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保持继电器
磁保持继电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415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241738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上海电机学院学报、电测与仪表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器智能化系统及应用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第一届复杂电磁环境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及第二届中物院复杂电磁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会议等;磁保持继电器的相关文献由1543位作者贡献,包括钟叔明、余子平、代文广等。
磁保持继电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1738篇
占比:99.93%
总计:241916篇
磁保持继电器
-研究学者
- 钟叔明
- 余子平
- 代文广
- 陈挺
- 张乃强
- 宋朝阳
- 李久安
- 李健全
- 单东飞
- 郑旭斌
- 杨杰鸿
- 钱利国
- 肖文信
- 李方能
- 谭善德
- 陈晓蓉
- 龙江成
- 乐伟敏
- 何仲波
- 饶丽斌
- 吴金良
- 李业荣
- 谭忠华
- 高世全
- 张自有
- 尹红平
- 谢丽君
- 陈文藻
- 刘向军
- 张良
- 李明
- 沈旭光
- 邓佳
- 任国良
- 任世刚
- 吴竟成
- 王琦
- 邓小庭
- 卿新华
- 宋海敏
- 彭碧辉
- 方旭
- 李辉鸿
- 王联长
- 王莹
- 王集林
- 万晓东
- 何松法
- 俞彩儿
- 刘志辉
-
-
郑育鑫;
范兴明;
张鑫;
陈挺
-
-
摘要:
电磁机构作为磁保持继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旋转动作时所需的电磁驱动力大小及其影响参数的设计将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选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款磁保持继电器进行建模分析,并对其电磁机构静态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继电器旋转动作所需的电磁驱动力及磁场分布云图。选取线圈匝数、线圈线径、内铁芯长度作为自由变量,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电磁机构进行优化试验,并得出了最佳优化组别,经仿真对比,结果表明优化组数对控制生产成本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
江艳欢;
潘甲
-
-
摘要:
基于双极型磁保持继电器,设计了一款大功率低功耗的三相交流充电桩,该充电桩具有功耗小、体积小以及成本低等特点,同时支持刷卡操作、显示触摸屏操作、电量检测、紧急停开关以及CP信号控制及检测等功能。通过对样机测试表明,所设计的三相交流充电桩可以在长时间低功耗状态下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
-
李兴泉;
邵玉平;
刘江
-
-
摘要:
电源是一切电子设备的心脏,是保障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但目前针对地震观测台站使用电源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在分析目前台站电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适用于台站的通用智能电源控制器,该控制器以STM32F107微处理器为核心,设计了相应的信号采集、电压控制及驱动电路,整机功耗约0.6W、工作电压范围DC7~23V,其通过外接方式即可对台站原有供电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和优化,满足低功耗、易操作、高可靠等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
胡天祥;
黎军华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复合开关在0.4 kV无功补偿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其保护功能丰富、投切电容器冲击涌流小、稳态损耗低等优点被用户认可。据不完全统计,2015—2021年间全国新增复合开关厂家数十家,良莠不齐的技术水平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问题频出。针对无功补偿系统中复合开关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握手式交互控制策略的概念,文中从复合开关的运行现状、故障案例、问题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方案实施和实际工程应用效果方面进行阐述,设计了一种稳定可靠的硬件输出及反馈电路、软件控制策略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
梁慧敏;
朱旭晴;
李东晖;
田聪
-
-
摘要:
针对当前已有的继电器吸反力特性测试装置无法精确测量磁保持继电器靠近稳态位置吸力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拨针的稳态位置附近吸力测量方案.结合某型号小型磁保持继电器的具体结构与参数,进行了静态吸反力特性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和电控系统设计,编制了控制软件,实现了对应继电器不同动作位置的吸力与合力的精确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磁保持继电器静态吸反力特性测试装置很好地解决了原有设备无法测量稳态位置附近吸力的问题,为技术人员对磁保持继电器产品进行设计改进与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奠定了测试基础.
-
-
付慧敏;
张健;
袁斐;
徐琼;
何之倬
-
-
摘要:
断电控制系统会受到电流、电压过高的影响,导致控制效果差,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高压用户自动断电控制系统.在高压用户自动断电控制系统结构支持下,设计磁保持继电器,借助一定宽度脉冲信号触发开关.使用Type-C型号转换器,匹配输入端仪表和输出端仪表,保证转换过程中信息不会出现畸变现象,完成硬件结构设计.使用改进遗传算法,确定交叉概率、变异概率因子,优化低压减载量,根据设计的控制流程,实现系统自动断电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会受到电流、电压过高的干扰影响,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确保供电处于不间断状态.
-
-
梁慧敏;
朱旭晴;
李东晖;
田聪
-
-
摘要:
针对当前已有的继电器吸反力特性测试装置无法精确测量磁保持继电器靠近稳态位置吸力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拨针的稳态位置附近吸力测量方案。结合某型号小型磁保持继电器的具体结构与参数,进行了静态吸反力特性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和电控系统设计,编制了控制软件,实现了对应继电器不同动作位置的吸力与合力的精确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磁保持继电器静态吸反力特性测试装置很好地解决了原有设备无法测量稳态位置附近吸力的问题,为技术人员对磁保持继电器产品进行设计改进与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奠定了测试基础。
-
-
胡桂玉
-
-
摘要:
根据机械寿命试验的原理及影响磁保持继电器寿命的各种因素,考虑硬件的电路系统和相关应用软件的不同目标,设计了磁保持继电器机械寿命试验系统.该系统可同时对多个继电器进行试验,能够提供有效、快速的试验系统检测继电器机械寿命,系统稳定运行,保证了继电器的质量.
-
-
王玉姬
-
-
摘要:
虽然配网自动化仓库调试,对保护装置及自动化终端进行了保护功能验证等有效的测试,但当自动化、保护设备处理运行状态,如何在不影响一次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保护装置及自动化终端进行定检维护,一直是配网二次专业的技术难题.本项目是基于模拟开关的保护装置测试工具,可模拟实际运行中开关状态与保护装置间电流、电压等交流电气量的逻辑关系,并且通过继电器辅助触点反映开关状态等遥信量,并实现保护装置保护、逻辑动作分、合闸命令.
-
-
段晓威;
李健;
邱建树;
张世福
-
-
摘要:
为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智能照明控制,本文设计了一种通过矩阵电路驱动磁保持继电器的电路模块.该模块由输出矩阵板卡、继电器板卡等组成.输出矩阵板卡将信号以源输出和漏输出的方式区分为行列两组,形成矩阵驱动信号,可将少量输出信号转为大量矩阵信号.继电器板卡由矩阵信号驱动,其中的磁保持继电器由编程的脉冲驱动,置为接通或者断开状态,完成外围照明电路的通断控制.结果 表明:本文采用矩阵驱动和磁保持继电器结合的方式,以少量的输出点降低了控制器投入,并节省了安装空间,提升了布线速度,实现了硬件故障冗余功能,提高了照明控制可靠性,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
-
张应林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介绍了磁保持继电器的特点,它具有功耗低、灵敏度高、体积小和接触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在航空、卫星等领域.叙述了其工作原理,以及在产品设计上如何全面满足电能表标准功耗、热影响、绝缘性能、使用安全性和电器寿命等要求.
-
-
-
-
-
于昊;
梁慧敏;
翟国富;
叶雪荣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磁保持继电器通过磁场仿真计算静态特性虽然精度较高,但计算速度较慢,不便于进行产品的合格率计算.本文在分析磁路法计算静态特性的优劣势下,提出了一种基于调整系数的考虑漏磁磁路模型;在计算继电器静、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基于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给出了继电器虚拟样本基于静动态特性的合格率计算方法.计算实例表明,上述方法计算结果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同时计算效率大大提高,为智能电能表用磁保持继电器的质量一致性设计与控制奠定了基础.
-
-
刘向军
-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一种新型的以六个磁保持继电器为本体的交流接触器,利用整流二极管的通断特性,通过单片机对继电器触头的合分动作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三相电路的无弧接通和分断.在阐述了实验原理,进行了电路设计和实验后得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该交流接触器实现了三相电路的无弧接通和分断,有效地提高了电寿命,同时,实现了节能和无声运行.
-
-
-
李炜荣;
刘向军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微电弧分断技术,采用3个磁保持继电器替代交流接触器的本体,通过对三相触头进行分相控制,作为首开相的继电器在电流零前最佳区域分断,其余两相滞后首开相分断,从而实现三相触头微电弧能量分断.试验结果表明,该交流接触器可以可靠且稳定地实现微电弧能量分断的功能,体积小、节能、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能有效地提高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可靠性与使用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