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38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53905篇;相关期刊126种,包括福建建材、粉煤灰、粉煤灰综合利用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七届鲁粤辽湘路桥施工设备技术论坛、中国硅酸盐学会钢筋混凝土制品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第八届国际交通新技术应用大会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文献由88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世华、梁丽敏、焦岩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53905篇
占比:99.93%
总计:354145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研究学者
- 李世华
- 梁丽敏
- 焦岩
- 田帅
- 李翔
- 何振军
- 张家兴
- 张彦
- 陈徐东
- 马敏超
- 何云
- 刘来宝
- 卢坤鹏
- 吴朝国
- 吴浩
- 姜敏
- 宋作宝
- 官庆发
- 张学生
- 张礼华
- 张韬
- 彭武磊
- 徐炎彬
- 曹蓉
- 李威彤
- 李章建
- 李红辉
- 李锐
- 杨医博
- 林培仁
- 桂进峰
- 王恒昌
- 石振祥
- 程熙媛
- 蔡俊华
- 谢文剑
- 赵彦
- 邢锋
- 郭文瑛
- 陈前谱
- 陈正
- 高春勇
- 高礼雄
- 龙武剑
- 何小兵
- 刘亚
- 刘旭东
- 刘树鑫
- 卢予奇
- 周超
-
-
-
王国强;
杨柳
-
-
摘要:
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工程建设也得到前所未有的进步,对施工材料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材料,必须重点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安全。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工程要求,实现高效施工,更好地确保建设工程结构的高质量与高水准。
-
-
-
马现军;
李威威;
杨岁明;
林宏
-
-
摘要:
对夹岩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防裂技术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设计上采用挤压边墙技术、合理分缝、增加坝体荷载和使用掺合料等措施.在混凝土面板配合比设计时,选取了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和优质混凝土减水剂,并采用优质的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和料,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混凝土胶凝材料的用量.在施工时采取了施工时机选择、坝顶拌和系统布置、无轨滑模设计等措施.大坝浇筑完毕后,一期面板共发现58条裂缝,都属于A类裂缝;大坝二期面板尚未发现裂缝.
-
-
-
-
甘直波
-
-
摘要:
在实际现有材料的基础上,笔者对万家口子双曲薄壁拱坝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掺量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人员在满足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泥用量,节约了经济成本,减少了粉煤灰的环境污染,创造了绿色环保的社会效益.
-
-
陆立友
-
-
摘要:
在基建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材料,由混凝土与钢筋共同组成了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因此,混凝土的强度参数直接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对基建工程整体质量影响较大。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基建工程混凝土浇筑标准,必须重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照基建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要求,合理选择配置设计方法。在相关调查中发现,加入高性能混凝土原料配比存在较大差异,就会相应的影响其干缩率,干缩率会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提升。本文详细介绍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技术要求,同时结合基建工程实际案例对其工艺与混凝土性能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
-
-
高超1
-
-
摘要:
目前天然砂资源紧张,2018年砂普遍涨价60~120元/吨。机制砂作为天然砂的替代品,市场对其需求迫切,近几年,机制砂占建设用砂的使用比例逐年升高。机制砂和天然砂相比,在岩性、粒形、级配、75μm以下颗粒含量和性能具有较大区别,现有标准对评价机制砂级配、粒形和机制砂石粉性能及其含量等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中心在制定建工行业标准《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
-
-
-
刘伶利;
夏海军
- 《第七届鲁粤辽湘路桥施工设备技术论坛》
| 2010年
-
摘要:
本文在多组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新旧混凝土拼接过程中,分析了封路时间短、设计强度高、混凝土要有较高的和易性,提出最佳水灰比、最佳坍落度,为旧桥改造加宽配合比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计算参数。
-
-
刘伶利;
夏海军
- 《第七届鲁粤辽湘路桥施工设备技术论坛》
| 2010年
-
摘要:
本文在多组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新旧混凝土拼接过程中,分析了封路时间短、设计强度高、混凝土要有较高的和易性,提出最佳水灰比、最佳坍落度,为旧桥改造加宽配合比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计算参数。
-
-
刘伶利;
夏海军
- 《第七届鲁粤辽湘路桥施工设备技术论坛》
| 2010年
-
摘要:
本文在多组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新旧混凝土拼接过程中,分析了封路时间短、设计强度高、混凝土要有较高的和易性,提出最佳水灰比、最佳坍落度,为旧桥改造加宽配合比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计算参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