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规制
放松规制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182篇;相关期刊114种,包括学术交流、产业与科技论坛、合作经济与科技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首届政府管制论坛、“反垄断与政府管制:理论与政策”国际研讨会、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07年年会暨“产业政策:反思与评价”研讨会等;放松规制的相关文献由181位作者贡献,包括范合君、张耀辉、马庆钰等。
放松规制
-研究学者
- 范合君
- 张耀辉
- 马庆钰
- 刘诚
- 刘险峰
- 李南
- 贺文斌
- 郑海燕
- 黄居林
- 黄昆
- 黄昕
- AlfredC.Aman
- Daniel Foote
- 丁昌勇
- 丁春香
- 丁金川
- 于左
- 于立
- 付景涛
- 付林
- 何江
- 刘华军
- 刘新梅
- 刘春华
- 刘洋
- 刘玉露
- 刘祥平
- 刘诚1
- 刘运林
- 刘邦凡
- 刘阳平
- 卢永红
- 卢颂华
- 卿前龙
- 叶元煦
- 叶涛
- 吕春成
- 吴一平
- 吴向鹏
- 吴士余
- 吴晨
- 吴朝阳
- 吴绪亮
- 吴胜男
- 周宝砚
- 周德发
- 周德田
- 国庆
- 夏倩芳
- 奚江惠
-
-
黄晋;
毕凡
-
-
摘要:
在比较法的视野下,首先,回顾日本《劳务派遣法》成形期和放松规制期背景以及相关修法状况。其次,重点介绍2012年以及2015年修法相关背景和内容并分析其特点。最后,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修法后的社会现状进行分析,可知日本《劳务派遣法》对劳务派遣行业进行严格的规制,注意保障派遣劳动者的权利。经研究表明:虽大部分劳务派遣期限被控制在3年内,但工会程序流于形式;大多数劳务派遣单位组织带薪的技能培训,但是,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采取稳定雇佣措施的并不多,且将派遣劳动者转为正式员工的比例极低。如何实现非正规雇佣的劳务派遣向正规雇佣的转换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
刘诚
-
-
摘要:
2018年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十周年.回顾《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过程、分析围绕《劳动合同法》的争论,既是纪念,也是对仍然流行之批评意见的回应.劳动合同立法的大背景是中国乃至全球长达30年的放松规制,也是中国劳动合同立法成为全球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坚持了正确的立法原则,但由于没有明确用工单位的性质而缺乏可操作性.此后的批评不仅缺乏根据,也没有突破立法过程中的批评意见.《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受到如此激烈的批评,不仅涉及劳动法本身的理论问题,而且涉及哲理层面、法理层面以及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方面的问题.深层次原因是新自由主义导致的工具理性泛滥与价值理性缺失、农业文明对工商业文明的抵抗以及对贫富差距问题的错误认识.
-
-
刘诚1
-
-
摘要:
2018年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十周年。回顾《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过程、分析围绕《劳动合同法》的争论,既是纪念,也是对仍然流行之批评意见的回应。劳动合同立法的大背景是中国乃至全球长达30年的放松规制,也是中国劳动合同立法成为全球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坚持了正确的立法原则,但由于没有明确用工单位的性质而缺乏可操作性。此后的批评不仅缺乏根据,也没有突破立法过程中的批评意见。《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受到如此激烈的批评,不仅涉及劳动法本身的理论问题,而且涉及哲理层面、法理层面以及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方面的问题。深层次原因是新自由主义导致的工具理性泛滥与价值理性缺失、农业文明对工商业文明的抵抗以及对贫富差距问题的错误认识。
-
-
韩超;
张伟广;
孙晓琳
-
-
摘要:
规制改革无疑解决了中国城市供水产业的投资短缺等问题,但是改革对企业的运行效率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仍未可知。本文依托企业层面数据对中国城市供水产业规制改革的趋势、市场竞争程度等问题给出了较为系统的基本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放松规制的民营化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对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生产率进行直接比较可得到外资企业生产率最高,国有企业生产率最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放松规制的民营化有利于整体企业的生产率提高,但上述差异并非完全由放松规制导致,还受产业发展共同趋势的影响。研究还发现,放松规制的民营化对国有企业规模产生显著地抑制作用,阻碍其生产率提高。本文认为,坚持开放推动城市供水产业发展,同时加强规制依然是未来中国城市供水产业规制改革重要方向。
-
-
姜士伟
-
-
摘要:
供给侧改革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新思路,蕴含着丰富的行政学思想,其行动的逻辑具有强烈的行政学思维模式.供给侧改革绝不是简单地将宏观调控从需求端转向供给端,而是在国内需求强劲的背景下,通过供给端的改革来激发潜在的社会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的供给能力,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从公共行政的角度来看,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就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调整,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市场在供给端的资源配置的主体地位.因此,供给侧改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政府改革是否到位,能否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故而,政府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改革的基本准则,减少政府供给端的约束行为,实现供给约束的市场化运作.为此,放松和取消政府对市场供给端的规制,是供给侧改革的根本诉求.
-
-
-
-
秦童
-
-
摘要: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推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势不可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制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的特征,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代名词,除此以外的非公有制形式的企业都收到排挤,国有国营成为当时最普遍的运营方式.如何准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调整政府与产业的关系,优化自然垄断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成为热点性话题.
-
-
贺文斌
-
-
摘要:
我国国内民航运输服务业自然垄断强度已大大减弱,现属于寡头垄断市场。根据欧美民航运输服务业的实践经验,我国应该适度放松规制,并同时进行反垄断。本文从新产业组织理论视角进行定性分析,发现国内民航运输服务业市场有条件成为可竞争市场,即适用于新的反垄断理论。最后对国内航空运输服务业的规制和反垄断提出相应的建议。
-
-
-
戚聿东;
范合君
- 《“反垄断与政府管制:理论与政策”国际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垄断行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放松规制,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纷纷对本国垄断行业与公用事业放松规制、引入竞争。改革使得传统垄断行业焕发生机活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引擎.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外垄断行业放松规制的历程、特点、效果,并对中国垄断行业改革方向、改革内容、改革战略、改革路径等提出了建议。
-
-
-
郑世林
- 《首届政府管制论坛》
| 2012年
-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对电信经济体制改革绩效问题进行分析的SOR—C—P框架,利用1994-2007年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放松规制、破除垄断所形成的市场竞争和企业改制三个角度,实证分析了电信体制改革对行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分别对各单个因素考察时,放松规制和市场竞争对行业绩效产生了正向影响;(2)当对这些因素综合考察时,放松规制、企业改制分别与市场竞争之间的交互影响为负,而在剔除交互影响后,企业改制自身却对行业绩效表现出积极影响;(3)当进一步对放松管制改革扩展分析时,相对独立规制部门的建立与放松价格规制显著改善了行业绩效,比较而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表明,中国电信体制改革各项政策确实对行业绩效提高意义重大,但由于政策间缺乏相互配套最终削弱了改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