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水利
牧区水利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51969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甘肃农业、黑龙江水利科技、内蒙古水利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水利学会牧区水利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2006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讨会、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人水和谐暨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论坛等;牧区水利的相关文献由160位作者贡献,包括包小庆、崔嘉进、李和平等。
牧区水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1969篇
占比:99.74%
总计:52106篇
牧区水利
-研究学者
- 包小庆
- 崔嘉进
- 李和平
- 刘海英
- 杰恩斯·马坦
- 智颖飙
- 李振刚
- 潘云生
- 程荣香
- 云峰
- 佟长福
- 吴珍
- 姚新
- 孟兰
- 张文军
- 张永华
- 张艳芬
- 徐冰
- 李新
- 楼豫红
- 王新
- 王春霞
- 王永增
- 白巴特尔
- 翟浩辉
- 苏冠群
- 荣生邦
- 邢恩德
- 郑和祥
- 郝美霞
- 郭克贞
- 陈德亮
- 陈旭
- 陈渠昌
- 高海燕
- 齐胜霞
- 乌斯满·沙吾提
- 乔威
- 于中仁
- 于德勤
- 伊力哈木·伊马木
- 何京丽
- 何吉伟
- 何建村
- 佘国英
- 倪彩琴
- 倪文进
- 兰日兵
- 冯友才
- 冯继红
-
-
孟兰
-
-
摘要:
我国牧区总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40%以上,主要分布在西部与北部,由于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的限制,牧区形成了居住分散、相隔较远的居住特点,这就造成了供水工程小,供水点分散的供水局面,使得牧区的供水水平低于内地农村,牧民的基本生活用水量以及水质等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水量保证率低、供水工程落后、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供水点不足等方面。从牧区供水工程的特点以及安全供水面临的问题出发,针对牧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牧区安全供水的前期规划、建立供水工程安全质量标准、完善牧区安全供水工程管理体制等措施来保障农村牧区的饮水安全。
-
-
-
-
摘要:
专利名称:播种器(ZL201820565372.2)专利权人: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播种器,涉及农业、林业和生态设备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播种器包括:定量出种装置、种枪、出种拉杆和导管;定量出种装置与导管连接,种枪连接于导管的一端;出种拉杆连接于导管外.
-
-
刘海英;
李新;
王强
-
-
摘要:
基于对内蒙古412户牧民的问卷调查,通过在结构方程建模中引入变量的乘积项因子来测度利益相关者的交互效应对牧区水利治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程度及其交互作用会显著影响牧区水利的治理效率;随着治理团队内利益相关者数量的增加,规模化的治理团队可以发挥出与政府相当甚至超越政府功能的治理效率,但这种交互也可能产生负效应或者无效应;应建立合理的匹配机制和协调机制来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正协同。
-
-
张洁
-
-
摘要:
水利建设与管理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它不仅包括农田水利技术,还包括复杂的社会因素.为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年限,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必须加强和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牧区水利工程管理是对工程设施的管理、使用、维修和配套等方面.根据现行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谈谈牧区水利实施方案保障措施的几点看法.
-
-
-
王金魁;
潘云生;
徐冰
-
-
摘要:
通过对新疆牧区水利事业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建设现状的分析,总结了新疆牧区水利事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有效促进新疆牧区水利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要切实增加牧区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的投入,完善草原管理体系,发展高标准饲草料地.
-
-
郑永山
-
-
摘要:
根据甘肃省牧区现状,分析预测出2020年畜牧业发展对灌溉饲草料地的需求.通过需水量、可供水量、水资源和水草畜平衡分析,按照以水定草、以草定畜的原则,提出到2020年需发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地70.26万亩,其中改造现有饲草料地17.33万亩、新建饲草料地52.93万亩.2020年全省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将达到97.14万亩,产草量10.35亿kg,既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又可维护草原生态系统平衡.
-
-
-
王春霞
-
-
摘要:
为全面总结牧区水利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成功经验,客观真实地评价实施的效果,对新疆66个牧区水利试点项目进行了调查与评估,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科学合理地确定了今后牧区水利节水灌溉建设发展的模式、布局、方向和目标等,同时也为制定新疆牧区水利发展政策等提供了依据.
-
-
-
杰恩斯·马坦
- 《中国水利学会牧区水利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牧民定居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但它的首要目标应当是要建立水利设施配套的人工饲草料地,进行草料生产,形成能够满足牲畜冷季舍饲需要的草料生产能力,改变靠天养畜、全年放牧的生产方式,实现暖季天然草地放牧,冷季定居点舍饲圈养,不能让畜群在定居点周围啃食天然草地,给天然草地造成毁灭性灾难.因此,以牧区水利为基础的饲草料地建设是牧民定居工程的重中之重.
-
-
陈德亮
- 《中国水利学会牧区水利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针对气候干旱、风大沙多、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的不利条件,本区始终把水利建设摆在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位置来抓,不断改善牧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服务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本文介绍了本区为了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强生态建设的方针政策,按照试点引路,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发展思路,精心组织实施国家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发展节水高产灌溉饲草料地,建设小绿洲,保护大生态,取得明显实效.
-
-
楼豫红
- 《中国水利学会牧区水利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牧区水利建设的现状、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根据四川近年来牧区水利建设试点的经验,对新时期牧区水利建设的整体思路、建设重点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加快四川省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建设,发展牧区经济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
-
张玉欣
- 《中国水利学会牧区水利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牧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北边疆,是我国主要的绿色生态屏障.由于牧区大多地处高海拔内陆地区,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草原退化、沙化日趋严重,已威胁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牧民的安居乐业.本文介绍了实施全国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建设的背景和牧区水利试点项目调查评估情况,虽然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困难,存在一些问题,作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
-
王丽平;
蒋林涛
- 《中国水利学会牧区水利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近年来,在水利部的支持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建设.牧区水利建设以发展牧区经济,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致富职工群众为目标,统筹规划试点项目,合理确定技术模式,强化项目建设管理,注重发挥示范效果,总结探索试点经验,逐步完善制度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本文将介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工作主要做法及经验,供参考和讨论.
-
-
刘建明
- 《中国水利学会牧区水利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河北省牧区面积33463km2,涉及张家口、承德两市的6县、144个乡镇.牧区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突出.牧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制约着牧区经济发展,应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保障饮水安全、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积极推进.
-
-
-
包小庆;
李振刚
- 《中国水利学会牧区水利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牧区水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牧区水利科学研究的方向与内容,并对牧区水利科研工作取得的进展进行了述评.在把握牧区水利科学研究发展方向的同时,结合国家、行业发展以及牧区水利发展中的迫切需求,探讨了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
-
-
冯友才
- 《中国水利学会牧区水利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甘孜草原是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草原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甘孜州十分重视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着力研究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努力探索走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坚持保护与建设相结合,以保护为主,实行水利措施和林业、畜牧业措施相结合,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综合考虑水、草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努力实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建设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