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购统销
统购统销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34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贸易经济、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5篇、专利文献18篇;相关期刊259种,包括开放时代、社会科学、学术论坛等;
统购统销的相关文献由343位作者贡献,包括葛玲、张学兵、武力等。
统购统销
-研究学者
- 葛玲
- 张学兵
- 武力
- 雷颐
- 吴建征
- 王瑞璞
- 陈国庆
- 陈益元
- 廖建辉
- 徐进
- 文刃
- 杨桂红
- 杨洁
- 杨莉
- 武桂杰
- 段应碧
- 温铁军
- 焦连志
- 焦金波
- 王有兴
- 田锡全
- 许经勇
- 邓大才
- 邱福林
- 郭欢欢
- 陆云航
- 陈佐
- 霍志昕
- 黄金魁
- 丁东
- 丁文
- 丁爱萍
- 万典武
- 于明霞
- 仇文锦
- 代长凤
- 何国栋
- 何帅波
- 何慧丽
- 何方
- 佘国信
- 余力
- 佟明忠
- 佟杰
- 侯明利
- 侯欣珪
- 傅志明
- 兰夏
- 冯根良
- 凌书福
-
-
葛玲
-
-
摘要: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时,华南分局在充分考虑广东粮情与粮市的基础上,提出暂缓执行的请求,但随后又很快作出与全国同步实行的决定。华南分局的态度转变并非基于对粮情与粮市的重新思考,而是对统购统销政策目标及中央决策背景再理解的结果。统购统销有着应对粮食紧张和服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多重目标,这为地方的政策执行留下了调整空间,使华南分局能够在没有完成任务的情况下结束购粮,因为统购过程的政治动员比完成购粮数字更加重要。
-
-
白英(文/图);
鬼微(图)
-
-
摘要:
近段时间,“供销社”频上热搜,再度“走红”。打酒打醋打酱油,扯布买糖小人书……提起供销社的名字,犹如打开一段尘封的历史,久远、破旧、统购统销等词语会不约而同地涌入脑海,在超市网购电商微商异常繁荣的今天,曾经红红火火的供销社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然而,依据多地报道,目前全国各地供销社数量正在不断攀升,供销合作社的恢复体现的是国家对实现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视和落实。庆幸的是还有一些颇具年代感的老供销社遗存下来,仿佛岁月的遗珠,无声地闪烁着时光映照的微光。
-
-
喻志军
-
-
摘要: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发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大幅提高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国家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而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直接关系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实际上,无论是粮食安全,还是农民增收都与粮食价格密切相关.本文试从我国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与粮食价格制度的关系着手,在分析粮食价格制度对前两者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完善合理的粮食价格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
-
王琦
-
-
摘要:
统购统销政策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在我国存在长达32年之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实施对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缓解粮食紧张局面、保证国家供给、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局面,其弊端也日益凸显,对该政策的影响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统购统销。
-
-
瞿辉
-
-
摘要:
我国原油进出口管理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实行原油统购统销和计划供应的管理体制。第二阶段,上世纪80〜90年代,石油流通体制开始由完全的计划统配向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管理体制过渡。第三个阶段,2001年后,石油进口政策逐步调整为以国营贸易为主,同时允许一定数量非国营贸易,是市场完善阶段。
-
-
李宝芹
-
-
摘要:
我从小就对花布情有独钟。那时家里日子过得紧巴,不敢有买花布的奢望。于是,我总把妈妈做衣服剩下的边角余料收起来,用手工缝制成各式各样的小口袋,下课时,拿出来和同学们扔着玩,花花绿绿的,又好看又好玩,心中洋溢着满足感。参加工作后,有了经济来源,可那时棉布仍由国家统购统销,每人只有几尺布票,除了家用之外,所剩无几,不能随便买自己喜欢的花布,只能在商店里饱饱眼福而己。
-
-
郑付林
-
-
摘要:
小时候,赖以生存的主食只有红薯,平时难得吃上一顿白米饭,因为有限的稻谷大都被当作公粮送交给粮站了。所以,在我的童年时期,最盼望的日子就是过年,大年三十那天,能吃上一碗米饭,运气好的话,还能吃上一点猪肉。猪当然是生产队养的,社员家庭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条件养猪。生产队的猪与稻谷一样,系国家统购统销的农产品。
-
-
-
-
摘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中国共产党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满生活的新征程。党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篇章。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近30年间,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敌伪资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打击商业投机、稳定市场物价、组织开展“五反”运动、推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保障统购统销改革顺利实施、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巩固新生政权、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
-
-
刘钢
-
-
摘要: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中国酒工业迅猛发展。人们对各种酒类产品的需求增大,酒的产量也大幅提升。那时候的各大名酒企业的产品,国家按照计划经济实行统购统购统销,基本不愁销路。也就无需广告,也就很少海报。进入1990年代,中国酒行业开始试行市场经济的办法,各酒厂自负盈亏,自主发展。
-
-
老树枯草
-
-
摘要:
从1954年到1993年,我国对于粮食一直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是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简称,是我国粮食商品计划分配和计划流通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处理国家同农民关系,解决粮食供应问题的一种特殊政策。北京进而实行"凭票验证、定点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