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曲线
水面曲线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7675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水文、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第二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中国测绘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综合性学术年会等;水面曲线的相关文献由177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勇亮、李海翔、胡建平等。
水面曲线—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7675篇
占比:99.65%
总计:27771篇
水面曲线
-研究学者
- 徐勇亮
- 李海翔
- 胡建平
- 赵文玉
- 赵阳
- 丁晶
- 何康德
- 刘玉伟
- 叶达忠
- 周燕
- 张志政
- 张校正
- 张永秋
- 张煜
- 晁佳宣
- 李亚成
- 沈军军
- 王利军
- 王毅
- 苏静
- 陈学剑
- 黄军胜
- 丁新求
- 于隆第
- 付强
- 任敏康
- 任晨曦
- 任翔
- 侯义元
- 倪长健
- 兰耀东
- 冯亚新
- 冯健
- 刘大伟
- 刘崇选
- 刘川顺
- 刘建旭
- 刘方
- 刘智仁
- 刘炜伟
- 刘贤惠
- 南江江
- 原军红
- 吕岁菊
- 吕德蒙
- 吴传明
- 吴启乾
- 吴敬文
- 吴晓东
- 吴海燕
-
-
-
吴晓东;
刘炜伟;
任晨曦;
王德维
-
-
摘要:
新沭河是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洪水东调南下工程中"东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洪水过程受人为控制和调度运用的影响较大.为分析新沭河下段现状行洪能力,采用天然河道恒定非均匀流计算公式推求河道现状行洪能力,即根据新沭河下段断面和流量资料,通过修改断面参数以水面曲线法推求等效断面,然后以典型洪水最高水位进行校核,通过修改流量,试算水位至设计水位即得到新沭河下段现状设计流量.结果表明:(1)经过综合治理后,新沭河下段河道现状行洪能力基本趋于稳定;(2)新沭河下段现状行洪能力仅为原设计能力的80%左右;(3)新沭河下段河道现状行洪能力主要受河道淤积和人类活动影响.
-
-
黄膺翰;
李占松
-
-
摘要:
天然河道水面曲线的求解计算量大,计算过程冗长.为减小计算量,缩短计算时间,将割线法和线性插值法与二分法相结合,推导出能使计算快速收敛的优化二分法.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将该方法与传统二分法、改进二分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优化二分法在计算次数和计算时间上均有明显优势,大大减少了程序的计算次数,缩短了计算时间.
-
-
徐勇亮
-
-
摘要:
在对天然河道水面曲线进行计算期间,可以使用推求方法.但是,该方法在使用期间,还存在较大不方便,需要将其与必比降法进行结合应用,保证能对天然河道水面曲线进行合理计算.
-
-
赵红晓
-
-
摘要:
本文利用Flex等技术开发了水面曲线虚拟实验系统.在实验教学中采用虚实结合、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式,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该虚拟实验促进了流体力学虚拟实验训练平台的建设,促进了国家级力学虚拟仿真中心的发展,提升了实验教学效果.
-
-
刘玉伟
-
-
摘要:
为了分析陡河唐山市区段综合整治后的行洪能力,文中利用陡河唐山市区段河道横纵断面实测数据,采用天然河道恒定非均匀流计算公式对该河段行洪能力进行了计算,并推求出各断面不同行洪能力下的洪水水位,找出影响河道行洪的阻水河段及阻水断面,给出提高河道行洪能力的措施与建议.
-
-
-
张沁
-
-
摘要:
通过试验研究了缓坡、陡坡、临界坡、平坡及逆坡5种棱柱体渠道在不同坡度、不同闸板控制断面处生成的12种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并将试验结果与逐段试算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为了12种水面曲线的较易生成,临界坡、陡坡的闸板控制断面宜设在棱柱体渠道的下游断面,而缓坡、平坡及逆坡的闸板控制断面宜设在棱柱体渠道的上游断面;同时为了b型水面曲线的较易生成,N-N线和K-K线之间区域应较宽,陡坡应越陡,缓坡应越缓;除陡坡在上游断面插入闸板时计算所得到的结果与实测值误差较大,其余坡采用逐段试算法得到的水流特性、水面线特征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可为工程实践中水利设计提供依据.
-
-
鞠福勇
-
-
摘要:
人们对水情的观察,主要是研究水位的变化,因此天然河道水面曲线的计算便成为河道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太阳河河段为例,采用分段求和法推求该河段的水面曲线.计算过程及相关理论可为类似工程计算提供参考.
-
-
郭晴
-
-
摘要:
文中对HEC-RAS软件作了简要介绍,并运用HEC-RAS软件对广志水库溢洪道水面线进行计算,同时用通常的试算法对其结果进行复核,结果说明HEC-RAS软件计算的溢洪道水面线既高效又准确,而且操作方便简捷,用于溢洪道水面线计算可以满足设计精度要求.
-
-
张校正
- 《2015(第二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
| 2015年
-
摘要:
天然河道水面曲线计算的"推求法"使用中是有很多限制的,很多情况下不便应用,应该与"比降法"配合使用,解决天然河道水面曲线计算问题.书中的方法是暴雨洪水的一种水力学模型,是一种一维静态的水力学模型,它就是所谓“推求法”,是从已知水位推求未知水位的计算方法。本文从这个方法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就暴雨洪水的一维静态的其它的水力学模型进行一些研讨。
-
-
刘大伟;
周丰年;
吴敬文
- 《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
| 2012年
-
摘要:
龙口截流是大型围堤工程关键环节,龙口水力学要素是数模反演与施工组织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研制专用浮标测量系统,利用PPK与VFS下的姿态改正技术,获取高精度的龙口水面曲线数据,为信息化施工与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