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排卵型
无排卵型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中国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21083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健康之路、母婴世界、内蒙古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2010中国(西安)中医药国际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等;无排卵型的相关文献由191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兰、庞保珍、朱卫珍等。
无排卵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21083篇
占比:99.99%
总计:1121224篇
无排卵型
-研究学者
- 姚兰
- 庞保珍
- 朱卫珍
- 李争艳
- 李林
- 李莉
- 武保乡
- 毛春芹
- 许惠琴
- 谈瑄忠
- 赵焕云
- 郑建
- 陆兔林
- 陈秀玲
- 陈霞
- 万俊红
- 乔长缨
- 于传鑫
- 井国庆
- 任传芳
- 党会丽
- 全群
- 冯伟
- 冯雪
- 刘宇
- 刘广霞
- 刘延华
- 刘文华
- 刘文翠
- 刘晓红
- 刘月华
- 刘红
- 刘细意
- 刘经红
- 刘继彦
- 刘霞
- 刘静君
- 卢淑芳
- 司徒
- 吕晓顺
- 吕金柱
- 吴新华
- 吴珊珊
- 吴莹
- 周东平
- 周小川
- 周菁
- 夏美娟
- 姚光和
- 孙宝华
-
-
刘宇
-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方法40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等剂量组、较高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0例,分别给予100、200、300、400 mg/d的黄体酮治疗。比较四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四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中等剂量组的15.00%、较高剂量组的16.00%、高剂量组的1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均有效,但低剂量孕激素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安全可靠。在临床使用当中,不同剂量100、200、300、400 mg/d的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相似,而选择100 mg/d剂量的孕激素,对患者的损害最轻,也可一定程度减轻患者用药经济负担。
-
-
冯雪
-
-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对比不同剂量的孕激素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就诊,其诊断标准符合相关临床规定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患者共42例,对4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共三组,每组14例,对三组患者分别采取孕激素服用药物的治疗方法,药物采取同一厂家的不同批次生产的不同剂量药物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与服药不良情况反映,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结果分析。结果:A、B、C三组患者在治疗后的阴道出血量与出血时间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增加,患者的子宫内膜的厚度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变薄,而且随着治疗用孕激素剂量的增大,患者在治疗以后的子宫内膜的厚度越小,但患者在治疗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映,受服药剂量不同的影响,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有所不同,且发生率也不同,具体来说,剂量低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剂量高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高。以上的结果均可通过显著性检验。结论:孕激素口服方法对无排卵月经不调患者治疗有效,但剂量的差异影响治疗的效果,剂量过大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剂量的把握,采取低剂量的治疗方法既能保证治疗的有效性也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
-
-
鲍丽彦
-
-
摘要:
目的 将不同剂量孕激素应用于临床出现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当中,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方法 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慎重研究,最终对本次研究表示同意.同时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过程、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进行充分了解,并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将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共40例按照给药剂量分为以下三组:低剂量组(n=13)、中剂量组(n=13)以及高剂量组(n=14).分别将这三组患者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发应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加以比对并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发应发生概率与小剂量组相对比,显著偏高,并且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比显著偏高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给予孕激素剂量越大则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则越高,所以在治疗时首先给予患者小剂量孕激素,随后调整药物剂量,以此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
-
-
吴珊珊
-
-
摘要:
目的 探讨雌激素联合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医院收治的8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单独采用孕激素(孕酮)治疗,实验组联合使用雌激素(戊酸雌二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者,联合使用雌激素与孕激素进行治疗效果理想,能够减小子宫内膜厚度,改善阴道出血情况,值得推广.
-
-
左新香
-
-
摘要:
目的:探讨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选用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的价值.方法:纳入12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研究(2019.04~2020.06),均实施孕激素治疗,按1:1:1比例分为A组(n=40,选用小剂量治疗)、B组(n=40,选用常规剂量治疗)、C组(n=40,选用大剂量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率.结果:(1)临床疗效:三组对比无差异,统计值x2=1.0526,P>0.05.(2)不良反应率:三组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值x2=6.2745,P<0.05.结论:不同剂量孕激素在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治疗中疗效接近,但小剂量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
-
段庆华
-
-
摘要:
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月经失调(无排卵型)的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6 月时段内收治的月 经失调(无排卵型)患者共 80 例,以抽签法纳入甲组(40 例)、乙组(40 例)。患者均施行孕激素治疗,但甲组剂量为 200mg/d,乙组剂 量为 100mg/d,比较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甲组总有效率为 80.00%,乙组为 97.50%,数据比较有意义(P < 0.05)。 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7.50%,甲组为 30.00%,数据比较有意义(P < 0.05)。结论 :针对月经失调(无排卵型)患者,孕激素药物的 使用可显著起到疾病治疗效果,但和 200mg/d 相比,100mg/d 治疗方案更为合理,呈现安全可靠的优势,应加大推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