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栓塞术

栓塞术

栓塞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0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99220篇;相关期刊450种,包括护士进修杂志、全科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全国神经外科高峰论坛暨广西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等;栓塞术的相关文献由2593位作者贡献,包括白如林、刘翠、王茂强等。

栓塞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0 占比:1.05%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9220 占比:98.93%

总计:100295篇

栓塞术—发文趋势图

栓塞术

-研究学者

  • 白如林
  • 刘翠
  • 王茂强
  • 高中度
  • 刘福全
  • 吴纪瑞
  • 茅爱武
  • 谢坪
  • 陈怀瑞
  • 凌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步翰; 唐永生; 何博源
    • 摘要: 目的 比较传统双抗与替罗非班在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62例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抗血小板方案分为双抗组(n=30)与替罗非班组(n=32)。比较两组血栓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凝血功能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患者血栓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双抗组(P0.05)。替罗非班组患者出院时临床预后情况显著高于双抗组(P<0.05)。结论 与双抗治疗相比,单纯使用替罗非班在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疗效和安全性可能更有优势。
    • 杨文霞; 骆秀萍; 杨素芳
    • 摘要: 目的探析基于时间理念的目标性护理策略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龙川县人民医院6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32例在其基础上给予基于时间理念的目标性护理。比较2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干预1周后睡眠质量,干预8周后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1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时间理念的目标性护理策略可有效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的康复效果,改善预后。
    • 王君芳
    • 摘要: 目的探究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在肺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进行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抓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化疗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的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分别为(14.07±2.02)ng/mL、(26.52±3.21)μg/mL、(21.45±3.04)μg/mL以及(8.25±1.02)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5.18±2.99)ng/mL、(55.75±6.74)μg/mL、(50.84±5.33)μg/mL以及(14.32±1.5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2.50%)、并发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4、5.591,P<0.05),而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结论针对肺癌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状态,降低炎症因子状态以及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 陆建勋; 孙明辉; 易伟冬
    • 摘要: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结直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伴肠梗阻不能手术或不愿做手术的患者5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利用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梗阻的治疗效果、血清学指标(肿瘤标志物CEA、CA125),营养学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Hb)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现排便、排气及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肠梗阻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CA125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Hb含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技术靶点明确、效果迅速,是治疗结肠癌伴肠梗阻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林宇佳; 曾国斌; 廖政贤; 廖立安; 张国栋; 吴兴华; 韩淑辉; 陈湘光
    • 摘要: 目的探讨C臂锥形束CT(CBCT)血管成像技术在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诊断为前列腺癌进行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解除下尿路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患者在介入栓塞术中行2D-DSA检查的同时行CBCT检查,对比分析2D-DSA及CBCT对前列腺动脉(PA)起源、数目判定的准确性、识别邻近器官动脉吻合支的敏感性以及对PA最佳投照角度显示情况。DSA图像及CBCT图像均由一位高级职称影像诊断医师及一位高级职称介入手术医师进行阅片分析,术后观察患者的排尿困难改善情况,前列腺体积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25例成功进行双侧PA超选并栓塞,1例完成单侧PA栓塞;52侧髂内动脉的DSA及CBCT检查中,DSA可以辨识PA起源的有39侧(75%,39/52),CBCT可以辨识PA起源的有51侧(98.08%,51/5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2侧髂内动脉共15支PADSA未辨识出或辨识错误,而CBCT可以准确辨识。52侧髂内动脉共发现69支PA,DSA发现55支PA(79.71%,55/69),CBCT发现69支PA(100%,69/6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发现4支邻近器官动脉参与前列腺供血,CBCT发现11支邻近器官动脉参与前列腺供血,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通过正位及向同侧倾斜30°造影共有32侧可以显示PA的最佳投照角度,而CBCT均能显示PA的最佳投照角度,其中向同侧倾斜20°~40°有34侧,40°~50°有10侧,50°~60°有7侧,头位(CRA)及足位(CAU)均在0~10°。23例患者术后1周内成功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3例患者带尿管出院并于10 d内返院成功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17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腹部或尿道口轻度疼痛,3例出现低热,6例术后无明显并发症。1个月后患者复查MRI,前列腺体积均出现不同程度缩小。结论CBCT血管成像技术在超选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中起重要作用,可提供髂内动脉及PA的全方位影像解剖,是降低手术难度、精准超选治疗、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助手。
    • 郝停停; 黄燕; 周艳红; 刘雯; 郭欣
    • 摘要: 目的:分析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术后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72例行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术后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对照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56%)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后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预后不良与预后差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应用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陈杰飞; 周志宇; 谢昌纪; 韦成聪
    • 摘要: 目的 分析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接受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1年7月—2021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收治的73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术后随访跟踪,记录患者复发情况,整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期间,6例患者复发,其中2例出现二次破裂出血,复发率为8.22%。前交通动脉瘤术后复发的单因素比较分析显示,年龄≥60岁、Hunt-Hess分级≥3级、Fisher分级≥Ⅱ级、mRS评分持平或增高、直接栓塞、部分栓塞与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有关(P<0.05)。经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Hunt-Hess分级≥3级、Fisher分级≥Ⅱ级、直接栓塞治疗、部分栓塞等是影响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众多,主要与患者年龄、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栓塞治疗方式、栓塞程度等存在关联性,临床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 王育胜; 陈泽鑫; 洪映标; 蔡洁波; 彭晖; 蔡跃豪
    • 摘要: 目的 比较夹闭术与栓塞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短期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02—2020-06揭阳市人民医院62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其中2019-02—2019-10行夹闭术患者31例为夹闭术组,2019-11—2020-06行栓塞术患者31例为栓塞术组.比较2组手术的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生活质量.随访3个月~1 a,比较2组预后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栓塞术组手术和住院时间小于夹闭术组,栓塞术组住院费用、生活质量高于夹闭术组(P0.05).栓塞术组脑梗死发生率6.45%,脑血管痉挛发生率35.48%,脑积水发生率32.26%,总发生率70.97%;夹闭术组脑梗死发生率3.23%,脑血管痉挛发生率41.34%,脑积水发生率19.35%,总发生率64.52%;夹闭术组和栓塞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夹闭术和栓塞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短期疗效相当,但栓塞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对脑组织损伤较小,治疗费用较高.根据有无禁忌证、对开颅手术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个体化治疗.
    • 胥文德; 王鹏; 魏雪峰
    • 摘要: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夹闭组和栓塞组,各5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动脉瘤复发及预后评价.结果:开颅夹闭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血管内栓塞组(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相比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势,但存在相对费用高,有复发可能等不足,两种术式的远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 雷华娟; 滕永杰; 周启; 陈梦; 李春辉; 何金晶; 肖薪雨; 马存; 刘柏炎
    •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8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组(22例)和C组(22例).麻醉诱导前10 min,D组患者静脉滴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1μg/kg,C组患者静脉滴注缓冲生理盐水20μL;两组患者均以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咪达唑仑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术中,D组患者静脉滴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μg/(kg·h)+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丙泊酚乳状注射液进行麻醉维持,C组患者静脉滴注缓冲生理盐水0.5μg/(kg·h)+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丙泊酚乳状注射液进行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即刻(T1)、气管插管后1 min(T2)、术毕即刻(T3)、拔管即刻(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检测其T1、T3、术毕6 h(T6)时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记录其麻醉苏醒时间、术中出血量、硝酸甘油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D组患者T2~T4时的MAP、HR显著低于同组T0时,C组患者T2~T4时的MAP、HR显著高于同组T0时,且D组显著低于C组同期(P0.05).两组患者T3时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1时,T6时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T3时,但T3时D组显著低于C组同期(P0.05).D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硝酸甘油使用量、心动过速、恶心呕吐、躁动、寒战、呛咳发生率均显著短于或低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维持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对rSO2、脑功能影响小,且安全性较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