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专家
科技专家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1年内共计701篇,主要集中在科学、科学研究、农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710篇;相关期刊438种,包括企业科协、学会、中国科技奖励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生物安全国际论坛第四次会议、第七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2002年中国博士后经济与管理前沿论坛等;科技专家的相关文献由422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袁岳、刘泉江等。
科技专家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袁岳
- 刘泉江
- 唐满华
- 四川省声学学会
- 孔德杰
- 宋培彦
- 宋斐
- 朱金虎
- 李小庆
- 李逢宜
- 李鹏
- 杨德林
- 杨谦
- 梁冰
- 王建柱
- 田天
- 穆明礼
- 胡玉忠
- 莘国梁
- 谭青
- 赵志远
- 赵文澄
- 邓洪军
- 金磊
- 钱俊龙
- 陈春宝
- 陕西省声学学会
- 韩维宾
- Nour-Mohammad Yaghoubi
- S·K·乔朴拉
- ZENG Jiayan
- 丁一
- 丁红华
- 丁航奇
- 万晓婷
- 上海市声学学会
- 严学锋
- 严镇威
-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官网1
- 中国声学学会微声学分会
- 中国感光学会秘书处
- 久玲
- 乔思维
- 乔涵
- 今科
- 付素媛
- 伊少军
- 伍丽2
- 何宗就
-
-
谭青;
唐满华;
刘泉江
-
-
摘要:
湖南省科技专家库是集成科技、管理和经济领域高层次人才等科技专家于一体,科技专家库的建设运行为鼓励引导科技专家为湖南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该文介绍了湖南省科技专家库建设情况以及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完善专家管理制度、继续优化系统功能、优化领域分类标准的对策建议,以提高湖南省科技项目评审的质量和效率。
-
-
胡意;
郑宏松;
陈丽丽;
邹倩瑜
-
-
摘要:
针对科技主管部门面临的科技专家评审质量不高、监管机制缺失等问题,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专家管理的高效化、智能化、规范化.研究确立以科技专家基本素质、工作态度、专业程度及指导水平4个维度为主体框架的评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专家评审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通过对比经验评价数据与神经网络评价预测值间的误差,验证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专家评审质量评价模型的高精准性,为客观、科学、智能、规范评价科技专家评审质量提供一种可行路径.
-
-
谭青;
唐满华;
刘泉江
-
-
摘要:
湖南省科技专家库是集成科技、管理和经济领域高层次人才等科技专家于一体,科技专家库的建设运行为鼓励引导科技专家为湖南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该文介绍了湖南省科技专家库建设情况以及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完善专家管理制度、继续优化系统功能、优化领域分类标准的对策建议,以提高湖南省科技项目评审的质量和效率.
-
-
王理想;
姚小涛
-
-
摘要: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IPO企业会聘请科技专家来担任企业的独立董事?文章以2011-2016年间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629家企业为样本,从团队构成、创新战略和制度压力等多个角度实证研究了IPO企业聘请科技专家型独董的原因.结果发现:首先,IPO企业选聘独董的过程中存在"同质相吸"的效应,科技专家型内部董事越多的企业越倾向于聘请更多的科技专家型独董;其次,IPO企业的创新战略决定了其对科技专家型独董的需要,企业的研发强度越高,越会聘请更多的科技专家型独董.同时,企业由于面临制度的压力,还会模仿同行业、同地区和同一年聘请独董的其他IPO企业聘请科技专家型独董的行为;最后,通过比较,文章发现IPO企业聘请科技专家型独董更多的是出于跟风式的模仿,尤其是会参照同地区其他企业的行为.
-
-
-
-
-
徐依娜1
-
-
摘要: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1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规定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30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即大家常说的“国家三大奖”。还包括授予外籍科学家或外国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经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评审,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48项。
-
-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官网1
-
-
摘要:
日前,在杭州举办的2018中国会展业年会暨第十届中国(杭州)城市会展发展大会期间,笔者受其组委会委托策划并主持了智慧会展与会展模式创新发展论坛。12位演讲嘉宾中,既有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总经理唐雪,也有来自阿里、腾讯、科大讯飞、思必驰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专家。大咖们的观点碰撞激发笔者对2019年会展业做出几点预测,愿与业界共同探讨。
-
-
-
ZENG Jiayan;
曾家焱
- 《生物安全国际论坛第四次会议》
| 2011年
-
摘要:
公众参与科技事务,其本质是为了建立一个理解现代科学技术风险的认知途径.鉴于科技专家对公众风险认知意识的建构所具有的独特影响力,本文以中国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发布引发的科学争论为案例,从科技专家与公众进行沟通的制度、特定的沟通情境、对转基因技术风险的陈述三个层面的内容展开,试图探讨化解基于对风险理解不同的冲突.解决科技专家与公众对风险理解的分歧,需要通过风险理解、意义建构过程来考虑。换句话说从科学知识传播、运用、理解的角度来考察上述分歧和冲突,可以借助科学知识这个载体来看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互动。面对关于主粮选择的转基因水稻引发的争议和质疑,其发生地主要通过网络媒体吸引更多的公众注意。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不但将原来的科学争议扩大成社会争议,也聚集了更多的思考。在我国公众参与科技、参与科技决策过程中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还需借助现存制度的力量,通过对制度、程序的信任,来消除公众对科技的质疑。
-
-
张晏浩;
王媚君;
岳桢干;
高国龙;
钱俊龙
- 《第七届长三角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 2010年
-
摘要:
科技专家人才库在党和国家的科技兴国、科教兴国的全局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介绍了国际上各种专家人才库的形式和方式,也研究调查了国内和上海市的各种类型的科技专家人才库,并进行了细致和详细的比较。最后研究认为通过私营组织而非政府机构运行的科技专家人才库,无论在实际应用和现实情况上都有较大优势。
-
-
-
-
韩维宾
- 《中国科普期刊战略发展研讨会》
| 2002年
-
摘要:
我国期刊业的发展,面临着比从前更多的机遇与压力.作为编者,发展作者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扩大稿源,以提高期刊内在质量责无旁贷.科普期刊必须大力发展科技专家作者,巩固扩大科普作家队伍,培养青少年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