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栓塞
深静脉栓塞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5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1292篇;相关期刊177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护理与康复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2011年全国第三届微创针刀学术年会、第十届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等;深静脉栓塞的相关文献由48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敏、胡三莲、陈淑玲等。
深静脉栓塞—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292篇
占比:98.88%
总计:21534篇
深静脉栓塞
-研究学者
- 张敏
- 胡三莲
- 陈淑玲
- 于雯
- 傅秋燕
- 刘增君
- 刘小鹏
- 卢家灵
- 吕延英
- 吴玉娥
- 周云
- 周玲
- 周继珍
- 姜丽娟
- 孙雁群
- 崔艳华
- 庞少波
- 张东红
- 张治华
- 张震宇
- 彭俊宇
- 徐娟
- 戴俭华
- 曹凤君
- 李洪韬
- 李淑兰
- 李艳梅
- 来青
- 杨军
- 杨玉嘉
- 梁梅冰
- 温妙杰
- 王俊平
- 王光建
- 王文利
- 王毅
- 白雪
- 程久芬
- 米巍
- 范峥莹
- 詹芳
- 谭勇明
- 赵兴
- 郑毅勇
- 郑田春
- 郭引霞
- 闫利珍
- 阎立爽
- 陈光华
- 陈莹
-
-
孙飞;
姜升平
-
-
摘要:
深静脉栓塞是指人体深静脉内血液的不正常凝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是骨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创伤、手术、卧床制动等是其主要致病因素。中医学通过从气血、津液、经络理论对脉痹(与静脉栓塞对应)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认为"瘀"为基本病机。目前活血化瘀法治疗深静脉栓塞主要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组方,进行临床观察、实验方剂研究、现代药理研究等,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分类:(1)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修复损伤;(2)加快血液循环速度,降低血管阻力;(3)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在从瘀论治的理论基础上开展的此类应用和研究,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血栓预防的中医辨证分型的标准化模式,为中医药防治骨科深静脉栓塞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
-
-
邓文勇;
潘明强;
陈英杰;
朱明刚
-
-
摘要:
芪丹桂苓汤是朱明刚用于治疗慢性心衰的经验方,主要功效为益气温阳利水,临床用于多种疾病并取得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1筋瘤唐某,男,63岁,于2021年6月1日初诊。双足掌麻木转筋,活动加重伴轻度水肿4年。查双小腿可见散在蚯蚓样青筋凸起,双足掌肌肤感觉减退,局部按压痛,踝关节以下轻度水肿。曾在外院行下肢静脉彩超提示“下肢静脉曲张,小腿深静脉栓塞”。
-
-
黄晓焱;
孔令俊;
王晨亮;
邓叶龙
-
-
摘要:
深静脉血栓(DTV)是髋部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该并发症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肺栓塞、脂肪栓塞等,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如何防治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十分重要.大量文献研究都表明中医在防治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作者旨在总结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和中医治疗的方法及其作用机制,从而为中医防治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方法.
-
-
曾小玉;
朱淑惠;
张春花;
梁小玲
-
-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妇在分娩后深静脉栓塞的发生影响因素和使用血栓防治仪治疗对栓塞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剖宫产分娩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共计1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血栓防治仪治疗方式,结合其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剖宫产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深静脉栓塞的相关因素,同时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在防治剖宫产产后深静脉栓塞形成的临床表现效果.结果 存在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长期卧床、术后肠胀气、深静脉血栓史的产妇出现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更高;通过临床治疗+护理后,血清D-D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长期卧床、术后肠胀气、深静脉血栓史是影响剖宫产术后产妇深静脉血栓的关键因素,通过血栓防治仪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对深静脉栓塞的预防效果,改善相关并发症.
-
-
陈淑玲;
吴玉娥;
张建荣;
刘小鹏;
高莹
-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智慧护理系统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DVT预警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前后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以智慧护理为基础的DVT预警及预控闭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综合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综合护理质量评分、DVT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智慧护理预警闭环管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DVT预警预控制管理中具有较好效果,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具有临床指导作用.
-
-
黎姗姗
-
-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结合气压治疗仪对盆底重建术后深静脉栓塞(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接受盆底重建术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气压治疗仪,37例)及观察组(护理干预+气压治疗仪,37例).干预7 d后,对比2组浅静脉曲张、肿胀、DVT发生率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护理1周后,观察组浅静脉曲张、肿胀、DVT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结合气压治疗仪能有效预防盆底重建术后DVT形成,并降低静脉曲张及下肢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
-
-
米巍;
于雯
-
-
摘要:
目的:探析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深静脉栓塞防范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管理措施;实验组接受六西格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深静脉栓塞引发的并发症发生次数以及住院时间长短等指标,以此来观察六西格玛管理法的效果.结果:接受六西格玛管理后,实验组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明显较好,并发症发生次数明显较少,术后腰椎间盘恢复时间明显更短,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较轻,具体表现为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出现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等并发症的次数较少,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时间)更短,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更低,且4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为其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栓塞,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恢复效果,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
张国锋;
郭玲欣
-
-
摘要:
老年人下肢骨折导致深静脉栓塞受早期干预的影响程度。方法 将 2017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前我院所收治的 100 例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探究对象,按 入院顺序各随机抽取 50 名样本分别设置为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是术后当天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功能训练。结果 经过诊 疗与康复训练,实验组发生深静脉栓塞的概率是 4%,对照组的为 16%。对照组发生深静脉栓塞的概率比实验组的高。(p<0.05)结论 对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早期康复干 预对尽快恢复健康,减少栓塞概率大有裨益。
-
-
米巍;
于雯
-
-
摘要:
目的:探析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深静脉栓塞防范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管理措施;实验组接受六西格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深静脉栓塞引发的并发症发生次数以及住院时间长短等指标,以此来观察六西格玛管理法的效果。结果:接受六西格玛管理后,实验组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明显较好,并发症发生次数明显较少,术后腰椎间盘恢复时间明显更短,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较轻,具体表现为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出现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等并发症的次数较少,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时间)更短,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更低,且4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为其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栓塞,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恢复效果,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
周亚琼;
张园园
-
-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前交叉韧带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寻找有效降低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江苏省中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术后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统计两组深静脉血栓和下肢肿胀发生率,记录关节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下肢肿胀发生率还是DVT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明显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DVT和下肢肿胀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
李冬春;
王勇
- 《第十届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入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探讨。方法:对20例,12例髋关节,8例膝关节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深静脉栓塞,中医用经验效方配合西医溶栓治疗。结果:治疗1个半疗程后,治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80%,有效率15%,无效率5%,总有效率9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有显著疗效。
-
-
杜岚
-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肾病患者抗凝治疗中个体化用药的药学服务内容.方法:对1例深静脉栓塞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抗凝治疗的治疗、监护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肾病患者的监护特点及方法.结果:肾病患者的抗凝药物选择有其特殊性,临床药师应充分根据患者的病史及肌酐清除率为医师提供可选择抗凝药物,同时应注意对肾功能的影响,积极做到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提高医师、护师及患者对不良反应的应对.结论:临床药师对肾病患者的抗凝药物选择,应考虑到患者的病史及病情,以及药物的相互作用、潜在风险,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
-
-
-
-
-
-
-
-
-
-
-
-
- 董丹丹
- 公开公告日期:2018-06-19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疾病的阿哌沙班的制备方法,所述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疾病的阿哌沙班化学名称为1‑(4‑甲氧基苯基)‑7‑氧代‑6‑[4‑(2‑氧代哌啶‑1‑基)苯基]‑4,5,6,7‑四氢‑1H‑吡唑[3,4‑c]吡啶‑3‑甲酰胺,其化学式为C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