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不结盟

不结盟

不结盟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1年内共计82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中国史、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国际安全研究、复旦国际关系评论、法制与社会等; 不结盟的相关文献由80位作者贡献,包括方海平、陶季邑、张晓乐等。

不结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97.62%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2.38%

总计:84篇

不结盟—发文趋势图

不结盟

-研究学者

  • 方海平
  • 陶季邑
  • 张晓乐
  • 张竹云
  • 朱鹏
  • 李莉
  • 杨克勇
  • 王秀
  • 薛绍斌
  • 佚名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家胜
    • 摘要: 印度国际关系研究起源较早但发展并不充分,高校与智库是从事国际关系研究的主体,智库比高校更为活跃.印度国际关系研究大都基于现实导向而缺乏理论建构,考底利耶的国际体系思想、印度教的非暴力思想、尼赫鲁的不结盟主义是其理论遗产,但并未受到印度学者的充分重视.在印度,国际关系研究与地区国别研究并没有明显区分,学者们较为青睐在全球层面对全球治理尤其是金砖机制的研究,在地区层面主要关注南亚研究,在国别层面愈加热衷于中国研究.印度学者已经开始反思国际关系研究,并期望为国际关系学科的知识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 王振华
    • 摘要: 一、社会互动是一种社会过程社会互动在本文中指语言的、非语言的以及多模态的人与人、人与人工智能机器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活动可以发生在任何场合或任何领域,可以是线下的,也可以是线上的;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可以是人人的,也可以是人机的。其性质可能是友好的、善意的,也可能是不友好的、恶意的。其结果可能是结盟的,也可能是不结盟的,甚至是敌对的。
    • 林民旺
    • 摘要: 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印度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切身感受和独到观察.在印度政策界和战略界看来,冷战结束后形成的世界秩序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极化是必然趋势,中美将进入较长时期的战略竞争博弈阶段,大变局下的机遇要远远多于挑战.为此,印度深度调整外交战略,摒弃部分传统外交思维和原则,锚定领导型大国的国家定位,追求带有"印度印记"的国际秩序,构建具有"亲西方"倾向的大国关系,并维护地区"门罗主义",以实现"新印度"愿景.印度的这一外交战略调整将给国际格局及中印关系带来复杂影响.
    • 朱鹏; 张晓乐
    • 摘要: 在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印军连战连败,不仅在"前进政策"下侵占的中国领土尽数失守,而且损兵折将,近四千名官兵被俘。当印军全线溃败的消息传回以后,印度国内出现了严重的恐慌情绪,各方面对尼赫鲁及其内阁的批评与指责也纷至沓来。为了应对中国军队可能发动的"全面入侵",恢复1962年9月8日的实控状态,保持国家的"自由和完整",并在"对等"的基础上交换印军战俘,维护印度的"体面、尊严和自尊",尼赫鲁政府对前期的内外政策做了较大调整,采取了一系列自认为更加"务实"的策略:一是抛开"不结盟"政策,极力向美、英等国求助,走上了与西方国家结盟反华的道路;二是从有选择的排华转为无差别地围捕和拘禁华侨,将他们作为交换印军战俘、逼迫中国政府在边界问题上妥协让步的人质;三是曲解国际公约,反诬中国将印军战俘扣为"人质",以此诋毁中国政府,博取国际社会更多的同情与支持。这些策略虽未完全达到目的,却使中国在西南战略方向长期面临较大的压力,中国政府接回所有被拘华侨的计划也随之落空。中国政府由此判断尼赫鲁政府并无和解的意愿,印度已完全转向了反华阵营。其后十余年间,双方关系持续冷淡。直到1976年,中印两国才再次互派大使,逐步改善双边关系。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格局和形势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这一时期,我国向国际社会提出发展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根据这原则,中国分别同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及欧盟等建立了发展面向21世纪双边关系的基本框架。
    • 摘要: 11961年9月25个不结盟国家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议,通过宣言。二战后,国际上形成了分别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军事集团对峙局面。一些中小国家,尤其是新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朱鹏; 张晓乐
    • 摘要: 在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印军连战连败,不仅在"前进政策"下侵占的中国领土尽数失守,而且损兵折将,近四千名官兵被俘.当印军全线溃败的消息传回以后,印度国内出现了严重的恐慌情绪,各方面对尼赫鲁及其内阁的批评与指责也纷至沓来.为了应对中国军队可能发动的"全面入侵",恢复1962年9月8日的实控状态,保持国家的"自由和完整",并在"对等"的基础上交换印军战俘,维护印度的"体面、尊严和自尊",尼赫鲁政府对前期的内外政策做了较大调整,采取了一系列自认为更加"务实"的策略:一是抛开"不结盟"政策,极力向美、英等国求助,走上了与西方国家结盟反华的道路;二是从有选择的排华转为无差别地围捕和拘禁华侨,将他们作为交换印军战俘、逼迫中国政府在边界问题上妥协让步的人质;三是曲解国际公约,反诬中国将印军战俘扣为"人质",以此诋毁中国政府,博取国际社会更多的同情与支持.这些策略虽未完全达到目的,却使中国在西南战略方向长期面临较大的压力,中国政府接回所有被拘华侨的计划也随之落空.中国政府由此判断尼赫鲁政府并无和解的意愿,印度已完全转向了反华阵营.其后十余年间,双方关系持续冷淡.直到1976年,中印两国才再次互派大使,逐步改善双边关系.
    • 摘要: 国内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们共促政治互信,开创“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全新模式;共护安全稳定,坚决遏制毒品走私、网络犯罪、跨国有组织犯罪蔓延势头;共谋繁荣发展,推动区域务实合作向纵深发展。
    • 马宋若文; 张韵彤; 袁浩延
    • 摘要: 本文以中国外交的“伙伴关系”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核心是中国“伙伴关系”实践现状及其战略价值。文章首先提出“伙伴”的概念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容忽视的理解差异,并明确本文“伙伴”及“伙伴关系”所采取的标准与讨论范畴。进而归纳中国“伙伴关系”的分类与特点,分析中国外交中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最后,对“伙伴关系”未来的实践做出展望。
    • 王腾飞1
    • 摘要: 斯里兰卡长期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原则,在各大国间寻求平衡以实现其国家利益。西里塞纳政府2015年执政以来积极在各大国间搞平衡外交,试图平衡中印两国在斯里兰卡的影响,并积极加强与日本、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关系,力图在复杂的大国博弈中谋求最大利益。斯里兰卡在大国间实施平衡外交主要体现在经贸、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合作以及多边机制等领域。这种平衡外交一方面面临国内经济危机、种族冲突和政治斗争的压力,另一方面又面临外部大国如强邻印度的制约和大国博弈的风险与挑战,其实施能力虽受质疑,但仍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和现实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