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化项目

生化项目

生化项目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0211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中国医疗设备、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6年全国临床化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大会、河南省护理学会2015重症监护新进展学术会议等;生化项目的相关文献由289位作者贡献,包括冯澄宇、吴烨娴、孙丽亚等。

生化项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 占比:0.6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0211 占比:99.35%

总计:20344篇

生化项目—发文趋势图

生化项目

-研究学者

  • 冯澄宇
  • 吴烨娴
  • 孙丽亚
  • 佘鹏
  • 倪莉
  • 刘京辉
  • 刘兰民
  • 叶悦荻
  • 叶竟妍
  • 吴科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鲁迎春; 冉鹏; 张孝永; 邹良洪; 王彬
    • 摘要: 目的分析干化学与湿化学分析系统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照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提出的EP15-A2要求,选取2个血清样本,并利用斯马特SD1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系统、贝克曼库尔特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检测精密度。实验系统为斯马特SD1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系统,对比系统为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再测试40份新鲜血清样本,回归分析两个系统的常规生化检验项目,获得r值以及回归方程。结果贝克曼库尔特AU680与斯马特SD1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系统的中间精密度较实验室要求更低。所有14项生化检验结果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就医学决定值的偏移而言,ALB(白蛋白)、AST(天冬氨酸转氨酶)、UA(尿酸)、GLU(葡萄糖)、tCO_(2)(二氧化碳总量)、Ca(钙)可接受;CREA(肌酐)、LDH(乳酸脱氢酶)不可接受;CK(肌酸激酶)、UREA(尿素氮)部分接受。结论斯马特SD1干化学、湿化学分析系统大多数生化检验项目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是依然存在不可接受的偏移项目,需要临床进一步细化参考区间,以满足临床检验需要。
    • 杨依骏; 黄宝丽; 杜建钢
    • 摘要: 目的探讨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PTS)对实验室部分急诊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5月于该院就诊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每例患者采集3份血标本,分别通过人工运输、PTS(立即)运输、PTS(30 min后)运输这3种运输方式将标本运输至急诊生化室后进行检测。分析与比较3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对急诊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采用3种不同运输方式后,胆碱酯酶、总蛋白、清蛋白、钾、磷、镁、结合及非结合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脱氢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3种不同运输方式后,对11项生化项目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均有相关性(P0.8。结论PTS可用于急诊生化标本的运输,相比传统人工运输方式对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乳酸脱氢酶水平虽有差异但也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 甘永强
    • 摘要: 目的通过在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680)和新健康成XC80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XC8001)上检测生化指标结果的变化,探讨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BA)上生化项目间试剂交叉污染及解决措施.方法以ALT、TG、TBA、DBil、HDL-C、LDL-C、RBP生化项目为研究对象,分别在AU680和XC8001上按照特定排列顺序进行测定,分析生化项目间试剂交叉污染的情况.结果两台ABA检测DBIL试剂后均对ALT测试有明显负干扰,检测HDL-C和LDL-C试剂后对TG测试以及检测RBP试剂后对TBA测试均有明显正干扰影响.结论:ABA在样品分析过程中试剂交叉污染的问题客观存在,临床实验室应开展ABA试剂交叉污染生化项目的确认,合理设计生化项目间试剂的组合排序,增加共用机构清洗频率,最大限度的避免试剂交叉污染的发生,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朱艳; 陈学东
    • 摘要: 目的:探讨24h尿液室温保存加不加防腐剂两种保存方法对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寻找留取24h尿适宜的保存方法.方法:室温(22~26°C)收集30例肾内科患者24h尿液样本,分别等份收集于加防腐剂和不加防腐剂容器内,比较两种不同保存条件对12项尿液生化项目的影响.结果:12组配对t检验分析检测结果间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12组相关性分析中均呈现显著相关性(P<0.01);12组Bland-Altman分析显示检测结果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24h尿检测K、Na、Cl、Ca、P、UREA、CREA(苦味酸法和酶法)、UA、mTP、mALB、TPUC生化项目在收集标本时可以不加防腐剂22~26°C室温保存,该方法安全、操作更简便,可建议在24 h尿液收集中使用.
    • 倪莉; 叶悦荻; 徐晓杰; 葛海峰; 陈允国; 朱丽丹
    • 摘要: 目的:利用溶血指数探讨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制定的评价方案EP7-A2文件标准程序,在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DVIA 2400上对40份标本的27项生化常规检测项目及溶血指数进行检测.利用机械破坏法对这40份标本的血球进行不同程度的破坏,得到溶血程度分别为+、++、+++、++++标本各10份,再对这40份人工溶血标本进行27项生化项目及溶血指数检测,计算各项目溶血前后的结果偏倚,并与CLIA'88能力比对的最大允许误差比较.以每份测试血清的△H为X轴、其对应的检测项目干扰值为Y轴绘制干扰曲线.结果:不同溶血程度对DBil、TBil、PA、TP、TG、UA、Alb、ALP、ALT、BUN、ChE、TC、Cr、GGT、HDL、LDL、Ca、P、Mg、Na+和Cl-这21个生化项目无明显干扰;溶血程度为+时,Glu存在明显负干扰,AST、K+和LDH存在明显正干扰;CK在溶血程度为++时出现明显正干扰;Fe在溶血程度为+++时出现明显正干扰.结论:溶血程度为+时,对西门子ADVIA 2400测定AST、K+、Glu和LDH存在明显干扰;若无法重新采集血标本,需根据相应的溶血指数将检测结果校正后报告.
    • 刘张玲; 李娟; 蒲然; 汤荣睿
    • 摘要: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推进生化项目检验结果互认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重庆市沙坪坝区31家医院检验科采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质量控制情况和生化项目新鲜血标本比对总体通过率、比对合格率.结果 改进前(2016年)31家医院检验科14项生化项目总体通过率≥75%的18家(58.0%),改进后(2017和2018年)分别为28家(90.3%)和31家(100%).2016年14项生化项目比对合格率>90%的仅1项(7.1%),2017和2018年分别为8项(57.1%)和13项(92.9%).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使实验室生化项目总体通过率和比对合格率有效提高,有利于推动地区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 彭海; 李子安; 阿祥仁; 张晓娜; 刘兰民; 蔡小玲
    • 摘要: 目的 用六西格玛(σ)质量管理方法评价贝克曼A U 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项目的质量水平,用以指导质量改进,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水平.方法 统计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NCCL)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EQA)结果和该实验室2018年3月和10月的室内质控(IQC)数据,用EQA数据评估偏倚(Bias),IQC数据计算变异系数(CV)水平,依据GB/T 20470-2006的允许总误差(T Ea)计算26个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σ值,评价实验室分析性能.结果 在26个检验项目中,7个检验项目的σ值大于6,占检验项目的26.9%;17个项目的σ值在3~<6,占65.4%;2个项目的σ值在3以下,占7.7%.对于σ<6的项目,需优先改进精密度的占48.0%,改进正确度的占37.0%,两者都改进的占15.0%.结论 6σ质量管理理论是临床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质量水平的改进.
    • 王惠云; 毛海军; 马彩霞
    • 摘要: 目的 探讨生化检验指标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体检中心的健康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生化项目检验,并比较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BIL(总胆红素)、GGT(谷氨酰转肽酶)、ALP(碱性磷酸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病例组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LB(白蛋白)、TP(总蛋白)、CHE(胆碱酯酶)高于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进行生化项目检验,可进一步明确病情的严重程度,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赵印
    • 摘要: 体外诊断指的是从人体的血液、组织等取出样品,通过体外检验测试相关的仪器对取出的样本进行检测,以此来对人体内的疾病进行诊断、预测、观察、评价等一系列活动。体外诊断根据检验的原理以及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生化检验项目、免疫检验项目、微生物检测、血液检测等。生化检测侧重于发生疾病的检测,而免疫检测侧重于感染疾病的检测,两者的目的不同,检测的方法也不同,所以应该区分两者的差别。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