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田杂草
油菜田杂草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19年内共计103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专利文献7304篇;相关期刊29种,包括农业装备技术、湖北植保、安徽农学通报等;
油菜田杂草的相关文献由19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绍明、朱文达、向家来等。
油菜田杂草
-研究学者
- 张绍明
- 朱文达
- 向家来
- 周雪芳
- 孔繁蕾
- 张慧
- 王琳
- 何燕红
- 吴春英
- 周群芳
- 喻大昭
- 姜春义
- 屈惠良
- 张启勇
- 张景飞
- 张洪进
- 徐月久
- 易红娟
- 曲朝喜
- 李林
- 杨红福
- 王安照
- 瞿燕
- 祁中华
- 苏植
- 蒋春梅
- 陈爱大
- 严大富
- 严玉听
- 于正茂
- 付佑胜
- 任德海
- 任永发
- 何宗平
- 何锦豪
- 余强
- 冯发玉
- 冯维卓
- 刘会江
- 刘学
- 刘彬
- 刘清华
- 刘益平
- 包永梅
- 叶成淼
- 叶成磊
- 吴万昌
- 吴梅
- 吴泽扬
- 吴玉平
-
-
-
-
李昕;
沈国祥;
马军侠
-
-
摘要: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市售油道,仙耙一牛两种除草剂复配剂防除稻茬油菜田杂草安全性高,在推荐剂量向上浮动30%用药,未见明显药害,向下浮动30%用药,稻茬油菜田杂草防除效果依然极好.建议在防除稻茬油菜田杂草时用药量以推荐剂量下浮30%用药,用药时间为田间单子叶杂草2~3叶期,不宜过早或过晚,一次用药即可.
-
-
苏植
-
-
摘要:
2月上旬2月上旬大田作物主要病虫害处于越冬期;淮南大麦、小麦开始返青,油菜现蕾;麦田杂草、油菜田杂草春季萌发期。此期应关注早春麦田化除低温冻药害;调查大麦、小麦与油菜田杂草草情。一、麦田化除冻药害预防1.麦田冻药害麦田在冬春季使用除草剂后,短期内遇低温霜冻天气,会导致麦苗叶片褪绿黄化、生长受抑制,甚至死亡的药害现象。
-
-
-
苏植
-
-
摘要:
11月上旬这个时期处于油菜田、麦田杂草苗期,淮北纹枯病冬前麦苗侵染期,秋末农区鼠害危害盛期。一、病虫害关注重点关注麦田、油菜田草情;调查大、小麦田与油菜田杂草,农区鼠情监测;做好东亚飞蝗、二点委夜蛾、玉米螟、棉铃虫、烟粉虱等害虫越冬基数调查;沿江、苏南小麦种子药剂处理(拌种或包衣);
-
-
张绍明
-
-
摘要:
由于去年水稻收割普遍较晚,小麦播种期明显推迟,冬前化除面积较小,加之整个冬季气温偏高,土壤墒情好,有利于杂草的萌发与生长。据各地近期调查,小麦、油菜田杂草发生量均高于常年同期,对当前小麦、油菜生长构成潜在威胁。各地应加强草情监测,制定防治对策,及时开展春季田间杂草防除工作。一、认真开展草情监测各地要及时组织植保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对小麦、
-
-
-
-
摘要:
江苏为农服务网联合《农家致富》期刊、农家致富手机报,于11月5日15:00~16:00,特邀江苏省植保站张绍明研究员,举办“秋播小麦油菜田杂草防控技术”在线视频诊断服务活动。张绍明研究员针对当前秋播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专题讲座,并与观众开展在线互动。
-
-
-
-
摘要:
油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蜜源之一,油菜主产区多以一年两熟为主,兼有一部分三熟油菜田杂草的出土时间和数量与油菜种植时的气候条土壤环境等自然因素以及与栽培管理、人为防治等人为密切相关。目前油菜生产上适用的除草剂主要用于土壤处理的有乙草胺、异恶草松、敌草胺、精异丙甲草胺等。
-
-
文铁军;
魏先尧;
王晓艳;
艾新龙;
陈恭玉;
李宏
-
-
摘要:
试验药剂51%异丙异恶松(抑隆)EC在直播油菜田和移栽油菜田都表现出对阔叶杂草有良好的防效,对禾本科杂草防效略差,防治油菜田杂草整体性能与50%异松·乙草胺(广佳安)药效相当,试验药剂各处理对油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