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手术
肛瘘手术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678721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护理实践与研究、河南外科学杂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4中国便秘高峰论坛、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与学术研讨会暨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会议暨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等;肛瘘手术的相关文献由249位作者贡献,包括何颖华、刘永光、刘爽等。
肛瘘手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78721篇
占比:99.98%
总计:678854篇
肛瘘手术
-研究学者
- 何颖华
- 刘永光
- 刘爽
- 南菁
- 张凯歌
- 张小燕
- 张铭
- 张霞
- 智建文
- 李峨
- 李胜龙
- 杨祎
- 王云波
- 王宏美
- 王晓锋
- 王维花
- 肖琳
- 贾菲
- 邓杨
- 钟智
- 陈建科
- 陈志茹
- 马玉红
- Grillo E.
- Parello A.
- Ratto C.
- 万小玲
- 万菁
- 乐晓丽
- 何开强
- 何新云
- 何涛宏
- 何黎波
- 余壮
- 侯艳梅
- 兰豫
- 冯大勇
- 冯月宁
- 冯燕
- 冷羽
- 刘兴旺
- 刘勇峰
- 刘国栋
- 刘坚辉
- 刘文生
- 刘波
- 刘睿
- 刘红增
- 刘绍仁
- 刘芳
-
-
兰豫
-
-
摘要:
目的 探究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对克罗恩病(CD)肛瘘手术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96例CD肛瘘手术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分别接受硫唑嘌呤治疗、硫唑嘌呤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免疫功能(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92%,较对照组的85.42%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2、IFN-γ、IL-17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低,CD8+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CD肛瘘手术患者治疗中,应用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炎症反应程度,改善其免疫功能,效果显著.
-
-
马丹丹
-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肛瘘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采用综合减痛护理,对改善其术后疼痛以及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肛瘘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将所有患者通过双盲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综合减痛护理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研究组好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肛瘘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采用综合减痛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
何开强;
朱丽;
肖树榜;
余壮;
文云波;
王星;
高大勇
-
-
摘要:
目的探讨自控镇痛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1年7月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20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蛛网膜下隙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研究组采用自控镇痛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应激反应等指标。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镇痛持续时间、留室观察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舒适度评分量表(BCS)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VAS、BCS评分有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VAS评分、BCS评分有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VAS、BC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0 min、麻醉后30 min、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间的MAP、HR、SpO_(2)有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MAP、HR、SpO_(2)有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MAP、HR、SpO_(2)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诱导麻醉前、麻醉后30 min、术后24 h的血清促生长激素(GH)、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上腺素(AD)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AD、GH、AngⅡ、Cor有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AD、GH、AngⅡ、Cor有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AD、GH、AngⅡ、Cor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诱导麻醉前、麻醉后30 min、术后24 h的CD4^(+)、CD8^(+)、CD4^(+)/CD8^(+)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CD4^(+)、CD4^(+)/CD8^(+)有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CD4^(+)、CD4^(+)/CD8^(+)有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CD4^(+)、CD4^(+)/CD8^(+)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结论自控镇痛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的镇痛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应激反应,促使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一定程度上可减轻麻醉阻滞的免疫抑制作用。
-
-
阎静
-
-
摘要:
目的 探究椎管内麻醉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07例,均为择期肛瘘手术,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2组,其中53例采用区域阻滞麻醉为对照组,另54例采用椎管内麻醉为试验组,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疼痛程度(VAS)、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中、术后2 h、术后1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椎管内麻醉应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具有较好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对生命体征存在一定影响,术后应预防尿潴留不良反应。
-
-
王军玲;
钱晓燕
-
-
摘要:
目的:探究肛瘘手术病人综合护理实施效果评定.方法:把本院于2019年7月-2020年8月接收76例肛瘘术病人纳入研究范围,随机予以平分两个组,一组是研究组(落实综合护理),另外一组是基础组(落实基础护理),对两组护理情况作出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护士工作具体满意度层面上,研究组显著优于基础组比较,有突出差异,P<0.05;两组临床各项指标及质量层面,研究组显著优于基础组比较,有突出差异,P<0.05.结论:肛瘘手术病人护理实践当中,综合护理实际应用效果十分确切,可作为最佳护理方案有效应用.
-
-
宋凌云
-
-
摘要:
目的 探究针对肛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有效方法 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肛瘘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研究一般对象,按照随机数列表对患者进行排序,以奇偶数为分组标准,分为对照组(n=55,接受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55,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术后患者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 术后12 h及24 h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P>0.05);术后2 d、4 d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肛瘘患者围术期实施加快外科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加速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
-
黄艳丽
-
-
摘要: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式护理在肛瘘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328例实验对象均选自2019年1月~2020年8月期间在张店区中医院进行肛瘘手术治疗的患者,并按建档顺序分成A组(实施常规护理)和B组(实施PDCA循环式护理)各164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结果 护理干预后B组患者护理配合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A组;干预后B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中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A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肛瘘手术后患者展开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护理配合度,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
-
张颖
-
-
摘要:
目的 分析肛瘘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开展整体护理对术后疼痛以及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所收治的肛瘘患者70例开展相关研究,并依托随机单盲法分2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期间,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整体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尿潴留例数少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在术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肛瘘手术患者来说,在围手术期需要做好整体护理,明确护理要点,减轻疼痛程度,提升安全度,可推广应用.
-
-
苏美丽
-
-
摘要: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肛瘘手术患者术后自理能力及康复的影响.选取4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自理能力及康复情况.试验组术后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及ESCA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尿时间、首次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肛瘘手术患者康复,提升患者术后自理能力.
-
-
刘波;
高卫;
张慧
-
-
摘要:
目的:研究肛瘘手术患者使用不同护理措施对术后肛门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自2019年5月~2020年5月的120例肛瘘手术患者利用抓小球的方法进行分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将两组疼痛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疼痛分级情况分别为是58.33%、23.33%、13.33%和5.00%,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肛瘘手术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时候,能够让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改善,对患者的护理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
-
孟凡水;
龙婷;
刘睿;
乐晓丽;
成忠了
- 《2015年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超声雾化治疗肛瘘病人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肛瘘疾病手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额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采取中药熏蒸超声雾化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73.2%,实验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98.2%,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蒸超声雾化治疗肛瘘手术后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
史学文;
管仲安
-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与学术研讨会暨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高位肛瘘的治疗是肛肠外科的难点之一。近年中医传统与现代医学结合采用挂线、旷置、内口修补脱管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但仍未能有效地解决高位复杂性肛瘘一次性手术治愈率低、肛门功能受损和肛门形态破坏严重、疗程长、复发率高等问题,仍存在多次手术的现象。在高位肛瘘的手术后发挥中医外治法的特长,术后复方黄柏液外用。该治疗方法可促进高位肛瘘术后创面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n 复方黄柏液由连翘、黄柏、金银花、蒲公英和娱蚁等药物组成。其中连翘和黄柏为君药,连翘清热解毒、化瘀消肿,化痰排脓,被称为疮家圣药;黄柏清热燥湿,除阳余热而火自灭,燥疡之湿而脓自减,与连翘相须为用。金银花消肿散毒,与清热利湿的蒲公英相须,以增强解毒消肿、散瘀排脓之功效,蜈蚣攻毒散结,通络逐瘀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凑清热解毒、祛腐生肌、消肿止痛之功效。
-
-
-
-
-
-
周沛佶;
贺平
-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第八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龙血竭散联合紫草油纱条治疗肛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肛瘘术后患者均予以龙血竭散联合紫草油纱条填塞肛瘘切口外用治疗.结果:痊愈29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87.5%.结论:龙血竭散联合紫草油纱条填塞肛瘘术后切口外用治疗促进切口肉芽组织生长、缩短疗程、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
-
周沛佶;
贺平
-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第八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龙血竭散联合紫草油纱条治疗肛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肛瘘术后患者均予以龙血竭散联合紫草油纱条填塞肛瘘切口外用治疗.结果:痊愈29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87.5%.结论:龙血竭散联合紫草油纱条填塞肛瘘术后切口外用治疗促进切口肉芽组织生长、缩短疗程、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
-
周沛佶;
贺平
-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第八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龙血竭散联合紫草油纱条治疗肛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肛瘘术后患者均予以龙血竭散联合紫草油纱条填塞肛瘘切口外用治疗.结果:痊愈29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87.5%.结论:龙血竭散联合紫草油纱条填塞肛瘘术后切口外用治疗促进切口肉芽组织生长、缩短疗程、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