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药泡足

中药泡足

中药泡足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25632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双足与保健、人人健康:医学导刊、光明中医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从风论治皮肤病高峰会议、全国第四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暨非药物疗法防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高级论坛、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内分泌学分会成立暨首届全国内分泌学术大会等;中药泡足的相关文献由16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国珠、叶弘、李清峰等。

中药泡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5632 占比:99.95%

总计:225737篇

中药泡足—发文趋势图

中药泡足

-研究学者

  • 刘国珠
  • 叶弘
  • 李清峰
  • 杨淑琴
  • 潘满立
  • 韩玉亭
  • 侯凤艳
  • 刘延东
  • 刘鹏
  • 吴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柴雪秋
    • 摘要: 目的探究中药泡足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眩晕病(肝阳亢盛证)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眩晕病(肝阳亢盛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1次/d,观察组给予中药泡足及耳穴贴压1次/d,共2周,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眩晕及头痛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眩晕症状都有所缓解,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头痛症状都有所缓解,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应用耳穴贴压联合中药泡足治疗眩晕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病人容易接受。
    • 赵洪霞; 刘迎; 刘金凤
    •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泡足治疗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盐酸贝那普利片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泡足治疗。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眩晕障碍量表(DHI-S)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临床疗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结果:总有效率干预组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干预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眩晕、头痛和DHI-S评分治疗后较对照组下调明显(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泡足能改善高血压眩晕患者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及常规护理。
    • 何淑慧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泡足及穴位艾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5月在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诊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30例)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泡足与穴位艾灸联合治疗,30例)。治疗2个疗程后,对2组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综合治疗效果,治疗前后2组踝肱指数及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踝肱指数(AB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采用中药泡足与穴位艾灸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踝肱功能的提高及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在临床中有借鉴价值。
    • 解莉莉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泡足联合足部按摩推拿辅助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2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控制血糖、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泡足和足部按摩推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左、右足经皮氧分压(TcPO_(2))、踝肱指数、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9%(53/61),高于对照组的72.13%(4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泡足和足部按摩推拿辅助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可提高临床效果,减轻下肢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循环,安全性良好。
    • 孙妮; 张金明; 周思锋
    • 摘要: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应用中药泡足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如东县中医院于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6例2型DPN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63例)与治疗组(63例),对照组给药依帕司他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泡足与穴位敷贴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糖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3,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的FPG、2 hP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总、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N应用中药泡足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可促进依帕司他片疗效提高,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 王尧
    • 摘要: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中药泡足联合穴位敷贴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选出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治疗,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一组为对照组(n=40),实施中药泡足联合穴位敷贴干预一组为观察组(n=40)对比患者FBG、2hPG、HbAlc。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5.07±0.82)mmol/L、餐后2h血糖(6.38±0.87)mmol/L、糖化血红蛋白(8.19±0.64)%,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干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为(5.35±1.12)分,低于对照组的(8.21±1.07)分(P<0.05)。结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中药泡足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对患者血糖水平有改善作用。
    • 李会凤; 赵继红; 王会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脑中风合并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中釆用中药泡足方法 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中风合并糖尿病足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在口服西药治疗的同时,釆用一般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遵医嘱治疗的同时,釆用中药泡足康复治疗方法 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血糖、血脂的监测水平,以及患者站立的平衡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站立可达平衡人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由于中药泡足具有温热效应,当药物作用时可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环,使下肢以及内脏的血液都迅速的加入到体循环中,同时也可促进人体所含毒素及废物通过新陈代谢将其排除体外等功能,所以临床上釆用中药泡足治疗脑中风合并糖尿病足患者有一定的帮助效果,而且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近几年来,与之相应的护理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中.
    • 庄玉荣; 古润连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泡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 —2017年2月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泡脚,观察对比2组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泡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促进神经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魏艳; 武青
    •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泡足联合局部换药治疗糖尿病足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56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为对照组提供单一局部换药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泡足联合局部换药治疗,对比最终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开始愈合的时间为(6.22±0.14)d,生活质量评分为(98.01±0.14)分,总满意度为82.14%,各项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联合治疗方法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善患者的足部溃疡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与满意程度.
    • 王志彬1
    •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内外结合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中药泡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4,8周及随访1个月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VC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72.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8周及随访1个月后VC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及随访1个月后VC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4,8周及随访1个月后VC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对照组为18.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外结合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显著,易被患者接受,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