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泵站
排水泵站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59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6篇、会议论文43篇、专利文献130224篇;相关期刊202种,包括科技创新与应用、城镇供水、给水排水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2017(第五届)全国水利信息化论坛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排水委员会2015年年会、2015年全国绿色公路发展论坛等;排水泵站的相关文献由100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志军、余凯华、孔利明等。
排水泵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0224篇
占比:99.68%
总计:130643篇
排水泵站
-研究学者
- 张志军
- 余凯华
- 孔利明
- 徐祖信
- 李怀正
- 李曦淳
- 金伟
- 刘学志
- 李江云
- 林志国
- 王莉
- 顾士杰
- 乔国亮
- 张爱玲
- 徐晋
- 梁振华
- 王绍华
- 胡哲睿
- 袁述时
- 陈建敏
- 陈新
- 刘德明
- 刘欣
- 周健
- 崔佳
- 张鸿斌
- 李习洪
- 杨丽丽
- 柯黎明
- 沈宁
- 王涛
- 程宏伟
- 翟培健
- 胡雅静
- 舒福荪
- 谢家辉
- 贾智谋
- 陈华
- 严巾堪
- 刘宗洲
- 唐晶
- 张彦晶
- 张鑫
- 彭弘
- 徐飞
- 朱弋
- 李建军
- 李旻
- 王宝霞
- 罗学东
-
-
阮伟;
张锴
-
-
摘要:
排水泵站工程是重要的城市排涝基础设施,其配套的出江管道、箱涵一般都涉及穿越河道堤防,按照相关法律与设计规范等要求,计算分析了琴断口泵站及配套排水工程穿越道堤防对河道行洪及堤防稳定的影响,得出评价结论并提出相关措施建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
-
曹钰
-
-
摘要:
排水泵站需要常年运行,一般采用设定水位后自动化运行的方式。启停水位设定具有多种方式,各种方式的原理及优劣不清晰。文章建立泵站模型,分析不同进水流量情况下不同的启停方式对自动化运行条件下单台泵启停时间的影响,提出最佳运行策略,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
-
申屠华斌;
魏俊;
潘笑文;
周华;
楚士鹏
-
-
摘要:
为研究不同工况下排水泵站中液体流动的特性,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对泵站内3种不同液位进行数值模拟,以三维非稳态雷诺方程为基础,采用标准纳维-斯托克斯模型建模以及两相流的VOF方法计算。对不同水位下的液体流动进行分析,以确定初始水位最佳值。研究表明:仅使用经验公式分析泵站最低水位时与实际相比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考虑泵站前池的几何特性以及流体动力学特性。当水位低于临界值时,在泵入口处出现非稳态涡结构,泵站内出现停滞区。同时,对大型泵站设计时宜借助数值模拟软件构建流体动力学模型,模拟发生漩涡的可能性,并提供改善措施和方案。
-
-
谢冰冰
-
-
摘要:
下穿通道的排水系统是整个立体交叉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安全保障。文章以厦门市同安区某市政道路工程下穿通道的排水系统设计为例,阐述了下穿通道排水系统的设计内容,分析了下穿通道排水系统设计标准的选取及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以期为类似工程设计及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
-
张彦晶
-
-
摘要:
在当前智慧城市、智慧水务及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快速兴起及发展的背景下,针对上海城市排水设施特点和管理需求,以最大化利用与集成现有信息资源、共享共用为出发点,开展“智慧排水”管理平台构建研究,为破解城市看海、减水排水泵站放江污染、促进厂、站、网、池一体化运行及排水系统提质增效构建智慧化支撑手段.
-
-
陈世辉
-
-
摘要:
在沉井下沉施工过程中,不排水下沉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该技术在渗水量大的沙砾层、严重流沙地层等地质条件下具备较高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以阳江市四围涝区整治工程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不排水下沉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
-
臧克江;
黄建祥;
谢煌生;
杨炫松;
陈木凤;
叶婷;
邱骏奇;
郑卫铭
-
-
摘要:
根据一种移动式排水泵站的水泵设计工作点及工作环境,确定了水泵结构的总体方案,并对水泵的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了计算与选择确定.基于CFturbo软件对水泵过流几何参数进行了设计,并利用CFD数值计算软件PumpLinx与CFturbo软件无缝连接功能构建了水泵的仿真模型,利用三维造型软件Creo实现叶轮的三维造型.对水泵的内部流场及工作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了装车试验,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同时,分析了导叶和导流罩对水泵内部流场的影响,当无导叶时内部流速与轴向有很大的夹角,使静压水头减小,动压水头增大;当无导流罩时,在径向突变位置出现环流现象,增大了流场混乱程度.
-
-
陈世辉
-
-
摘要:
在沉井下沉施工过程中,不排水下沉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该技术在渗水量大的沙砾层、严重流沙地层等地质条件下具备较高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以阳江市四围涝区整治工程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不排水下沉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
-
陈华;
顾士杰
-
-
摘要:
城市排水泵站实现无人值守可节约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效能,是未来泵站管理的发展方向.文中通过国内相关案例的调研和解析,提炼出10余年来泵站无人值守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包括信息采集内容、信息传输、智能化水平、管理要素等.以上海市为例,研判了智慧排水建设和相关管理部门对排水泵站管理的要求,并据此构建城市排水泵站实现无人值守模式的管理构架,识别每个模块中的关键管理内容和相应技术要点.该构架包括底层的智能感知、中层的智能分析和顶层的判断与决策.智能感知包括生产安全、安全防护、人身安全、运行效能、相关信息5大模块.运行效能模块为文中的创新观点,综合考虑水质、水量、节能和减排.其中,水质和水量在泵站管理的框架结构中位于智能感知层;节能和减排位于智能分析层,智能分析层还可探索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泵站无人值守的技术要点还包括信息技术的运用、设备管理的高可靠性、视频监控的全覆盖性等.
-
-
-
王宜雷
- 《2017(第五届)全国水利信息化论坛》
| 2017年
-
摘要:
本文以杭州三堡排涝泵站为例,介绍全自动智能化排水泵站的建设现状,以及研究建设大型多功能全自动化排水泵站智能化系统的可行性.泵站的智能化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自动化系统和专家系统。三堡排涝泵站工程任务以防洪、治涝为主,结合改善水环境等综合利用。泵站建设以智能化控制系统为首要目的,充分发挥专家系统在泵站运行管理中的作用,使泵站具备可视性、可控性、智能选择性、安全性,将智能化系统真正做到信息交互实时共享,互动性良好,全自动安全经济运行。三堡排涝泵站投入运行后,在智能化控制系统方面能够达到系统运行过程智能化、调度决策智能化、运行管理智能化、数据智能化。
-
-
徐剑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水系统智能化技术研究会2016年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根据排水公司泵站运行现状,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提出实现排水泵站智能化控制的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管线模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排水泵站智能化控制提供了技术基础,结合公司多年的运行数据和调度管理经验,为排水泵站智能化控制提供了运行数据基础.通过建立排水泵站智能化控制系统,保障了排水泵站的安全运行,为智慧排水奠定了生产基础.
-
-
-
-
-
-
-
-
-
邹惠君;
王莉;
汪唯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全国排水委员会2017年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近年来,城市内涝频发,给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武汉汤逊湖水系的排水涝系统的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和发展,降暴雨时地区的雨水不能及时排除,形成了严重的渍涝灾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汤逊湖水系的排水系统的问题,对服务范围的汇水分区进行重新划分,将在汤逊湖水系西北端新增直排区,并满足新增快速的雨水出江通道的需要,建设巡司河第二出江通道及江南泵站,彻底改变了武昌晒湖等地区只能依赖汤逊湖泵站排渍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