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药资源普查

中药资源普查

中药资源普查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植物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65579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中国野生植物资源、贵州科学、卫生职业教育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信息学术交流会等;中药资源普查的相关文献由57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永辉、何朋芝、何玉华等。

中药资源普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5579 占比:99.95%

总计:265717篇

中药资源普查—发文趋势图

中药资源普查

-研究学者

  • 王永辉
  • 何朋芝
  • 何玉华
  • 党思捷
  • 刘翔
  • 张家伟
  • 张小波
  • 晋玲
  • 李薪宇
  • 林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斌; 张娥; 刘智嘉; 丁翼; 张博宇; 龚普阳; 顾健; 马琦; 马妮
    • 摘要: 目的:对泸定县中药资源的现状进行普查,促进中药及民族药资源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外业调查、内业整理等方法,对泸定县现有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完成样地41个、样方套205个,采集标本5 028份。调查的野生药用植物共837种、179科,重点药用植物共60种、39科,其中调查96种药用植物的入药部位特征、24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结论:泸定县海拔高差较大,具有较好的生物及生态多样性,普查结果为泸定县制定中医药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持。
    • 钟倩倩; 王泽欢; 陈春伶; 桑思宏; 胡亿明; 华萃
    • 摘要: 目的:查清贵州省花溪区药用植物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为贵州省花溪区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行为准则,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以及室内标本鉴定,对花溪区药用植物资源名录进行整理。结果:花溪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662种,隶属于131科438属。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优势科主要集中在菊科、豆科、蔷薇科等,占总种数的22.21%,优势属不明显。植物生活型主要以草本和灌木为主,占总种数的80.36%。植物药材入药部位以全草类和根及根茎类为主。药性以同时具有两种药性的药用植物较多,占比55.24%,其中同时具有辛、苦类最多,占比31.97%。共有56种药用植物含有毒性,占总种数的8.46%。药典记载植物共有117种,占总种数的17.67%。结论:贵州省花溪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本调查结果可为该地区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 何志鹏; 陈垣; 王仕宝; 李霞; 张慧; 胡亚刚
    • 摘要: 目的:对陕西宁强县药材资源种类进行全面调查和数据分析。方法:按照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结合宁强县植被特点,全县共设置44个样地(灌丛15个,阔叶林23个,针叶林6个);在野外样方调查的基础上,补充线路调查、采集腊叶标本和物种鉴定;最后,对全县药用植物资源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宁强县实际完成40个样地(灌丛13个,阔叶林21个,针叶林6个),200个样方套,1200个样方(乔木和灌木各200个,草本800个)。通过物种鉴定,确定宁强县域内共有1085种药材,来源于133科531属。其中,特色药用植物33科57属61种。结论:通过中药资源普查,全面掌握了宁强县的药材资源种类和分布状况,全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特色种类较多。
    • 吴莹; 张建逵; 孙智; 李佳颖
    • 摘要: 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尤为重要。辽宁省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吸纳了大量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学生在普查过程中,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文章依托中药资源普查项目,从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科研素养以及意志品格4个方面,探讨了中药资源普查对加强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 李春江; 贺润丽; 吴程成; 冯益敏; 王敏; 郝军华; 杜晨晖; 张朔生; 王永辉
    • 摘要: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阳泉市辖区(郊区、城区、矿区)中药资源普查,全面掌握该地野生、栽培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现状,并摸底中药材市场和流通情况。方法: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野外样地实地调查、中药材企业、市场走访调查的方法。结果:本次普查对阳泉市郊区3镇4乡1中心和城区、矿区11个街道实地调查、走访,共完成37个样地182个样方套的野外调查,调查到药用植物品种219中,隶属于77科184属,其中重点品种14种,栽培品种2种,并收集了14种重点药材及14种种子资源,市场调查了70种中药材的流通信息。结论:阳泉市辖区野生中药资源蕴含较丰富,分布广泛;但栽培药用植物少,面积小;一些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中药资源保护。
    • 付鹏飞; 巩凯; 李学东; 杨灿坤; 赵文吉
    • 摘要: 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为背景,北京市在该次普查工作中确定了12种重点调查的药用植物,为了调查研究北京市密云区这12种重点药用植物的蕴藏量,本研究采用样方法调查了密云区选定样方内12种重点药用植物的种类及数量,并据此计算了其蕴藏量.同时通过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了重点药用植物蕴藏量的变化趋势,并对此提出了分析和建议,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药用植物调查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 裴香萍; 游雪莲; 王辉敏; 付海鹰; 高永明; 王永辉; 马玉艳; 王磊
    • 摘要: 目的:调查和分析山西省蒲县药用植物资源总体情况,为蒲县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规划。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要求,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一般品种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重点品种进行样方调查,栽培品种进行走访调查的方法对山西省蒲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研究。结果:共完成38个样地,190个样方套,1140个样方;共获得野生药用植物244种,符合国家重点名录的品种有15种,涉及75科、190属;涉及优势科主要集中于豆科、菊科、蔷薇科。蒲县药用植物主要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结论:蒲县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药用植物多样性分布明显,部分野生品种蕴藏量不大,建议对其进行整体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 张飞燕; 林水花; 杨彬君; 黄秀珍; 胡建萍; 黄幼霞; 柯翠敏; 黄小艺; 王河山
    • 摘要: 目的:调查泉州市鲤城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为该地区中药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实施方案》,通过野外样线、样地、样方调查,植物标本采集与鉴定,数据上传以及查阅资料,对该区中药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获得药用植物资源101科、242属、303种。含8种以上的优势科有8个,分别是菊科、豆科、大戟科、禾本科、茜草科、马鞭草科、唇形科、锦葵科。重点品种有12种,分别为槲蕨、侧柏、垂序商陆、金樱子、鸦胆子、楝、瓜子金、络石、穿心莲、一枝黄花、莎草、菝葜。省级新分布物种记录1种,为茄科茄属旋花茄。结论:基本查明泉州市鲤城区药用植物资源的本底情况,对开展中药资源保护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叶霄; 贾国夫; 闫利军; 吴婍; 孙佩; 唐小慧; 古玖林; 索晓亮; 宛兆明; 陶珊; 曾华兰; 赵文吉
    • 摘要: 目的初步调查九寨沟县野生药用维管植物类群、优势科、分布区类型、功效、是否属于中国药典品种、是否属于濒危珍稀植物等内容并进行统计分析,为九寨沟县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依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于2019-2020年在九寨沟县境内进行样地、样线调查,并结合民间走访,对九寨沟县野生药用维管植物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实际完成40个样地,收集整理野生药用维管植物95科252属368种,以被子植物为主,优势被子植物科为菊科、毛茛科、唇形科、蔷薇科、豆科等;种子植物科分布区以世界分布和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为主;药用功效分类以清热药、解表药、祛风湿药为主;药典收录植物有69种;自然生长的珍稀濒危野生药用维管植物有13种。结论九寨沟县野生药用维管植物资源丰富,应加强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并加强区域内大宗、道地药材品种创新与产业发展,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侯漫军; 刘浩; 张水寒; 杨土保
    • 摘要: 第四次湖南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覆盖了全省122个行政区域。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与工作机制,普查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成立了各级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协调和推进各项工作;有效实施目标管理,将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绩效考核指标,省级普查领导小组与各项目县领导小组之间签订项目任务书;确保普查经费到位;强化中药资源普查队伍建设;加强普查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全程督查指导。强化技术保障,开展"技术骨干培训""日常技术培训""巡视技术培训"的"三位一体"技术培训,规范普查技术;由驻县专家技术团队解决技术难题,完成样方内重点药材辨识、标本鉴定复核与整理和数据库集中核验。普查工作推动了成果转化,与专项课题结合,深化道地中药研究,挖掘、整理、研究民族民间医药知识,促进普查成果转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