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血
新鲜血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专利文献2967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党建、实验与检验医学、检验医学等;
新鲜血的相关文献由235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峰、张乐之、孟庆龙等。
新鲜血
-研究学者
- 郭峰
- 张乐之
- 孟庆龙
- 张俊
- 彭明婷
- 付光宇
- 任永茂
- 佟欢
- 卢培恩
- 吴学炜
- 宋书杰
- 成国祥
- 李倩
- 李波
- 林世兴
- 江国永
- 潘勇
- 王惠
- 花美仙
- 许育
- 郭经纬
- 钱宝华
- 靳增明
- 高远鹰
- 丁洪强
- 丁淑云
- 万和平
- 于国华
- 于晓伟
- 仇玉翠
- 付栋
- 付鸿茹
- 任俊泉
- 任文
- 伊学军
- 何湘娜
- 何继富
- 余宏
- 侯本华
- 傅启华
- 傅菊英
- 兰风华
- 冯运章
- 刘伟东
- 刘增庆
- 刘宏久
- 刘忠民
- 刘景汉
- 刘永贵
- 刘燕
-
-
郑翠玲;
王力;
程焱;
崔巍
-
-
摘要:
目的 建立新鲜血比对方案,完善血液分析仪日常室内质量控制(IQC),保证临床标本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方法 每日采用血液分析仪配套质控品完成IQC后,抽取检测结果在参考区间内,且血量约为2 mL的新鲜血标本.选择性能良好的血液分析仪作为靶机,以其他血液分析仪为比对仪器.以新鲜血标本在靶机中测定的结果作为靶值,比对仪器的测定结果作为测定值,比较靶值和测定值的差异,计算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计数项目的相对偏差.仪器间相对偏差标准为1988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CLIA'88)允许误差的1/2,血液分析仪运行过程中的相对偏差标准为CLIA'88允许误差的1/3.根据偏差标准对相对偏差进行评价.结果 比对仪器与靶机的相对偏差符合1/2 CLIA'88允许误差的偏差范围的要求,仪器间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血液分析仪运行过程比对数据的相对偏差符合1/3 CLIA'88允许误差的偏差范围的要求.结论 建立的新鲜血比对方案既能保证血液分析仪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仪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又能对血液分析仪进行方便、经济、有效的日常IQC.
-
-
张凤丹;
蒲春锦;
罗欢
-
-
摘要:
目的:通过用新鲜血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仪间作比对实验,评价不同仪器对同一标本的WBC、RBC、HB、HCT、PLT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做好室内质控工作,节约成本.方法:每天随机抽新鲜血标本,分别用参比仪器(迈瑞BC-6800)和实验仪器(Sysmex K X-21)进行检测,比较两仪器的偏差,当偏差值小于一定的值时,认为两台仪器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结果:迈瑞B C-6800和Sysmex KX-21仪器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在可接受性能(PT偏差)范围内的.结论:新鲜血比对方法可以对血常规室内质量进行监控.
-
-
-
许宏敏;
顾春刚;
周淑芬;
魏同庆
-
-
摘要:
目的 观察EDTA-K2抗凝血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的EDTA-K2抗凝血标本分别放置5 min及0.5、1.0、1.5、2.0 h进行NAP染色,染色结果与新鲜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用EDTA-K2抗凝血标本进行NAP染色,标本采集后立即固定染色,染色效果最佳.抗凝血放置1.0 h内完成染色,染色结果与新鲜血对比NAP阳性率和积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EDTA-K2抗凝血可以代替新鲜血进行NAP染色,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建议标本采集后在1.0 h内完成染色.
-
-
-
杨慧;
郑建新;
傅启华
-
-
摘要: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traday quality control in the hematology analyzer using the fresh whole blood samples to monitor the analyzer to assure the whole procedure quality control and random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Multiple detection reference modes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instrument working condition, and the stabilities of the daily testing results were judged, meanwhile the normal fresh blood samples were used as reference specimens. Results When the reference samples were under the room temperature, the test results of white blood cells( WBC) ,red blood cells (RBC) , hemoglobin ( Hb ) and other parameters measured several times in the 8 h were stable, and the deviation was very small. The test results of neutrophils ( GR ) and lymphocytes ( LY) were monitored because of large relative quantity, while the test results of monocytes,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s and basophilic granulocytes were not satisfied because of small amount,poor stability and large variation. Conclusions hi the qualified quality circumstances,it is a feasible internal and intraday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multiple real-time continuous determination of a fresh whole blood sample to monitor the hematology analyzer' s working condition. It can assure the precision and stability of hematology analyzer's results.%目的 探讨用新鲜全血监测血液分析仪日内质量,从而达到保证全程质量控制和随机质量控制的目的.方法 用正常新鲜血标本作为参考标本,用多次测定参考方式监控仪器的工作状态和判断当日测定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参考标本在室温条件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其参数8h内多次测定结果稳定,极差很小.白细胞分类中仅对相对数量较多的中性粒细胞(GR)和淋巴细胞(LY)进行监控,而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则因数量很少、稳定性差、变异大,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结论 在当日质控合格的情况下,选择一份新鲜全血标本,多次、按一定时间或一定间隔连续测定,监测仪器的工作状态,是一种可行的室内、日内质量控制方法,可以间接证明仪器在当日每个测定时段是否都保持着良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
-
-
-
栾大山;
郭金刚;
宣俭文
-
-
摘要: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5岁。大便间断性便血一周,为新鲜血,量不多,时感腹痛,食欲减退。查体:腹软,左侧下腹部有压痛,未扪及包块。检查方法:低张双重造影,造影前彻底清除结肠内粪便和气体。造影时首先肌注山莨菪碱注射液10~20mg,
-
-
李德发;
祖莹;
金玉姬;
罗小娟;
曹科;
杨庆斌
-
-
摘要:
目的 校准不同血液检测系统,提高血液分析的准确度.方法 用参考方法为3份新鲜血标本定值,以定值的新鲜血标本作为校准品,同时校准不同的检测系统.结果 校准前6个血液分析检测系统9台仪器有68.15%的参数偏差结果超出规定范围,需要校准;校准后只有9.63%的参数需要校准.结论 用定值新鲜血校准血液分析检测系统切实可行,经济实用;3份标本同时校准可以减少随机误差,提高准确度.
-
-
王惠;
李倩
-
-
摘要:
目的:用新鲜血代替校准品校准血细胞分析仪,使同一样本在同一实验室多台分析仪上之检测结果达到一致.方法:选一台性能最佳血细胞分析仪作为校准参考仪器,用其原装配套校准品进行校准,再以该仪器检测结果为溯源目标用健康人新鲜抗凝全血代替校准品校准其他多台仪器,并做仪器间比对试验.结果:用新鲜血校准的两台血细胞分析仪与校准参考仪器各检测指标间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均为P>0.05,显示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用新鲜血代替校准品,对同一实验室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可取得满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