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循环经济
旅游循环经济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19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旅游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社会与环境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04662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青年科学(教师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城市经济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年海峡两岸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生态经济昆明高层论坛等;旅游循环经济的相关文献由119位作者贡献,包括明庆忠、李庆雷、朱菲等。
旅游循环经济—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4662篇
占比:99.95%
总计:204772篇
旅游循环经济
-研究学者
- 明庆忠
- 李庆雷
- 朱菲
- 马汝慧
- 高大帅
- 侯海涛
- 李秋艳
- 杨文娟
- 舒小林
- 陈旻
- 韩雪
- 伍锋
- 何玲姬
- 吴映梅
- 周彬
- 张晓红
- 李琼
- 杨坤武
- 杨敏
- 王迎涛
- 田华杰
- 袁秀芸
- 贾红海
- 丁洁
- 付治钦
- 何洪城
- 冯莹
- 刘丹萍
- 刘明理
- 刘晓佳
- 刘韵琴
- 卢金满
- 史国强1
- 吴丽云
- 吴雅玲
- 夏寿亮
- 孟庆江1
- 孟禹良2
- 廖春花
- 廖涛
- 张剑鑫
- 张勇
- 张学梅
- 张春
- 张晓辉
- 张灿
- 张玲
- 彭朝霞
- 朱孔山
- 朱美光
-
-
-
-
黄文富;
刘明理
-
-
摘要:
大数据的迅速发展与广泛的应用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与挑战,开展大数据驱动下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对提高我国旅游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实现旅游经济绿色、生态与循环发展,打造旅游品牌,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大数据驱动视角下提出三阶式旅游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及发展策略.
-
-
孟庆江1;
孟禹良2;
史国强1;
贾翔1
-
-
摘要:
旅游经济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学者对我国旅游经济管理创新进行了研究,以循环经济模式的旅游创新研究成果最为显著,但在这方面,我国的旅游经济管理创新还仅仅局限于理论上,缺乏实践应用研究。基于此,文章认真分析了旅游经济管理在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创新策略,希望能为旅游经济管理创新研究提供借鉴。
-
-
-
-
陈晶莹
-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除了吃穿住行外,开始向往自然风光与异域文化,因此,旅游业逐渐盛行起来,更加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又滋生了另一个问题,即越来越多的游客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与损害,并且当地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了对文物的保护.因此,传统的旅游模式不再适应现在旅游业的发展.本文针对县域视角下传统的旅游经济模式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结合当前旅游业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关系,以可持续发展路线为根本,并提出了更合适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
-
殷菲;
何洪城
-
-
摘要:
生态文明的提出为新世纪旅游发展方式转型提供科学的方向. 旅游业的健康、 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导向, 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契机,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观. 为此, 本文立足于三亚旅游业, 探讨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三亚旅游业发展价值选择, 并提出三亚发展旅游循环经济, 构建低碳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方式.
-
-
-
杨向阳;
明庆忠
- 《2008年海峡两岸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生态经济昆明高层论坛》
| 2008年
-
摘要:
本文对旅游循环经济从内涵、运行机制等方面作了简单阐述,并阐述了制约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生态瓶颈,并指出生态恢复是解决旅游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选取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丽江古城旅游区作为研究对象,特别考虑水是古城的灵魂这一突出特点,将古城河流生态系统作为生态恢复研究对象.本文对古城旅游城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运行机制和河流生态系统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生态恢复目标,根据目标提出了恢复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了恢复效果预测.
-
-
陈旻;
明庆忠
- 《2008年海峡两岸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生态经济昆明高层论坛》
| 2008年
-
摘要:
本文在明晰旅游循环经济和绿色建筑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将绿色建筑技术用于饭店设计的必要性,进而阐述了绿色建筑技术在旅游饭店整体设计和系统设计两大方面的应用,具体涉及饭店环境设计、场地选择和设计、朝向和形状设计以及以节能增效、节水、节材、降噪等为目的多项设计技术,以期有助于提高饭店的环保效益、延长饭店的生命周期、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
李彦辉;
明庆忠
- 《2008年海峡两岸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生态经济昆明高层论坛》
| 2008年
-
摘要:
本文对珠江源生态旅游区进行研究,通过对珠江源生态旅游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珠江源生态旅游区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珠江源生态旅游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珠江源生态旅游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即旅游六要素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及整体循环模式,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及对策.
-
-
何玲姬;
明庆忠
- 《2008年海峡两岸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生态经济昆明高层论坛》
| 2008年
-
摘要:
文章首先对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利益相关者及分类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格局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各利益相关者在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所拥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各自的利益要求、合作基础和存在的矛盾冲突,最后提出五个方面的协调对策,即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协调、企业与社区居民及旅游者的利益协调、利益相关者深度参与的利益协调组织构建、全社会范围内加强生态环境伦理宣传,以实现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