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油茶
红花油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1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园艺、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250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致富天地、江西科学、科技致富向导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2010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等;红花油茶的相关文献由239位作者贡献,包括续晨、贲爱玲、华春等。
红花油茶
-研究学者
- 续晨
- 贲爱玲
- 华春
- 姚小华
- 娄利华
- 张猛杰
- 晏巧
- 李勇革
- 杨培华
- 段淑蓉
- 温强
- 王娅
- 王开良
- 王志华
- 翟建中
- 谭小梅
- 邓相舜
- 骆云峰
- 黄佳聪
- 黄建
- 齐玮
- 齐移民
- Luo Yunfeng
- Qi Wei
- Qi Yimin
- Wang Zhihua
- 丁春邦
- 倪金明
- 冯志祥
- 卓仁英
- 叶思诚
- 吴雪辉
- 安霞
- 张桂琴
- 张荣
- 徐善传
- 徐立军
- 徐雯
- 方先红
- 曾祥卫
- 朱关林
- 李倩倩
- 李文略
- 杨平
- 林移车
- 柳婷婷
- 樊友平
- 江秀福
- 沈冰
- 王维胜
-
-
黄彬
-
-
摘要:
油茶(Oil-tea Camellia)是全球四大油用树种之一,一般是指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种子含油量咼的多种油茶树的总称。油茶籽油(山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次级代谢物,被称为“东方橄榄油”。油茶基因组较大且主栽品种常为多倍体,对重要经济性状的形成及分子调控机制缺乏分子生物学基础平台,限制了分子育种进.
-
-
艾佳;
陈素素
-
-
摘要:
创办于1936年的樟木头林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东莞市,经营以公益林为主体的山林9.7万亩。樟木头林场场长郭业先和班子成员带领全场干部职工,在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主体任务的基础上轻装上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释放林场生态价值,创新发展模式,成功首创省市共建九洞森林公园,拓展建设宝山森林公园,提质改造红花油茶森林公园,高起点打造湾区自然教育平台,打造出了一个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科普教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新时代大湾区美丽林场。
-
-
陈雄弟;
沈苏军;
王毅;
娄钧冀;
琚凯霖;
黄旭波;
高美蓉;
黄城开
-
-
摘要:
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是中国特有珍贵油茶和茶花树种,国内外曾引种.浙江红山茶蕴藏着许多抗性基因和优良品质基因,是山茶(Camellia japonica)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育种和品种改良的重要基因源.利用青田县开发油茶资源的有利条件,对青田县红花油茶资源现状进行调研,并探析当前资源开发与改造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使青田县红花油茶资源得到充分的改造提升,促进林农增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
-
-
屈生华
-
-
摘要:
红花油茶花可观赏、籽可榨油,是一种价值极高的植物."十三五"以来,腾冲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发展油茶特色产业,以此作为产业发展的支撑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目前红花油茶产业发展及种植管理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包括古树保护措施不力、管护不善、产业支撑不强等.为使腾冲市红花油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就保护好红花油茶自然资源、对茶园进行改造升级、增加红花油茶产品附加值、打响"红花油茶故乡"品牌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腾冲市红花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
-
兰石银
-
-
摘要:
以柘荣县造林5 a的红花油茶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不同海拔、坡向及坡位的27个样地进行测量生长指标(地径、树高和冠幅),总结其栽培技术,为将来的红花油茶造林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海拔700~900 m,红花油茶的平均地径和平均树高达到最高;下坡的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最大;半阳坡的平均地径和平均冠幅最高。由此表明,柘荣县种植的红花油茶的最适宜生长环境为海拔700~900 m的半阳坡的下坡位。
-
-
-
李贵琼;
蒋文家;
莫建国;
段盘柱;
邹贤芳;
池再香
-
-
摘要:
选取六枝的陇脚、水城的猴场和盘州的红果、柏果、断江、乐民、大山、新民、羊场、普古共10个红花油茶种植示范区作为研究对象,2014—2015年对红花油茶主要物候期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红花油茶最佳栽种期在冬末春初,开花授粉最佳时期为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利用六盘水3个气象观测站1979—2015年气候资料和红花油茶生长发育期资料,并结合10个红花油茶种植示范区自动站温度、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模糊聚类分析及双边量相关分析方法,总结得出年平均气温和10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为红花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根据该指标结合3个气象观测站及99个乡镇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等地理信息因子,采用GIS技术,得到六盘水红花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精细区划图,并区划出红花油茶种植气候最适宜区为六盘水东部、中部和南部,适宜区为六盘水南部、北部和中部,次适宜区为六盘水中北部、偏西南部分地区,不适宜区为盘州坪地乡.
-
-
周春雷
-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红花油茶的市场需求将会扩大.因此,本文以红花油茶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其开发利用价值及栽培管理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培育出品种更好的红花油茶种子,进而推动红花油茶有更好的市场前景,最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
-
Qi Wei;
齐玮;
Qi Yimin;
齐移民;
Luo Yunfeng;
骆云峰;
Wang Zhihua;
王志华
-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 2012年
-
摘要:
德兴市是全省重点林业县(市),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有历史悠久的野生红花油茶面积2万余亩,是主要的食用油植物和特色农产品.近年来,为保护和发展红花油茶产业,将红花茶油特色农产品积极推向市场,“德兴红花茶油”品牌已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认定,有较高的知名度.德兴市为培植红花油茶生产加工企业,打造成富民强市的特色产业,竭力建成全国重要的红花油茶产业基地,为此,该作者根据野生红花油茶生长的地理环境和原生态红花油茶生长特性,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进行可行性论证,为人工培育红花油茶种苗,科学掌握种植技术,寻找关联性、生长规律性提供技术支持.
-
-
-
温强;
徐林初
- 《2010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
| 2010年
-
摘要:
综述了浙江红花油茶有关分子系统学、生殖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种质资源研究,提出加快开展浙江红花油茶分子育种技术研究,揭示其分子遗传规律,缩短育种周期,提高改良效率成为浙江红花油茶遗传改良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