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
浙江工业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19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工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专利文献119146篇;相关期刊42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浙江学刊、浙江经济等;
浙江工业的相关文献由7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必健、贾帆联、于晓飞等。
浙江工业—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9146篇
占比:99.91%
总计:119257篇
浙江工业
-研究学者
- 周必健
- 贾帆联
- 于晓飞
- 兰建平
- 本刊记者
- 梁靓
- 毛立波
- 王倩
- 缪姬蓉
- 金谷
- 上官房
- 严新根
- 何国焕
- 何钧
- 傅吉青
- 卓勇良
- 卜志一
- 叶青云
- 吴家曦
- 吴燕
- 姚建中
- 姜庆泉
- 孙娜
- 孙立中
- 孟刚
- 宗佩民
- 岳彩图
- 应意圆
- 张叶
- 张皎
- 张金如
- 强根荣
- 徐庆宁
- 方元龙
- 方巍
- 明文彪
- 曹正
- 朱伟华
- 朱建良
- 李上葵
- 李光明
- 杜平
- 杨周顺
- 杭景秋
- 林云
- 毛睿祥
- 池晓波
- 汤黎路
- 沈炳珍
- 洪海娟
-
-
-
-
摘要:
吴忠超(1946-),福州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学生。1963年,吴忠超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破格录取,入读应用数学系。1979年,在当时的副校长钱临照的推荐下,负笈英国剑桥大学,跟随霍金研习宇宙学,主要研究极早期宇宙,1984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
-
兰建平;
于晓飞;
梁靓;
王倩
-
-
摘要:
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时期转变发展思路、调整经济政策、实施精准调控的重要导向.浙江一度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最大的地区,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和出口贸易复苏最快的地区之一.通过研究过去10年演进轨迹发现,浙江工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总体呈现六个特点:发展动能向深修复、产业结构向高调整、质效水平向好提升、创新贡献向强发展、领军企业向新转型、"浙江制造"向前迈进,在应对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出口结构等不平衡不充分挑战;发现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型的过程中,受金融危机冲击深远、动能修复缓慢、调整压力较大等实现提质增效需要关注的问题,并针对适应高质量转型任务,提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创新驱动战略、调整工业投资结构及紧抓一带一路机遇等建议.
-
-
-
-
摘要:
2003年以来,浙江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础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质量效益持续改善,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工业经济实现从“速度领跑”向“质量领先”的蝶变。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质量效益稳中有进浙江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增加值从2002年的3641亿元增至2017年的1970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0.2%。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分水岭。2003-2008年,工业经济延续之前的高速增长态势,2008年首破万亿元大关,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4.4%,增速比全省GDP高1.0个百分点。2008年后,工业经济运行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步入经济新常态,2009-2017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
-
-
兰建平;
于晓飞;
梁靓;
王倩
-
-
摘要:
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时期转变发展思路、调整经济政策、实施精准调控的重要导向.浙江一度是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最大的地区,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和出口贸易复苏最快的地区之一.通过研究过去10年演进轨迹发现,浙江工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总体呈现六个特点:发展动能向深修复、产业结构向高调整、质效水平向好提升、创新贡献向强发展、领军企业向新转型、“浙江制造”向前迈进,在应对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出口结构等不平衡不充分挑战;发现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型的过程中,受金融危机冲击深远、动能修复缓慢、调整压力较大等实现提质增效需要关注的问题,并针对适应高质量转型任务,提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创新驱动战略、调整工业投资结构及紧抓一带一路机遇等建议.
-
-
-
贾帆联
-
-
摘要:
准确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是"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结合实际,指出当前浙江工业发展已进入"三回落"阶段,并分析了客观成因,提出了"十三五"浙江工业发展目标的定位和发展重点.
-
-
贾帆联
-
-
摘要:
准确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是"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结合实际,指出当前浙江工业发展已进入"三回落"阶段,并分析了客观成因,提出了"十三五"浙江工业发展目标的定位和发展重点。
-
-
-
-
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
-
-
摘要:
外商直接投资的迅速扩长促进了浙江出口的快速增长,本文通过研究FDI对浙江出口增长的传导机制,从实证角度验证FDI出口溢出效应,得出后向关联机制是FDI出口溢出发生的主要渠道、FDI对浙江产业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增加科研投入、增强创新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浙江本土企业的出口三个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