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组织再生术
牙周组织再生术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75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02974篇;相关期刊124种,包括中华养生保健、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外医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年全国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等;牙周组织再生术的相关文献由41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旭、于鹏、佟俊杰等。
牙周组织再生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2974篇
占比:99.87%
总计:203247篇
牙周组织再生术
-研究学者
- 张旭
- 于鹏
- 佟俊杰
- 刘玲珍
- 吴昱卓
- 孙慧颖
- 张晓竹
- 张自刚
- 徐进
- 景钦莲
- 朱广斌
- 朱效萍
- 李刚
- 李咸同
- 李琼
- 李瑞兰
- 李莉
- 杜娟
- 杨亮
- 欧阳瑾
- 潘红
- 王新
- 田源
- 苗红玲
- 赵健
- 赵然
- 邴建勇
- 邵琦
- 郑仲奎
- 陈昌盛
- 陈景妍
- 韩芬
- 魏丽
- 鹿蕾
- 黄景辉
- 丁亚娟
- 丁兆廷
- 丁南
- 丁宁
- 丁虹
- 丛琳
- 严萌
- 乐志亮
- 习利巧
- 付丹
- 仝悦
- 任东艾
- 任乐
- 任玮佳
- 何大唯
-
-
孟幻
-
-
摘要:
目的分析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牙周炎患者,征求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牙龈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菌斑指数(0.56±0.05)分、牙龈指数(0.61±0.08)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06±0.4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1±0.23)、(1.72±0.35)、(2.31±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对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牙龈指标,值得推荐。
-
-
高凯丽;
张洋洋;
凌敏
-
-
摘要:
目的: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牙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许昌口腔医院2018-03~2020-01收治的9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单纯接受牙周组织再生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每组各45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标变化情况,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CAL)、牙周探诊深度(PD)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行牙周组织再生辅以正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牙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
温飞利
-
-
摘要:
目的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9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6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分组,各30例,对照组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牙周指标水平、X线投影测量项目、血清水平,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X线投影测量结果、血清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NA角、SNB角低于对照组,ANB角高于对照组;研究组IL-6、IL-8、TNF-α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牙周状况,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
周海棣
-
-
摘要:
目的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无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牙周状况[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及龈沟出血指数(BI)]、X线测量参数变化[鼻根点至下槽座点与前颅底平面成角(SNB),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牙槽座垫成角(SNA)]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能够减轻口腔炎症反应,加快牙周组织恢复健康,牙周炎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
曲晓岩
-
-
摘要:
目的 探究牙周炎采取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入中度以上牙周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牙周组织再生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GI、PLI、SBI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85.00%;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PGE2、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前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被用于牙周炎患者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牙龈指标得到改善,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情况显著。
-
-
努力帕·阿布来;
迪丽努尔·买买提沙吾提
-
-
摘要:
目的 分析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对牙周炎患者牙周情况及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和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治疗),两组患者均定期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临床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探诊出血率及龈沟液TNF-α、IL-6、IL-1β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与治疗前比,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临床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探诊出血率及龈沟液TNF-α、IL-6、IL-1β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患者可提升其疗效,改善牙周状况,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
-
刘爱青;
张继东;
陈造;
陈露;
缪羽
-
-
摘要:
目的:研究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术对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笔者科室治疗的152例牙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腔正畸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牙周指标、牙槽座点角度、美观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其中,牙周指标包括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牙龈指数(GI),牙槽座点角度包括SNA、ANB和SNB。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86.8%)高于对照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以上各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以上各指标均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观满意度(85.5%)显著高于对照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术治疗牙周炎患者效果满意,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标和牙槽座点角度,美观满意度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
-
朱敏姬;
滕英;
潘慧琦;
罗衍靖
-
-
摘要:
目的研究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牙周炎患者咬合创伤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周炎患者80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手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附着丧失(AL)、探诊深度(PD)、咬合时间、咬合受力百分比及牙齿松动度。结果治疗前,两组BI、GI、AL、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BI、GI、AL、PD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咬合时间、咬合受力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咬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咬合受力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牙齿松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牙齿松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牙周炎患者咬合创伤的改善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牙周功能,促进牙周组织恢复、生长,还能提高牙齿对咬合力的承受能力。
-
-
康霄
-
-
摘要:
目的:探讨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术以及口腔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选取100例牙周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单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和观察组(50例,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口腔正畸治疗)。获取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牙周指标与治疗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00%大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五项牙周指标数值(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评分(牙龈健康、牙齿美观、口腔清洁、口腔功能、整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炎联合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与口腔正畸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牙周状态,减轻炎症水平,提升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
-
李刚
-
-
摘要: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疗法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航天总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牙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取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口腔正畸联合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指标包括:(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2)两组患者探诊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临床附着水平和菌斑指数;(3)两组患者SNA、ANB、SNB角;(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探诊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齿松动度、临床附着水平和菌斑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以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各指标的值均较治疗之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NA、ANB、SNB均减小,且观察组的减小幅度大于对照组,则观察组的上述角度小于对照组对应角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3.33%,7/30)高于观察组(3.33%,1/3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口腔正畸疗法和牙周组织再生术结合治疗牙周炎患者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助于患者牙组织更快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
- 《2007年全国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以为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GTR)工程制备性能优越的可吸收壳聚糖生物引导药膜为目的,选用壳聚糖膜作为载体,加入不同量的改良的冰硼散中药,利用流延法制备不同含药质量比的引导膜,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除含药质量比为壳聚糖:冰硼散=100:10.5及100:21时成膜力学性能相对较差外,其余研制的药物质量比可吸收壳聚糖引导药膜的机械性能较好.从材料的机械性能看,壳聚糖药膜基本符合引导组织再生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