测到抗性菌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