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猪
肉用猪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13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8812篇;相关期刊42种,包括广东畜牧兽医科技、广西畜牧兽医、山东畜牧兽医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七次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暨新疆畜牧科学院第六次学术年会、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交流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等;肉用猪的相关文献由145位作者贡献,包括卢明华、史济湖、孟昭聚等。
肉用猪—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812篇
占比:99.61%
总计:18886篇
肉用猪
-研究学者
- 卢明华
- 史济湖
- 孟昭聚
- 胡运保
- 孙卜权
- 张德根
- 张晓东
- 杨蓉
- 林树斌
- 江建常
- 赵丹英
- 赵江
- 钟碧东
- 陈剑儒
- 顾方鸿
- 丁丽敏
- 于传军
- 于化洲
- 伍良罡
- 何志云
- 何环宇
- 侯宗良
- 兰仁豪
- 冯敏
- 冯祖荫
- 凌阿荣
- 刘亮
- 刘树恩
- 刘盛达
- 刘红林
- 刘维德
- 刘辅安
- 包水木
- 向青
- 吕福基
- 吕贵喜
- 吴企胜
- 吴学忠
- 吴建海
- 吴祥春
- 吴金林
- 周一新
- 周华英
- 周林兴
- 周波
- 周维仁
- 姜彦军
- 姜运良
- 孙彦伟
- 孙映
-
-
周维仁;
李优琴;
顾东;
杨国璋
-
-
摘要:
@@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蛋白质饲料资源日趋紧张.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饲料资源,地处我省重点产棉区的兴化市农作物良种繁育中心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实施了棉籽蛋白高效利用项目工程.该项工程主要是引进清华大学紫光集团棉籽脱酚技术,即"液-液-固三相萃取"新工艺,此项脱酚工艺既能有效地去除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脱酚效果好,同时又能确保棉籽蛋白不变性,以保持其原有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使棉籽蛋白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
-
-
-
-
-
-
-
-
-
-
-
-
-
-
郭鹏;
刘亮;
徐亚平
-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交流大会》
| 2013年
-
摘要:
本试验通过比较使用富含风味物质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出猪肉与常规猪肉风味前体物的差异,研究风味猪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对猪肉风味的影响.对比饲喂风味猪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饲养的长白肥育猪屠宰后取精瘦肉和随机购买市售品牌猪肉精瘦肉进行风味前体物测定.结果显示饲喂风味猪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猪肉中肌内脂肪含量明显提高,呈味核苷酸的肌苷酸(IMP)、乌苷酸(GMP)含量差异显著.维生素E含量提高.各种氨基酸、总氨基酸TAA、鲜味氨基酸DAA及必须氨基酸EAA值提高,部分鲜味氨基酸含量有较好的改善.脂肪酸中对猪肉风味有正向作用的油酸(C18:1),硬脂酸(C18:0)提高,对猪肉风味有负向作用的亚油酸(C18: 2)降低.说明风味猪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改善猪肉瘦肉蛋白质营养价值,高鲜味浓,显著改善猪肉风味.
-
-
郭鹏;
刘亮;
徐亚平
-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交流大会》
| 2013年
-
摘要:
本试验通过比较使用富含风味物质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出猪肉与常规猪肉风味前体物的差异,研究风味猪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对猪肉风味的影响.对比饲喂风味猪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饲养的长白肥育猪屠宰后取精瘦肉和随机购买市售品牌猪肉精瘦肉进行风味前体物测定.结果显示饲喂风味猪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猪肉中肌内脂肪含量明显提高,呈味核苷酸的肌苷酸(IMP)、乌苷酸(GMP)含量差异显著.维生素E含量提高.各种氨基酸、总氨基酸TAA、鲜味氨基酸DAA及必须氨基酸EAA值提高,部分鲜味氨基酸含量有较好的改善.脂肪酸中对猪肉风味有正向作用的油酸(C18:1),硬脂酸(C18:0)提高,对猪肉风味有负向作用的亚油酸(C18: 2)降低.说明风味猪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改善猪肉瘦肉蛋白质营养价值,高鲜味浓,显著改善猪肉风味.
-
-
郭鹏;
刘亮;
徐亚平
-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交流大会》
| 2013年
-
摘要:
本试验通过比较使用富含风味物质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出猪肉与常规猪肉风味前体物的差异,研究风味猪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对猪肉风味的影响.对比饲喂风味猪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饲养的长白肥育猪屠宰后取精瘦肉和随机购买市售品牌猪肉精瘦肉进行风味前体物测定.结果显示饲喂风味猪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猪肉中肌内脂肪含量明显提高,呈味核苷酸的肌苷酸(IMP)、乌苷酸(GMP)含量差异显著.维生素E含量提高.各种氨基酸、总氨基酸TAA、鲜味氨基酸DAA及必须氨基酸EAA值提高,部分鲜味氨基酸含量有较好的改善.脂肪酸中对猪肉风味有正向作用的油酸(C18:1),硬脂酸(C18:0)提高,对猪肉风味有负向作用的亚油酸(C18: 2)降低.说明风味猪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改善猪肉瘦肉蛋白质营养价值,高鲜味浓,显著改善猪肉风味.
-
-
郭鹏;
刘亮;
徐亚平
-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交流大会》
| 2013年
-
摘要:
本试验通过比较使用富含风味物质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出猪肉与常规猪肉风味前体物的差异,研究风味猪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对猪肉风味的影响.对比饲喂风味猪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饲养的长白肥育猪屠宰后取精瘦肉和随机购买市售品牌猪肉精瘦肉进行风味前体物测定.结果显示饲喂风味猪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猪肉中肌内脂肪含量明显提高,呈味核苷酸的肌苷酸(IMP)、乌苷酸(GMP)含量差异显著.维生素E含量提高.各种氨基酸、总氨基酸TAA、鲜味氨基酸DAA及必须氨基酸EAA值提高,部分鲜味氨基酸含量有较好的改善.脂肪酸中对猪肉风味有正向作用的油酸(C18:1),硬脂酸(C18:0)提高,对猪肉风味有负向作用的亚油酸(C18: 2)降低.说明风味猪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可改善猪肉瘦肉蛋白质营养价值,高鲜味浓,显著改善猪肉风味.
-
-
周波;
于传军;
王林云;
黄瑞华;
刘红林;
吴建海;
韦习会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 2006年
-
摘要:
新淮猪瘦肉系的培育自1998年10月开始实施,至2004年已获得二世代猪群,其肉猪日增重达617 g,比新淮猪增加了81 g,达100 kg体重日龄为194 d,比新淮猪缩短了34 d,料重比2.85,比0世代猪下降0.78,每头猪可节省料46.8 kg,在屠前体重83~90 kg情况下,屠宰率达70%~73%左右,接近新淮猪,平均背膘下降0.86 cm,胴体瘦肉率为58.24%,比新淮猪增加8.7个百分点,肌内脂肪含量为2.6%~2.7%.与长白猪杂交后的杂种猪日增重达716.5 g,比新淮猪提高86 g(+13%),料肉比下降0.11,胴体瘦肉率达61%~64%,杜×新瘦系猪的杂交一代肉猪亦有相同趋势.
-
-
周波;
于传军;
王林云;
黄瑞华;
刘红林;
吴建海;
韦习会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 2006年
-
摘要:
新淮猪瘦肉系的培育自1998年10月开始实施,至2004年已获得二世代猪群,其肉猪日增重达617 g,比新淮猪增加了81 g,达100 kg体重日龄为194 d,比新淮猪缩短了34 d,料重比2.85,比0世代猪下降0.78,每头猪可节省料46.8 kg,在屠前体重83~90 kg情况下,屠宰率达70%~73%左右,接近新淮猪,平均背膘下降0.86 cm,胴体瘦肉率为58.24%,比新淮猪增加8.7个百分点,肌内脂肪含量为2.6%~2.7%.与长白猪杂交后的杂种猪日增重达716.5 g,比新淮猪提高86 g(+13%),料肉比下降0.11,胴体瘦肉率达61%~64%,杜×新瘦系猪的杂交一代肉猪亦有相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