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情
苗情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17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物保护、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8篇、专利文献29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中国种业、种业导刊等;
苗情的相关文献由603位作者贡献,包括邓宇驰、李翔、吴建明等。
苗情
-研究学者
- 邓宇驰
- 李翔
- 吴建明
- 丁美花
- 刘志平
- 张荣华
- 李伟
- 王伦旺
- 韩世健
- 刘晓婷
- 周慧文
- 商兆堂
- 徐鹏
- 梁强
- 樊保宁
- 王宇萍
- 王维赞
- 罗霆
- 覃振强
- 郭文善
- 陆国盈
- 黄东亮
- 黄海荣
- 丁锦峰
- 余成平
- 党红凯
- 刘洋
- 刘涛
- 刘秀秀
- 刘继展
- 刘颖
- 吴建中
- 周凯
- 周忠凤
- 周秋峰
- 周鹏
- 唐仕云
- 孔令娟
- 孙忠富
- 孙成明
- 宫志宏
- 张保青
- 张小超
- 张春凤
- 张艳
- 徐维明
- 施能浦
- 曹彩云
- 朱傅祥
- 朱新开
-
-
-
-
摘要:
据气象部门预测,人春后西南地区降水较往年偏多2至5成,局部地区油菜可能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针对当前油菜长势及气象条件,应多举措加强油菜春季田间管理。1.分类管理,控旺促弱。对于长势正常的油菜,施薹肥时,每亩混合追施尿素5~6千克和氯化钾2~3千克;长势偏弱的油菜,每亩施尿素量可增加至7.5千克,同时喷施芸苔素等生长调节剂,加快苗情转化。
-
-
刘广亮(文/图)
-
-
摘要:
受2021年洪涝灾害及9月中下旬持续降雨影响,卫辉市小麦播期普遍推迟和拉长,晚播弱苗占比偏高,苗情类型极为复杂,加之春季天气不确定性大,麦田春管难度增加。据农技人员2021年12月中旬苗情调查,全市麦播50万亩。其中,一类苗5万亩,二类苗10万亩,三类苗35万亩。
-
-
笑笑
-
-
摘要:
现在距离冬小麦大面积收获还有100天左右,全国冬小麦整体形势如何?夏粮丰收有保障吗?据介绍,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达3.3亿亩以上,保持基本稳定。另外,去年立冬以来,冬麦区大部气温偏高,光照充足,墒情适宜,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和苗情转化升级。特别是今年1月以来,北方冬麦区出现几轮大范围降雪天气过程,有效补充了麦田墒情,积雪还起到冬水春用的作用,利于小麦根系发育和返青生长。
-
-
无
-
-
摘要: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去年播种期间受秋汛影响,播种时间普遍推迟,今年出苗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夏粮丰产面临一定的压力。针对当下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促弱转壮行动,特提出如下春季机械化管理技术指导措施:1.追肥。针对冬小麦不同苗情,利用撒肥机、灌溉植保一体机等开展追肥作业,保证追肥均匀。
-
-
牛晓光
-
-
摘要:
元旦过后,一波寒潮来袭,局部地区还迎来了一场大雪。寒潮天气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为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保障今年粮食稳产高产,天脊农技人员分享了一些措施来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冬小麦冻害类型初冬冻害。一般发生在11—12月,小麦冬前苗情偏弱,养分积累少,抗冻能力偏差.
-
-
武月梅;
王瑞华;
张颖
-
-
摘要:
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廊坊市冬小麦播种期比常年普遍推迟1~2周,中南部市县有的地块甚至推迟20天以上。由于播种期推迟拉长,冬前积温少、生长量小,麦田群体小、三类麦占比高,尤其是存在一定比例的未出苗“土里捂”麦田,苗情复杂。针对这一生产实际,廊坊小麦试验站积极落实部、省、市科技壮苗夺丰收培训月行动要求,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科技促壮苗行动.
-
-
宋先锋;
蒋洪杰
-
-
摘要:
目前,小麦正处于返青起身期,同时也是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杨文平和植物营养专家胡喜巧于2022年3月4-6日深入原阳县福宁集镇、太平镇和阳阿乡等田间察看小麦长势、调查苗情,提出针对不同苗情采取不同管理对策,为小麦春季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
-
边新忠
-
-
摘要:
抓好冬小麦管理,促进弱苗转壮是当前农业农村部门的重点工作,结合山前平原小麦管理特点,正定县全力做好小麦春管指导工作,根据近期调查,针对今年苗情特点,春季小麦管理要掌握“因地因苗,促控结合,促弱转壮、防灾减灾,防控病虫草”的原则,争取今年小麦丰产丰收,结合山前平原小麦管理特点,提出以下管理建议。
-
-
苏作
-
-
摘要:
油菜的追肥应根据不同的田间苗情,适时适量进行追施,以尽可能减少无效花芽分化,促进有效分枝和花芽生长。一般对苗情长势正常、密度较足的油菜田,在主茎薹高5~8厘米时施用抽薹肥,每亩施纯氮6~8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氧化钾3~5公斤,也可每亩施45%高浓度复合肥或专用配方肥30公斤+5公斤尿素。
-
-
陆大雷
-
-
摘要:
初春时节,突然的低温冷害会对玉米播种出苗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各地要及时调查苗情,加强分类管理。一、一般地块无须特殊措施管理正常播深情况下,玉米出苗至4叶期以前,其生长点处在地表以下3厘米左右,遭遇短时间冷害后只是地上部叶片症状表现较重,而生长点受害较轻,影响不大。因此,这个阶段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于一般没有明显冷害的或一些轻微冷害的地块,进行正常管理。没有播种的地块,要及时机械抢播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