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液氢

液氢

液氢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991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航天(宇宙航行)、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5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660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老人天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低温工程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第十一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第十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暨中国航天低温专业信息网2011年度学术交流会等;液氢的相关文献由1966位作者贡献,包括魏蔚、何春辉、严岩等。

液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5 占比:31.79%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1.61%

专利文献>

论文:660 占比:66.60%

总计:991篇

液氢—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学英; 穆晖; 卢頔; 卢伟; 黄辉; 李东
    • 摘要: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氢系统采用循环泵驱动的循环预冷方案。永磁同步电机是循环泵的动力元件,采用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进行控制。介绍了液氢循环预冷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阐述了坐标变换和数学建模、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的设计原理,对两种系统传输线缆设计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对振荡周期、液氮环境循环泵抖振、液氢环境电机失速等研究内容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和系统级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的循环预冷控制系统具有安装简单、转速调节灵活和负载波动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 王娇娇; 厉彦忠; 王磊
    • 摘要: 为实现液氢在空间中安全高效应用,针对微重力条件下液氢膜态沸腾现象,建立了加热细丝浸没在过冷液氢池中的数值计算模型。采用VOF方法捕捉相界面,相变模型选取Lee模型,利用文献中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从气泡运动行为和换热特性两方面开展研究,结果发现液体过冷度和重力水平是影响换热机理的两个重要因素。在高重力水平、低液体过冷度的条件下,加热细丝上方持续产生气泡并脱离,随着重力水平的降低,气泡脱离直径和气泡生长时间逐渐增大,流体与壁面间换热量随之降低。在低重力水平、高液体过冷度条件下,气膜附着在加热丝表面不断晃动,没有气泡的产生与脱落现象。对于液体过冷度为2 K,壁面过热度为30 K的工况,气泡是否脱落的临界重力在0.1 g至0.15 g之间。
    • 何远新; 熊珍艳; 王红星; 袁蛟; 吴慧敏; 刘国柱
    • 摘要: 为满足某项目小体积液氢储存需求,研制了容积为4 m^(3)的小型液氢储罐。该液氢储罐罐体采用高真空多层绝热结构,内外容器间支撑结构采用了两端金属支撑结构并采用Ag400吸附剂控制夹层真空度。在液氢储罐主体材料方面,储罐内容器采用S31608不锈钢,储罐外壳采用S30408不锈钢,并采用“等离子弧与钨极氩弧”(即“PAW+GTAW”)复合焊接工艺、实时成像及悬臂式套装等制造工艺。装载液氮工况下的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小型液氢储罐罐体夹层真空度为3.5×10^(-3)Pa,静态日蒸发率为0.82%。
    • 孟垂举; 张亮; 黄永华
    • 摘要: 氢分子有正氢和仲氢两种同分异构体,由于转动能级差异,仲氢向正氢的转化过程会伴随吸热效应。在液氢贮箱或槽罐的蒸气冷却屏内加装仲-正氢转化器,可在气体显热的基础上额外利用仲-正氢转换的冷量,从而进一步降低蒸发损失,延长液氢贮存时间。为定量研究蒸气冷却屏耦合仲-正氢释冷效应的绝热性能及影响因素,建立了包含蒸气冷却屏、真空多层材料以及仲-正氢转化释冷源在内的系统级液氢贮箱模型,研究了排气过程中的仲-正氢转化释冷效应和热量传递过程,考察了仲-正氢转化器位置、数量和热边界温度等因素对仲-正氢转化释冷量的影响,获得了蒸气冷却屏内仲-正氢转化释冷效应对蒸气冷却屏绝热性能的影响规律。
    • 魏金莹; 李山峰; 郭永朝; 闫慧子
    •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低温技术应用的普及,液氢、液氦等低温液化气体的应用日益广泛,低温冷箱(液化器)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抽真空工艺是其关键的工艺之一,同时液氢易燃易爆,必须进行防爆设计。以液氢冷箱为例,进行真空系统的工艺设计和防爆设计及选型。
    • 谢福寿; 夏斯琦; 朱宇豪; 厉彦忠
    • 摘要: 针对氢浆混合物中颗粒均匀制备技术,提出了微正压常温氢气直接液化和抽空减压降温的冷却方案,研制了集氢气液化、液氢转注、氢浆制备、氢浆可视化、氢浆含固量测量等为一体的一套综合性氢浆制备可视化试验平台。通过该试验平台,国内首次成功制备出了氢浆产品,充分表明氢浆制备可视化试验测试平台的方案设计是可行且有效的。通过可视化手段,清晰地观测到了液氢变为固氢、再由固氢转变为氢浆的演化过程,最终形成微小固体颗粒在液氢内悬浮的固液混合物状态,对氢浆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该氢浆试验平台研制可为低温推进剂的致密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对氢浆作为推进燃料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意义。
    • 陈泽玮; 庞丽春; 邢扬武; 孔姗姗; 吴多旺; 符祥强
    • 摘要: 液氢产品作为目前世界上科技发达国家主流的大火箭液体推进剂,有着无可替代的大比冲、环保等优势,但超低温的液氢温度和正仲氢平衡态的转移都给稳定保量储存带来极大的挑战,液氢温度下仲氢含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着蒸发损耗率。因此,在产品质量检验环节,准确地检测出液氢产品中仲氢含量尤为重要。文章就应用色谱分析法,在进行液氢产品质量检验时,选择不同时间段内进样,对结果进行统计,形成仲氢含量变化与进样时间的关系,寻找出可获得精确的检测数据结果的最佳进样时间。
    • 张震; 解辉; 苏嘉南; 兰玉岐; 安刚
    • 摘要: 全球环境问题的凸显加速了能源结构向降低化石燃料依赖方向的转型,以风光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得到快速发展,其中氢能的发展成为热点之一。随着氢能规模化发展,液氢是突破整个氢能体系规模化、商业化运营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为此,以可再生能源与液氢结合的电氢体系为基础,制订了基于液氢的产业发展路径,分析了液氢路线优缺点,探讨了“碳中和”目标下液氢所应承担的角色,梳理了液氢加氢站中液氢储运的液氢加氢(L-LH2)、高压气氢加氢(L-CGH2)、高压低温加氢(L-CcH2)三种技术模式,指出了液氢产业链需要解决的难题。研究结果表明:①参考国外氢能发展路线和LNG的发展历程,建立可再生能源与液氢结合的电氢体系,制订基于液氢的产业路径,可实现新能源的优势互补良性发展;②液氢路线具有储存和运输方便、安全性高、纯度高等优点和技术难度大、能耗较高等缺点,与风光电结合可规避因能耗高而成本高的缺点;③“碳中和”目标下液氢承担了储能介质、能源媒介、工业原料三大角色,将在储能领域发挥重要作用;④液氢产业链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包括中大型氢液化装置、大型液氢球罐、高压液氢泵、液氢罐箱、液氢加氢枪、液氢输送泵等。结论认为,“碳中和”背景下的液氢发展之路的深入探讨,为今后我国液氢的规模化、社会化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技术参考。
    • 徐常安
    • 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政策的转变,清洁能源尤其是液氢在能源应用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液态氢运输相对于气态运输更具商业优势,液氢-253°C的低温特性是液氢船舶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也是本文关键系统研究的重点考虑因素,关键系统设计技术能否突破是其全球大规模使用的限制因素之一。为了弥补国内液氢运输船设计领域的空白,本文基于FSRU/LNG的设计经验,深入研究液氢的特性。采用液氢跟LNG关键特性对比的方法,根据两者的共性以及差异,对液氢在储存、装卸载、汽化、燃烧和安全保护等关键系统设计深入研究,得出适用于液氢关键系统设计的技术,并就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于后期液氢船的设计咨询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摘要: 用于SLS火箭的大型新型液氢储罐将于6月完工据S&P全球网站2022年2月23日报道,由CB&存储解决方案公司建造的液氢储罐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完工,位于肯尼迪航天中心39B发射工位附近,液氢存储容量约4732m3,相比NASA在1966年建造的液氢储罐大了50%。除了增大存储容量,公司还攻克了两项关键技术,提升了液氢存储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