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红光照射

红光照射

红光照射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70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1424篇;相关期刊160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外治杂志、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2007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暨上海市激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第20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年会暨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等;红光照射的相关文献由587位作者贡献,包括任文斌、卢鹏、和超等。

红光照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7 占比:1.09%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1424 占比:98.88%

总计:21667篇

红光照射—发文趋势图

红光照射

-研究学者

  • 任文斌
  • 卢鹏
  • 和超
  • 姜欣
  • 常献刚
  • 李春
  • 李达
  • 古英明
  • 任家骏
  • 任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钱鸿雁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耳穴埋籽联合红光照射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就诊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中医院的20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并给予红光照射;观察组患者在红光照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坐浴与耳穴埋籽协同治疗,连续治疗7 d。比较患者术后创面痛感、创面愈合时间、术后7 d愈合率、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变化,检测血清中创面愈合相关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有所减轻,术后3 d、术后7 d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创面愈合更好,创面愈合更快,术后7 d创面愈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更少(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血清中bF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耳穴埋籽联合红光照射利于减轻混合痔术后患者的创面痛感,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其起效可能与调控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水平以促进血管新生、减轻炎症损伤有关。
    • 卞超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熏药联合红光照射在肛肠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该院接受肛肠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应用红光照射进行术后护理,研究组3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药进行术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价问卷(GQOLI-74)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疼痛消失时间(5.50±0.52)d、水肿消失时间(7.54±0.80)d、创面愈合时间(14.30±1.85)d均较对照组(9.12±1.20)、(10.21±0.69)、(20.50±2.03)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40、14.737、13.163,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100.00%较对照组82.3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0,P<0.05)。结论肛肠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药与红光照射联合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加快疼痛与水肿的消失时间,促进创面愈合,进一步保障了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适于临床推广。
    • 靳沙沙; 何件根; 范维娇; 王茜; 张芹; 武亮
    • 摘要: 目的研究脑卒中恢复期合并坠积性肺炎的原因及可能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恢复期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查看既往病历资料,分析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合并坠积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结果影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合并坠积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一般因素和疾病因素。76例合并坠积性肺炎患者中年龄大于70岁共50例,占65.79%,年龄小于70岁共26例,占34.21%。卧床时间超过1个月患者共60例,占78.95%,卧床时间低于1个月共16例,占21.05%。住院期间行双肺红光照射治疗后合并坠积性肺炎的患者共48例,占63.2%,行肺功能综合训练后合并坠积性肺炎有所改善的患者共30例,占39.47%。76例患者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为16.9d;均未进行两项治疗的患者有18例,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为19.5d;同时使用两项治疗的患者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为10.5d,低于整体使用时间及未使用两项治疗患者的使用时间。结论坠积性肺炎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导致坠积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与卧床时间等一般因素,合并基础疾病多也是危险因素,同时与脑卒中所致肢体瘫痪、吞咽及认知障碍等功能损害密切相关。双肺红光照射及肺功能综合训练两项康复治疗能减少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在治疗坠积性肺炎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 刘媛媛; 周兴华; 郭德立; 王淑颖; 贾璐璐; 李盼想; 王博; 任红; 李涛
    • 摘要: 目的探讨刺络放血联合红光照射对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前局部肿胀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9年10月—2021年1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踝关节周围骨折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给予患肢抬高、局部冰敷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刺络放血联合红光照射治疗,2组均治疗5 d。观察2组治疗3 d、5 d后踝关节肿胀值、疼痛评分,比较2组术前等待时间、治疗5 d后肿胀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3 d、5 d后踝关节肿胀值、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相同时间段的肿胀值、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胀治疗优良率为58.0%(29/50),对照组为16.0%(8/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0%(2/50),对照组为22.0%(11/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放血联合红光照射能够快速减轻踝关节周围骨折局部肿胀和疼痛程度,缩短术前等待时间,治疗安全性高,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汪朝荣
    • 摘要: 目的探讨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采用草乌甲素联合红光照射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84例PHN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在加巴喷丁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红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草乌甲素软胶囊口服,对比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生理指标评分的变化及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P物质、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生理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疼痛持续时间和半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草乌甲素软胶囊联合红光照射能减轻PHN患者的炎症状态,促进神经康复,提高生理健康水平,改疾病预后,安全性较高。
    • 佡世伟
    • 摘要: 目的:观察局部红光照射联合熏洗疗法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熏洗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局部红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创面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红光照射联合熏洗疗法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熏洗疗法治疗。
    • 李盼想; 刘媛媛; 周兴华; 郭德立; 王淑颖; 贾璐璐; 王博; 任红; 李涛
    • 摘要: 目的探讨刺络放血联合红光照射在踝关节周围骨折局部肿胀治疗中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法,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刺络放血联合红光照射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日。观察2组治疗后踝关节肿胀值、疼痛评分、术前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临床优良率及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踝关节肿胀值、疼痛评分、术前等待时间、平均住院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79.59%,高于对照组的48.98%(P<0.05),2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生针刺不良事件及药物过敏反应。结论刺络放血法联合红光照射用于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前,能够快速镇痛、消肿,有效解决术前疼痛严重、术前等待时间长及手术并发症多等问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 朱坤; 熊菲; 潘莉; 宋秋荷; 童务华; 聂香妮
    • 摘要: 目的:探究燕麦生物碱敷料联合红光照射治疗玫瑰痤疮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Th1/Th2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于2021年2-10月收治的110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红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燕麦生物碱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8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医师红斑评估量表(CEA)、患者自评量表(PSA)、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皮肤屏障功能及Th1/Th2细胞[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45%,对照组为6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8周后,两组CEA、PSA、DLQI评分均降低(P<0.05),TEWL、红斑指数均降低(P<0.05),表皮油脂和表皮含水量均升高(P<0.05),IFN-γ水平均升高(P<0.05),TNF-α、IL-4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燕麦生物碱敷料联合红光照射治疗玫瑰痤疮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加快症状及炎症缓解,促进皮肤屏障功能修复。
    • 齐荣霞
    • 摘要: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红光照射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用电针配合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面瘫症状改善及面部残疾指数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光照射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
    • 张丽虹; 史伟; 覃祚莲; 孟立锋; 韦美丹
    • 摘要: [目的]观察三黄散联合红光照射对动静脉内瘘感染初期干预的效果。[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感染初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三黄散外敷穿刺口周围皮肤并且辅以红光照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于内瘘感染部位。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内瘘管径均增宽,内瘘血流量均增加(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散联合红光照射可减轻内瘘感染初期患者疼痛,改善动静脉内瘘功能,有效防治内瘘感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