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养老机构
民营养老机构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8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社会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819229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经济研究导刊、现代商业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第七届海峡两岸老龄产业研讨会等;民营养老机构的相关文献由14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晓莲、吴雅琴、姚洁等。
民营养老机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19229篇
占比:99.99%
总计:819311篇
民营养老机构
-研究学者
- 刘晓莲
- 吴雅琴
- 姚洁
- 徐建红
- 施国荣
- 李兴密
- 梁倩蓉
- 梁瑞琼
- 沈剑
- 王书妮
- 王迪
- 田素斋
- 缪金萍
- 翟德华
- 耿玲
- 董梅
- 袁素亚
- 谢燕
- 谭春贺
- 赫晓慈
- 郭立
- 陈建梅
- 陈涛
- 高枫
- 高静
- 丁洁
- 万艳
- 余艺
- 侯馨宁
- 傅玳
- 冯禹
- 冷婷
- 刘军
- 刘唯一
- 刘慧
- 刘梦萍
- 刘继云
- 刘艺容
- 刘阳
- 卢子敏
- 司俊霄
- 向志渊
- 吴婵君
- 吴润方
- 周华斌
- 周慧君
- 周翼
- 唐丽梅
- 夏熙
- 夏苏苏
-
-
李爽;
金代志
-
-
摘要: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趋严重,其中黑龙江省的老年人问题格外突出。如今民营养老机构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支撑。因此,研究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以及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关于老年人权益以及家庭养老问题,描述了黑龙江省目前的民营养老机构的数量以及政策现状。分析认为,黑龙江省民营养老机构管理存在管理防控方案不健全、专业服务管理人员不足、养老服务内容欠缺、科技投入力度不够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养老服务需求精细化管理、提高养老机构智能化水平、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的建议对策。
-
-
周华斌
-
-
摘要: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新模式、加快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深化养老服务体系综合改革已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养老的主要形式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其中,农村社区基本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乡镇设有公办敬老院,还有少部分民营养老机构作为补充,但收费较高。在公办养老机构居住的80%以上是农村五保老人和少部分城市“三无老人”,社会老人入住少,且公办养老机构财政投入普遍不足,规模小、人才缺乏、标准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质量低、老龄诊疗和护理服务不及时不专业,在服务质量方面城乡间差距较大。
-
-
迟宇;
吴雅琴
-
-
摘要:
2021年6月,辽宁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但智慧型城市社区养老的共享经济模式还未成熟,养老各主体的协作治理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作为协作治理机制的参与者——民营养老院机构,以服务层次多元、高效运营承担着服务老年人的责任,但民营养老机构数量不足。在筹资模式多元、民政部门监管、财政部门拨款的民营养老机构三维管理模式下,要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建立共享养老视角下智慧型城市民营养老机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本文以民营养老机构为主加强共享养老下财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作为切入点,阐述以共享养老视角下民营养老机构财务信息披露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推动共享经济模式下智慧型城市社区养老协作治理机制高质量发展。
-
-
缪金萍;
谢燕;
高静;
董梅;
耿玲;
施国荣;
高枫;
沈剑
-
-
摘要:
目前,民营养老机构普遍存在养老服务人员服务素质不高、流动性大、专业人员缺乏、急需专业培训以提升服务能力等问题。2018年由常州市民政局引领,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与江苏幸福天年养老服务公司建立长期培训合作项目,构建民营养老机构老年服务提升培训体系并于2019年予以职工培训,提升了民营养老机构的服务功能且拓宽了卫生职业学校的办学职能。
-
-
卢子敏
-
-
摘要:
民营养老机构监管一直是养老服务领域的痛点和弱点,养老机构设立行政许可取消后,民营养老机构监管问题进一步凸显.网络化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为民营养老机构监管提质增效提供了契机.通过对S市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监管平台的调查发现,数字监管存在制度规范未明确、监管联动落实难、监管质量应用不足的困境,突破这些困境需要从完善智能监管制度、强化协同监管体制、提升监管质量应用等方面加以妥善应对,方能真正发挥数字监管最大效用.
-
-
缪金萍;
谢燕;
高静;
董梅;
耿玲;
施国荣;
高枫;
沈剑
-
-
摘要:
目前,民营养老机构普遍存在养老服务人员服务素质不高、流动性大、专业人员缺乏、急需专业培训以提升服务能力等问题.2018年由常州市民政局引领,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与江苏幸福天年养老服务公司建立长期培训合作项目,构建民营养老机构老年服务提升培训体系并于2019年予以职工培训,提升了民营养老机构的服务功能且拓宽了卫生职业学校的办学职能.
-
-
韩振燕;
姚光耀;
刘唯一
-
-
摘要:
针对民营养老机构受制于资金实力弱、融资渠道不畅、盈利率低及康复护理设备价格昂贵,养老服务整体质量难以明显提升的困境,融资租赁这一金融工具能够有效缓解其融资难题.基于融资租赁理论,融资租赁与民营养老机构设施升级在资金、投资回报期限、时间需求及管理方式方面存在耦合性,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分析了民营养老机构设施升级的直接融资租赁+厂商租赁模式、售后回租模式和分成租赁模式,结合养老机构融资租赁实践案例,提出政府、融资租赁企业和民营养老机构多方协同的政策建议.
-
-
刘晓莲
-
-
摘要:
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政府财政支持的公益性质的养老机构已经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养老服务的需求,巨额的养老资金增加了政府财政的负担,而民营养老机构的迅速崛起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希望。但我国养老服务业起步晚、法律制度不健全、管理缺乏经验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其经营风险也时时存在。因此,研究民营养老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希望对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
-
刘晓莲
-
-
摘要:
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政府财政支持的公益性质的养老机构已经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养老服务的需求,巨额的养老资金增加了政府财政的负担,而民营养老机构的迅速崛起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希望.但我国养老服务业起步晚、法律制度不健全、管理缺乏经验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其经营风险也时时存在.因此,研究民营养老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希望对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
-
安玉倩;
刘梦萍;
侯馨宁;
谯椿炀
-
-
摘要: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主要问题之一.随着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增加,人们对养老机构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海南进行自由贸易港建设以来,优惠政策为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优越的自然环境也为海南省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为海南省民营养老机构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发展质量、着力发展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创造了条件.如何在传统民营养老机构基础上发展现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推动民营养老机构转型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整合政府、行业、机构、社会的资源进行理论框架建构,研究如何从已有的进展中积累经验,从现存的问题中探索实现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良性发展的途径.
-
-
袁素亚;
赫晓慈;
田素斋;
唐丽梅
- 《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索石家庄市民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体验,以期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选取石家庄市3所民营养老机构12名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将被访谈老人老年人的生活体验归纳为优质体验、生活适应、冲突、期望4个相关主题.结论:石家庄市民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体验喜忧并存,与老年人身体状况、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模式、相关服务有关.提高民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需要政府、养老机构、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积极化解冲突,促进老年人适应,提高幸福感.
-
-
翟德华
- 《第七届海峡两岸老龄产业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当前我国民营养老机构普遍面临着人力资源短缺的困境.导致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元的,既有国家政策、社会文化、市场经济环境等宏观层面的因素,也有经营者/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老年人及其家庭、劳动市场机制等微观层面的因素.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民营养老机构面临的人力资源短缺的困境,唯有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机制,优化民营养老机构市场化运作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但是,这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
-
-
-
汝才良
-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
| 2016年
-
摘要:
养老产业是中国的朝阳产业,但目前也存在着政府说的多政策落实的少;养老地产多,养老机构少;专家说教者多,实干者少;智慧养老多,养老实体少;高峰论坛博览会多,养老行业之间互学互帮的平台少;理想者多,接地气者少等问题。有正常退休工资且子女不需要啃老族的老人,是民营养老机构最大的客户群体,定价方面按当地社会平均退休工资水平的80%确定,是老人最能接受,也是投资者可以充许的范围内。要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当地政策充许、社会能接受等来设计一个模式,首先要转变观念,重新设计养老政策,从社区养老、旅居养老、机构养老、医护养老等角度创新商业模式。
-
-
曹伟;
田芸台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2015年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宝鸡伟芝堂姜炎老年公寓是2007年由宝鸡伟芝堂医院投资创建的一家集托老养老、爱心护理、医疗康复、健康疗养、心理慰藉、临终关怀为一体,具有医养融合特色的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经过近8年的实践与探索,走出了一条"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做到了常见病、多发病不出楼就治疗,有效解决了入住老人的养老、保健、医疗、康复等问题,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
高飞;
冯禹;
范鑫磊;
尚红
- 《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各类所有制的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指出应大力扶持国有民营、公建民营、托管、合资、合作等多种所有制机构,建立完善的养老机构服务体系和稳定的市场运行机制等对策,以促进统一、公平的养老服务市场的形成和养老服务事业更快地发展.并且为促进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提出了探索建立沈阳市多样化的养老机构运营模式,建立完善的养老机构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