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残矿回收

残矿回收

残矿回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281615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采矿技术、矿业工程、金属矿山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五届中国高效采矿技术与装备论坛、2012年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2011(昆明)中西部第四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等;残矿回收的相关文献由306位作者贡献,包括任凤玉、陈何、许振华等。

残矿回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81615 占比:99.94%

总计:281776篇

残矿回收—发文趋势图

残矿回收

-研究学者

  • 任凤玉
  • 陈何
  • 许振华
  • 刘建东
  • 周宗红
  • 李志明
  • 王平
  • 王清来
  • 王湖鑫
  • 陈顺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东杰; 王健多; 郑有伟
    • 摘要: 针对某铁矿缓倾斜厚大矿体开采中矿石损失贫化大等问题,文章从采场结构参数优化及残矿回收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回采进路间距由原来的8 m改为10 m,崩矿步距取1.8 m,回收率提高了4.5%,贫化率降低了2.4%;给出了残矿回收方法,共回收残留矿量约6万t,实现了该矿开采过程中损失贫化的有效控制.
    • 张海磊; 焦满岱; 陈小平; 郭生茂; 刘吉祥; 周健强
    • 摘要: 某矿山银硐子银多金属矿生产探矿过程中遇到大量明清古采区,使得矿山开采条件更加困难。初步查明古采区位于矿体中部,上盘剩余矿体厚4~7 m,下盘剩余矿体厚6~8 m。为保证矿山的安全开采和经济效益,本文设计采用下盘矿体与上盘矿体分采合出连续采矿法,分两步回采古采区剩余矿体。首先,采用抛掷爆破方式将古采区下盘剩余矿体崩入古采区内;其次,崩落上盘剩余矿体和一部分上盘围岩覆盖在下盘崩落矿石上;最后,采用截止品位放矿的方式,将崩落的上盘围岩废石永久留在采空区内。该方案能充分利用矿山正常开采时的采准切割系统,在减少采切工程量的同时也避免了残矿回收与正常开采之间的互相干扰;由于人员不进入采空区,因此保证了开采的安全性;上盘剩余矿体、下盘剩余矿体均可沿走向连续回采,生产效率高。试验采场应用期间,上盘矿体与上盘矿体分采合出连续采矿法采出古采区残矿资源量23000 t,创造经济价值181万元,应用效果较好。
    • 赵新; 东龙宾
    • 摘要: 金属矿山采空区灾害形式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突发性的特点,采空区若不及时处理,不仅容易引起矿山安全事故,残留的矿柱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研究以雅满苏铁矿为依托,在采空区探测的基础上,结合矿山采空区特点,提出了崩落法处理采空区的工作方案,通过先崩落间柱,后崩落顶柱的方式完成了采空区处理和残矿回收
    • 宋首洋
    • 摘要: 广西某锡矿的100号、105号矿体矿石品位高,开采技术条件复杂,在开采过程中遗留了大量矿柱。尽管矿山设计了回采方案,但仍存在残矿滞留时间长、回采率不高的问题。在分析下沉矿、残矿赋存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的基础上,以现场勘察及理论计算为主要手段,确定了残矿回收区采场结构参数,并开展残矿资源回收方案研究。通过方案论证优化,确定“掘进环形脉外巷→完全控制矿体→多头掘进脉内进路后回采矿石→回采上一水平难采矿石”的开采工艺。实践证明,矿山出矿量年均增长11 356 t,3 a创造经济价值2.29亿元,优化后的回收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可为矿山其余区域的资源回收提供科学依据。
    • 刘博; 王贤伟; 石青; 张智博
    • 摘要: 某矿山由于历史开采原因,在矿房空区充填体下存留悬臂梁结构的异形残矿体,残矿体三面接触充填体、两面接触矿岩,一面临空,形成了复杂的临时自稳体系环境。在岩体工程调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确定符合实际的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利用FLAC3D软件对悬臂梁残矿体的形成原因进行历史回溯和爆破回采推演模拟计算,论证了回采方案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最终成功实现9.6万t的残矿体回收实践,且对周边充填体和保安矿柱影响较小。
    • 付秋波; 苗文学; 付殿武; 张庆; 刘晓光; 闫苓鹏
    • 摘要: 由于开采技术限制,新城金矿浅部充填体内散布多个矿石残柱,上盘靠近主断层区段存留大量高品位矿体.为了残矿回收有序进行,采用SURPAC软件对矿体进行精确圈定与资源动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矿房中点柱及未能开采的矿石占52.4%,而顶底柱则占了总量的47.6%.确定了后续残矿回收的主要对象为矿柱和上下盘矿体.
    • 江镇鸿
    • 摘要: 福建省潘洛铁矿有限责任公司洛阳铁矿是一个连续生产60多年的老矿山。1992年采用“明竖井-盲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由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现已转入深部开采。由于资源日渐枯竭,潘洛铁矿充分利用现有开拓系统,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和稳定生产,对早期开采过程中受采场条件以及东区轨道运输限制无法回收的零星资源进行综合回收,积累了残矿回收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杜英男; 李晓东; 卢宏建
    • 摘要: 针对石人沟铁矿在-60~-180 m水平的民采空区残矿回收技术问题,采用现场调查与理论分析的手段,提出了平底结构浅孔留矿法与分段空场法联合的回收方案.选取典型区域进行残矿回收试验,制定了详细的采切技术方案,为后续民采空区上下部矿体的回收提供了依据.
    • 江镇鸿
    • 摘要: 福建省潘洛铁矿有限责任公司洛阳铁矿是一个连续生产60多年的老矿山.1992年采用"明竖井-盲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由露天开采转为地下开采,现已转入深部开采.由于资源日渐枯竭,潘洛铁矿充分利用现有开拓系统,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和稳定生产,对早期开采过程中受采场条件以及东区轨道运输限制无法回收的零星资源进行综合回收,积累了残矿回收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隋金铂; 任凤玉; 曹建立
    • 摘要: 在地下金属矿山中,破碎难采矿体分布广泛,该类矿体在开采中往往存在巷道采准掘进难、支护难与矿体回采难等"三难"问题,造成较大的矿石损失贫化.为此,提出适用于该类矿岩条件的完整性高效回采技术,保障采准巷道稳定性,降低矿石损失贫化,提高开采经济效益.本项目针对和睦山铁矿破碎难采矿体"三难"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临界冒落跨度最大值小于18 m,矿体具有良好的可冒性;巷道围岩变形过程可分为变形活跃期与平稳期2个阶段,冒落活动主要发生于岩体变形活跃期;通过采用简易光面爆破掘进和喷锚网联合支护技术,可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诱导冒落法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相结合的双工作面协同回采方法,通过优化回采参数与下盘残矿回收方法,可有效降低破碎难采矿体开采中矿石损失贫化的问题,实现该类矿岩条件的完整性安全高效开采,为同类矿山开采提供借鉴与指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