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动脉造影
支气管动脉造影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8309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中国防痨杂志、中西医结合研究、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八届东北三省放射学学术会议、中国铁道学会全路首届介入放射医学年会、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等;支气管动脉造影的相关文献由299位作者贡献,包括伍筱梅、周恒珠、张果林等。
支气管动脉造影—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8309篇
占比:99.83%
总计:68426篇
支气管动脉造影
-研究学者
- 伍筱梅
- 周恒珠
- 张果林
- 彭新健
- 方淑彩
- 李旭琳
- 欧阳林
- 王丽君
- 王玲璞
- 甄志华
- 石荣跃
- 董海英
- 袁庆海
- 赵锋
- 郭季宣
- 钟华成
- 陶进
- 丁国旭
- 丁长伟
- 万士杰
- 万维佳
- 乐倩
- 于学荣
- 仁青次旺
- 付加真
- 付立
- 代绍东
- 任医民
- 何彤
- 何礼贤
- 何阳
- 余卓文
- 侯苍远
- 公纯秀
- 关素安
- 刁晓源
- 刘丽娜
- 刘从新
- 刘少欣
- 刘建国
- 刘德云
- 刘志善
- 刘怀军
- 刘成平
- 刘斌
- 刘无非
- 刘晖
- 刘晶
- 刘曙光
- 刘毅
-
-
黄文华;
万维佳;
唐友发
-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对比剂线性模型法的支气管动脉CTA在咯血介入治疗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80例咯血患者行基于对比剂线性模型法的支气管动脉CTA,测量靶血管CT值评估血管成像质量,同时52例患者与DSA比较支气管动脉检出符合率.结果 靶血管中支气管动脉CT值大于200 HU,高于周围脏器实质.CTA检出支气管动脉100支(其中3支DSA未检出);DSA检出支气管动脉106支(其中9支CTA未检出),检出一致率为91.5%.二者对常位、异位支气管动脉的检出能力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基于本研究中对比剂线性模型法的支气管动脉CTA具有良好的血管成像质量,且支气管动脉检出率与DSA有较高一致性,可作为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前评估的常规检查.
-
-
谭海波
-
-
摘要:
目的 对咯血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造影加栓塞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咯血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1月—2020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常规组(n=41)和联合组(n=41).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支气管动脉造影加栓塞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 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0.7%,比较结果经过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复发率为2.4%,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6.8%,比较结果经过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咯血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造影加栓塞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复发率低.
-
-
-
-
-
-
符传刚;
黄世豪;
陈垂文;
黄良盛
-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央型或纵膈型肺癌行128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BA-CTA)的优化方案.方法:回顾分析60例中央型或纵膈型肺癌患者的BA-CTA影像资料,按照注射对比剂参数及扫描阈值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4组,采用对比剂不同用量、不同流速和触发阈值,根据图像空间分辨率、管腔清晰度、密度分辨率、中远段血管、瘤体新生血管以及对比剂干扰伪影等指标分析4组患者支气管动脉管腔显影情况.结果:128层BA-CTA检查采用碘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350 mg I/ml,流速5.0 ml/s、阈值160(±5)HU方案可获得较佳的肺癌滋养动脉影像.结论:通过优化扫描技术及适合的后处理重建,使用350 mg I/ml低浓度碘对比剂能够较佳的显示中央型或纵膈型肺癌的滋养动脉-支气管动脉,达到临床诊疗需求.
-
-
江晓冬
-
-
摘要:
目的:了解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的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进行TAE治疗的患者一共9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在介入栓塞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中共查出病变出血动脉110支,实际介入手术中找到出血动脉并成功进行栓塞治疗动脉共120支,术前支气管动脉CTA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1.67%(110/120).结论: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支气管动脉CTA能够较为准确地了解患者动脉出血位置,对于手术的进行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
孔令莉
-
-
摘要:
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在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以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护理满意度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
时艳丽
-
-
摘要: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联合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肺结核大咯血患者106例,按入院顺序分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再咯血量、咯血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再咯血量、再咯血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联合介入栓塞术后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减少再咯血与再咯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