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梅克尔憩室

梅克尔憩室

梅克尔憩室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82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等;梅克尔憩室的相关文献由332位作者贡献,包括卞红强、李晓庆、杨俊等。

梅克尔憩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10.9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882 占比:89.00%

总计:991篇

梅克尔憩室—发文趋势图

梅克尔憩室

-研究学者

  • 卞红强
  • 李晓庆
  • 杨俊
  • 段栩飞
  • 万盛华
  • 何杰
  • 关晏星
  • 刘青铃
  • 吴学东
  • 吴梦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月明; 蔡斌; 董爱生; 程超; 丁乾坤; 蒋瑾瑾; 周霖
    •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梅克尔憩室(Meckeldiverticulum,MD)的不同术前诊断方法,评价各方法在术前诊断MD的检出率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8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9例诊断为M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内镜检查结果。结果本资料中,异位胃黏膜核素显像术前检出率为100%;小肠镜术前检出率为25%;而腹部B超、X线平片、CT平扫、小肠增强CT三维重建、全消化道造影及胶囊内镜检查在术前均不易得出MD诊断。结论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较,异位胃黏膜核素显像具有无创、低辐射、检出率高等优点。对于高度怀疑为MD的患者应尽早行异位胃黏膜核素显像,以提高该疾病的术前诊断率。
    • 刘芬; 吴梦琦; 胡玲玲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梅克尔憩室与肠重复畸形超声诊断及完全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诊的疑似小儿梅克尔憩室37例,疑似肠重复畸形49例。分析超声与病理结果诊断小儿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的差异。结果经手术病理结果确诊,有33例确诊为小儿梅克尔憩室,有44例确诊为肠重复畸形。超声诊断小儿梅克尔憩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94%、50.00%、89.19%、93.94%和50.00%。超声诊断肠重复畸形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8%、60.00%、89.80%、95.35%和60.00%;超声诊断准确的41例肠重复畸形,根据超声表现分为包块型11例,憩室型10例,囊肿型20例。33例小儿梅克尔憩室患儿中,手术时间53~82 min,术后72 h大便隐血阳性1例;44例小儿肠重复畸中,手术时间49~90 min,术后72 h无大便隐血阳性。结论超声诊断小儿梅克尔憩室与肠重复畸形有较好的价值;完全腹腔镜治疗小儿梅克尔憩室与肠重复畸形效果好,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点。
    • 章国栋
    • 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梅克尔憩室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5月在厦门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治疗的60例梅克尔憩室患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开放组(n=28)和单孔腹腔镜手术组(n=32),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术中情况方面,单孔腔镜组与传统开放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98.16±36.14)min vs(108.77±20.5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P=0.19);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2~4)mL vs 6(5~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6,P<0.001);术后恢复方面,单孔腹腔镜组和传统开放组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43.87±6.48)h vs(53.80±6.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P<0.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7~8)d vs 8(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8,P<0.001)。术后门诊随访3月,两组均无粘连性肠梗阻、再腹痛、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腹腔镜治疗儿童梅克尔憩室在手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可推广应用;同时也对术者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 郭明贤; 刘美莲
    •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梅克尔憩室(MD)并发症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0—2021-08厦门市儿童医院收治的32例MD伴有并发症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患儿均行手术治疗且由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6.36岁(范围:9 d~14岁零1个月)。依据MD的并发症将患儿分为肠梗阻组、便血组、憩室炎组。分析MD并发症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32例患儿的男女比为1.9∶1。以肠梗阻、便血和憩室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分别占40.6%、34.4%、25.0%。3组患儿的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82,P=0.022),肠梗阻组患儿的发病年龄明显早于憩室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3组憩室与回盲部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9,P=0.518)。便血组患儿的异位迷生组织检出率高于肠梗阻组和憩室炎组(P=0.019,P=0.019)。所有MD的病理组织均未检测出幽门螺杆菌(Hp)抗体,且便血组患儿MD组织与异位迷生胃组织中Hp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077)。结论MD伴有并发症的患儿多发于男性,主要并发症为肠梗阻、便血和憩室炎。并发肠梗阻患儿的年龄较小;MD合并出血与异位迷生组织有关,与Hp感染是否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 王媛媛; 高艳丽; 王岚
    • 摘要: 患儿男,3岁,腹痛、腹泻5天,不伴呕吐;既往体健。查体:左上腹触及5 cm×3 cm包块,活动度可。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超声:左上腹见4.81 cm×3.22 cm“同心圆”结构,纵切面呈“套筒”状,考虑肠套叠(回肠套入盲肠);套叠头端回肠见2.23 cm×1.54 cm形态规则的均匀低回声肿物,内见少许条状血流(图1A);套叠回肠内另见1.25 cm×0.97 cm异常结构,一端与肠管相连,另一端为盲端(图1B)。
    • 韩松
    • 摘要: 1病历摘要患儿男,11月9天,于7天前无诱因开始出现黑便1次,家属未予重视,后因患儿未排便,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当地县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贫血”,建议到上级医院就诊,家长至市区私立医院住院输血治疗后仍有多次排黑便,遂至我院就诊。查体:全身皮肤略苍白四肢甲床略苍白。
    • 王蕊; 尤梦晶; 李颖文; 向述天; 靳文帝; 杨严丽; 苏云杉
    • 摘要: 本文报道1例梅克尔憩室内翻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CT表现.患者男,30岁,因便血伴腹痛1个月就诊.腹部CT示右中下腹部小肠内管条样低密度影,病灶近端肠壁连续性中断,其间见局限性低密度影与腹腔内脂肪相连,呈“脐凹”状改变.手术及病理诊断为梅克尔憩室内翻.
    • 何杰; 陈谡; 王宁; 刘青铃; 周舟; 吴学东
    •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无症状梅克尔憩室(MD)的外科管理策略.方法:通过检索2020年3月1日前PubMed、Cochran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等数据库有关儿童MD的文献,阅读筛选文章并提取数据,对有无症状MD患儿的手术病例数、术后并发症和是否存在异位胃黏膜等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在检索到儿童MD的14398篇文献中,共有24篇中英文文献,1585例病例纳入研究,其中无症状MD患儿350例.无症状MD患儿手术切除MD、术后并发症和胃黏膜异位的比例均低于有症状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切除儿童无症状MD是没有必要的,但若腹部其他原因手术中发现患儿存在MD,可视当时情况决定是否行憩室切除.
    • 张莹楠; 王瑛; 张贝克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梅克尔憩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3例梅克尔憩室患儿,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51例)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d、3d的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的FLACC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 d,两组的FLACC评分均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的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梅克尔憩室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其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减轻其术后疼痛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