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分配表
文件分配表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19年内共计185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01197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中国金融电脑、农金纵横、中国电化教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七届联合国际计算机会议等;文件分配表的相关文献由252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丰强、张浩、李雪梅等。
文件分配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1197篇
占比:99.92%
总计:201362篇
文件分配表
-研究学者
- 孙丰强
- 张浩
- 李雪梅
- 何伟挺
- 吕秀鉴
- 周元庆
- 周政军
- 周立超
- 张伟宁
- 张存新
- 张学平
- 方肇锋
- 施一明
- 曹煜泓
- 李卫东
- 李德文
- 李晓强
- 杨志翔
- 杨骐
- 潘再生
- 潘新宇
- 王为民
- 王军
- 白焰
- 谢东凯
- 谭帅
- 赵原
- 赵可乐
- 邓波
- 金传恩
- 金永涛
- 颜伟
- 黄文君
- AlfedPoor
- EdwardMendelson
- LL
- QS
- birch
- 万建超
- 乔应旭
- 于增贵
- 仇佩亮
- 付鸿波
- 何晓
- 何青
- 余刘琅
- 冯伟
- 刘乃琦
- 刘宏斌
- 刘晖
-
-
-
陈毅辉;
龙昭华
-
-
摘要:
为满足有源RFID标准的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标签等嵌入式设备内存容量小和对数据读写速度要求高的特征,以FAT文件系统为基础,在FRAM存储介质上,设计适合在RFID标签系统上运行的精简嵌入式文件系统,在此基础上,以缩短文件读写时间为目标,通过分析存储介质中存在的连续数据块等现象,扫描表示FAT文件分配表的向量表,提出应用红黑树算法建立空闲区红黑树和占有区红黑树的优化方法.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文件的读写速度,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
陈培德;
吴建平;
王丽清
-
-
摘要:
通过对硬盘MBR分区表结构、FAT32文件系统整体布局以及FAT32 DBR结构的分析,以实验的方式对硬盘MBR分区表、FAT32 DBR以及FAT1同时被破坏后进行修复研究。提出了恢复硬盘数据的两种方法:修复硬盘FAT32 DBR和FAT1以及修复硬盘MBR分区表、FAT32 DBR和FAT1。实验结果表明:当硬盘MBR分区表、FAT32 DBR和FAT1同时被破坏后,可以采用这两种方法中的一种来恢复FAT32文件系统中的全部数据,解决了由于硬盘MBR分区表、FAT32 DBR和FAT1同时被破坏后数据难以恢复的难题。方法一只能恢复只有一个MBR分区表中的数据,而方法二可以恢复多个MBR分区表中的数据。%To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MBR partition table,the whole layout of FAT32 File System and DBR in the FAT32 File System, the MBR partition table,FAT32 DBR and FAT1 are repaired when they are damaged at one time by the mode of experiment. The two methods are put forward for recovering the data,the first one is to repair FAT32 DBR and FAT1 in hard disk,the second is to repair MBR partition table,FAT32 DBR and FAT1 in hard disk.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indicate that one of two methods could be used to re-cover all data in FAT32 File System. Solved the problem that the data could be recovered difficultly as MBR partition table,FAT32 DBR and FAT1 damaged at one time. The practice is proved that the first method is only used to recover the all data in a partition table and the second one is to used to recover the all data in many partitions.
-
-
王康;
李清宝
-
-
摘要:
针对现有基于通用串行总线(USB)移动存储设备的文件隐藏方法存在的鲁棒性差及隐藏强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容量伪装和双文件系统的文件隐藏方法.在分析Nand flash芯片的特点及其管理机制的基础上,该方法通过篡改命令状态包(CSW)中的设备容量值,实现容量伪装,达到欺骗主机的目的;利用闪存转换层(FTL)存储管理机制,通过在物理块冗余区标记不同的内容把物理块分成两部分,划分隐藏区和普通区,利用格式化功能建立双文件系统;用户通过写特定数据发送切换文件系统请求,设备进行用户认证后完成文件系统切换,实现隐藏区的安全访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对操作系统透明的文件隐藏;相对于挂接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基于文件分配表(FAT)的修改以及加密等实现的文件隐藏方法,该方法不受系统对设备操作的影响,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更高的隐藏强度.
-
-
吕秀鉴
-
-
摘要:
我们在操作电脑时,常常会碰到前一秒钟彻底删除了一个文件,下一秒钟又意识到这个文件很重要,非要把文件找回来的情况,假如这个文件恰巧存储在一个FAT文件系统组织管理的磁盘分区下,事情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本文针对在FAT文件系统下被删除文件的恢复方法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
-
田全红;
达虎;
徐成俊;
邓哲鹏;
张生月;
肖珺
-
-
摘要:
FAT32文件作为Windows操作系统的主流文件被普遍使用.本文对Windows系统下FAT32文件系统的数据恢复进行了分析,介绍FAT32文件系统结构,详细阐述DBR和FAT表损坏时,利用WinHex软件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快速数据恢复过程,.
-
-
-
刘静波;
曹智
-
-
摘要:
计算机CPU向多核心迈进的同时,硬盘技术也在经历着革命,不仅磁密度倍数增加,容量级数增长,"T"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而且高速电子硬盘正在兴起,不久将为成为存储介质的主体。大数据时代,数据真正成为计算机的核心,"数据无价"正在被更多的人认可,由此也更加重视容灾备份与数据恢复。自DOS时代Peter Norton写出第一个数据恢复工具以来,数据恢复技术经历了长足发展,如今对于误删除、误格式化、误分区等操作或病毒破
-
-
宏鹏;
曲天光
-
-
摘要:
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纸质化办公转向电子化办公,不管是政府、企业、军队还是个人,每天都需要通过电脑获取、处理大量信息,但作为信息存储载体的磁盘却不是万无一失的,磁盘故障、病毒破坏、黑客攻击、自然灾害等意外事故都可能引发数据灾难。硬盘有价,数据无价,一旦灾难发生,轻则导致一笔合同的延误,重则导致一个企业的破产,而政府、军队的涉密数据一旦非法外泄,甚至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因此,数据恢复是不亚于医生治病救人的神圣工作,且
-
-
黄楠楠
-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为人类在已有的时空之外营造了一个电子工作环境。在这种工作环境中,传统文件的制作和传送都可以利用计算机及其通讯网络完成,实现无纸的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目前较典型的电子工作环境有办公自动化系统,工业生产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贸易活动中的电子数据交换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