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法
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法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1年内共计71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专利文献201152篇;相关期刊10种,包括医学临床研究、医药导报、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等;
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法的相关文献由17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乐华、兰智勇、刘学军等。
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1152篇
占比:99.96%
总计:201223篇
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法
-研究学者
- 李乐华
- 兰智勇
- 刘学军
- 吴伟林
- 张海艳
- 张腊荣
- 胡伟明
- 蒋智勇
- 赵柳香
- 韦强
- 任清涛
- 何娟辉
- 何思维
- 何新云
- 何新初
- 何晓华
- 俞坤
- 兰吴沅
- 冯万春
- 刘国辉
- 刘家胜
- 刘岱岳
- 刘晓凤
- 刘淼
- 刘湘林
- 刘玉霞
- 刘磊
- 刘顺发
- 刘飞虎
- 吕春江
- 吴仁容
- 周宏
- 周宪标
- 周敏
- 唐蕾
- 喻妍
- 国效峰
- 夏海涛
- 奚丽
- 姚文豪
- 安国松
- 宋丽
- 宋红丽
- 尹娥
- 尹浩然
- 常晓娟
- 廖敬良
- 张加强
- 张君青
- 张宏耕
-
-
刘淼;
刘磊;
王圣海
-
-
摘要: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神经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多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PSA-NCAM)、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氯氮平联合左甲状腺素钠)和对照组(氯氮平),各59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神经相关因子[多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PSA-NCAM)、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3%(54/59),高于对照组的76.27%(4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240.05).观察组口干便秘、体重增加、心动过速、月经紊乱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有助于调节血清PSA-NCAM、MBP、NSE、FT3、FT4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
许超
-
-
摘要:
[目的]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88例因服用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溴隐亭治疗)和观察组(阿立哌唑治疗),每组各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6个月PANSS评分及血清催乳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血清催乳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2/44),低于对照组的18.18%(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44<0.05).[结论]阿立哌唑可减轻服用利培酮后出现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且对性激素、子宫内膜厚度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
-
李英;
安国松
-
-
摘要:
[目的]探讨佐匹克隆治疗精神分裂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立哌唑+阿普唑仑,观察组给予口服阿立哌唑+佐匹克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睡眠质量(PSQI)、血清5-羟色胺(5-HT)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75.56%(34/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56%(2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6,P=0.046<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F-κB水平低于治疗前,5-HT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4%(11/45),低于对照组的44.44%(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佐匹克隆可较好改善精神分裂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可能与佐匹克隆调节机体血清5-HT、NF-κB水平有关.
-
-
-
-
郭军;
贾瑞蓉
-
-
摘要:
[目的]奥氮平、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情况将其分为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PANSS总分,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认知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与PANSS总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利培酮组血清TG、TC水平均低于奥氮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OP、CPT-IP、WMS-Ⅲ、HVLT-R、BVMT、NAB、MSCEIT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奥氮平或利培酮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但是奥氮平对患者的血脂影响较利培酮更加明显.
-
-
杨玲
-
-
摘要: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5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口服齐拉西酮.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代谢情况.[结果]治疗6周、12周后患者血清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第7~12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9.23%(10/52)高于治疗6周内的11.54%(6/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6,P=0.42>0.05).治疗12周后,治愈18例(34.62%)、显效21例(40.38%)、有效7例(13.46%)、无效6例(11.54%),总有效率为88.46%(46/52).[结论]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对患者机体代谢的影响较小,不易引发代谢综合征,其安全性相对较高.
-
-
何思维;
方蓉
-
-
摘要: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12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分变化,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48%(53/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35%(43/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0.05);治疗后,观察组BPRS、SAP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1β、IL-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采用氯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效果显著,且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均得到有效改善.
-
-
兰智勇;
胡伟明;
张驰;
郑利锋;
高晓锋;
兰吴沅
-
-
摘要:
目的 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氨磺必利、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社会功能及依从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32例予以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帕利哌酮组),32例予以氨磺必利治疗(氨磺必利组),32例予以奥氮平治疗(奥氮平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量表(PANSS)、社会功能量表(PSP)及服药态度量表(DAI)在基线和治疗6个月末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1)三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三组治疗后PSP、DAI评分均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药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在改善服药依从性及社会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ocial function, adverse reaction and medication adherence of paliperidone, amisulpride, and olanzapine in patients with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Methods A total of 96 patients with first episode of schizophrenia wa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ith reference to random numbers, among which there were 32 in paliperidone group, 32 cases in amisulpride group, and 32 in olanzapine group.All the patients in all groups were assessed wi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scale (PANSS), 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 (PSP), drug attitude inventory (DAI) at baseline and the end of 6 months.Results (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hree groups (P > 0.05);(2) The scores of PSP and DAI were increased in three groups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to that before treatment (P < 0.05).Conclusions Three drugs have similar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mproving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social function.
-
-
程刚明;
邓芳
-
-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n=120)和利培酮组(n=12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量表中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量表中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阿立哌唑组患者的PANSS量表中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5);治疗后阿立哌唑组患者总有效率[87.5% (105/120)]显著高于利培酮组[70.0% (84/120)]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42.5% (51/120)]显著低于利培酮组[57.5% (69/120)] (P <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及效果较利培酮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
-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0.05.19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基因组合交互作用预测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致体重增加分析方法,样品制备收集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致体重增加患者的外周血;使用低渗盐析法提取基因组DNA样本;MODLI‑TOF飞行质谱检测法进行5‑羟色胺2C受体(5‑HT2CR)基因、组胺l受体基因、催产素基因、NPY/R基因、Leptin基因和脂联素基因、FGF21和FGF23基因基因分型;数据分析提取并对齐仪器原始数据,获得无噪音干扰、可用于统计分析的数据,通过广义多因子降维法开展数量性状的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再进一步应用交叉验证,使用基因交互作用预测体重增加。本发明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处理连续型结局变量,并且纳入协变量,具有使其应用范围和预测准确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