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不足
母乳不足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专利文献2164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父母必读、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医学信息等;
母乳不足的相关文献由15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小涵、李颖、严素琴等。
母乳不足
-研究学者
- 李小涵
- 李颖
- 严素琴
- 周起东
- 张晓景
- 张美华
- 徐靖
- 本刊编辑部
- 王瑜
- 胡必荣
- 钟冬秀
- Meier
- Paula
- 丁凡
- 万京芬
- 于冬梅
- 任钰雯
- 何娴
- 何阳(摘)
- 兰景轩
- 冯丽梅
- 冯健
- 冯成仕
- 冯斌
- 冯杜熊
- 刘俊杉
- 刘承芳
- 刘纪平
- 刘继平
- 刘艳华
- 刘遂谦
- 力生
- 区慕洁
- 原继红
- 吴尚平
- 吴琼
- 吴翠秀
- 周丽贤
- 周利
- 周瑾容
- 周黎
- 唐丽艳
- 唐党玲
- 夏正坤
- 孔木飞
- 安莉
- 宋婧
- 宋志国
- 宋桂花
- 宋纪英
-
-
朱清蓉
-
-
摘要:
“母乳最好”的宣传话语在目前育龄人群中几乎耳熟能详,但很多信奉科学育儿、希望母乳喂养的都市女性却发现母乳喂养困难重重,其中遭遇“母乳不足”的案例较为多见。回顾历史发现,“母乳不足”的现象全球普遍存在,这个话题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语学术圈曾引起热议。经过十余年讨论后,学者们基本认同大部分遭遇母乳不足的女性并不是真正的“母乳不足”,而是由于种种社会文化因素干扰造成母乳喂养失败的这一结论,其中产后初期的奶瓶介入是重要原因。术语也由insufficient milk syndrome变为perceived insufficient milk,以此来强调“母乳不足”不是一种病理现象,而更多是一种文化感知。
-
-
-
果月媛
-
-
摘要:
母乳是妈妈给宝宝最好、最珍贵的礼物,是大自然赐予宝宝最理想的食物。母乳中含有婴儿所需比例最合适的营养,且易于消化吸收,有利于宝宝健康成长;母乳含有其他奶制品不可替代的免疫成分,能够增强婴儿免疫力。然而,母乳不足也困扰着很多新妈妈,本文就乳汁分泌、母乳不足原因及解决方法予以简单科普,希望能够对宝妈们有所帮助。
-
-
-
-
-
张颖1
-
-
摘要:
在母乳喂养的道路上,每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的母乳量能充分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但是,母乳不足的情况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的,妈妈们该如何有效应对?豆豆妈妈的困惑:母乳不足,宝宝却拒绝同时亲喂和瓶喂,怎么办?我家宝宝一个多月了,我也知道母乳喂养好,生完宝宝以后一直坚持母乳喂养。我坚持喝汤,让宝宝不到1小时就吃一次奶,可我的奶量还是不够.
-
-
张蓉蓉
-
-
摘要:
目的 探究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不足的因素,总结护理对策,从而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方法 选取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9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本次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分泌不足的原因有心理状态、产后情绪、术后疼痛等多种因素,加强剖宫产手术后产妇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有利于母婴的健康安全.
-
-
宋婧;
刘承芳;
刘俊杉;
王云
-
-
摘要:
目的:研究母乳不足的原因及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由围产期保健门诊的专职人员通过家庭访问的方式对80例产妇在产后一个月内进行访问,调查产妇出现母乳不足的原因.结果:经调查,导致母乳不足的原因有喂奶次数少、产妇情绪焦虑、哺乳姿势不正确以及过早添加辅食等,产后母乳不足的发生率为15%.结论:产后应加强对产妇的哺乳指导,教授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方式,并通过心理辅导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能够有效降低母乳不足的发生率.
-
-
张英
-
-
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母乳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1-2017.12我院收治的13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全部产妇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综合优质护理,对照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差异,同时根据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总结剖宫产产妇母乳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因素、术后疼痛、术后体位、缺少喂养知识等是剖宫产产妇母乳不足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剖宫产产妇母乳不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而要重视对剖宫产产妇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提升母乳喂养率,提升母婴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