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水利工程>2017(第五届)全国水利信息化论坛
2017(第五届)全国水利信息化论坛

2017(第五届)全国水利信息化论坛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7-03-30

主办单位:河海大学

会议文集:2017(第五届)全国水利信息化论坛 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从城市水灾害角度出发,研究了城市水灾害预警影响因素方面的问题.与同类研究相比,本文旨在突出研讨主客观因素结合对水灾害预警问题分析的重要性.文章共由五部分组成.首先介绍了中国城市水灾害的现状,进而提出了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预警体系,以及用以预测突发性城市水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最后,还讨论了对于城市水灾害防治的对策和方法.本项研究发现突发性的城市水灾害并不是不可预测的,可以通过科学的数据检测方法进行测算.本项研究结果可望对相关研究产生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未知水灾害发生可能性的预测方面.
  • 摘要:水利行业,由于涉及范围横向宽、纵向深,囊括的水利资源信息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种类繁多。此时,函需采用一种先进、科学、高效的方式进行管理。水利信息化技术即可满足以上要求。水利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专门应用于水利系统,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高效管理各类水利信息资源,实现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服务的现代化,可以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效率与效能,大大提高水利行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为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存在水利信息化技术规程与标准不全、落伍,顶层设计及框架设计不到位,人才医乏,上层开发技术人员,以及下层操作应用人员较少等问题。应该加紧规程规范制定,建立信息化标准框架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水利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水平,加深开发与应用合作,紧接地气,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加大水利信息化成果推广,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加强十三五期间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 摘要:本文基于文献已有的洪水预报方法,对在论文中余留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出改进.针对其预报流程,存在缺点,其一,聚类特征仅仅选择了两个特征是不严谨的,影响洪水的因素很多,这样聚类会损失很多有用信息,其二,其直接聚类为3类,并没有对多个聚类数下的情况做讨论得到最优聚类.针对此类问题,做如下改进,在模糊C均值聚类前,增加影响洪水的属性,改进文献中的PCA分析法,用来处理数据,能有效地过滤掉无用及冗余信息,并且能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然后基于处理后的数据在不同聚类数下聚类,利用伪F统计量来判断最优聚类数,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作为输出进行在线分类.经过改进,发现系统能很好进行洪水的分类并且克服原来的缺点。
  •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威海市“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水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智慧水利”,就是通过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3S等先进信息技术,对水利开发与管理手段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实现“信息技术标准化、信息采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管理集成化、业务处理智能化、政务办公电子化”.威海市“智慧水利”工程的逻辑结构 包括了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主机平台、数据管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以及安全和标准规范体系等,主要包括“三大平台、两大系统”。威海市“智慧水利”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软件功能复用,避免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提高信息获取的实时性和及时性,增强调度的主动性和可预测性。
  • 摘要:灵活性传统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在个人计算机的浏览器中,对手机端的访问没有良好的支持,系统通常需要通过有线或者WiFi网络才能连接数据正常运行。防汛工作者受到系统运行场地的因素制约。而移动应用安装运行在手机中,可以通过移动网络获得数据服务。移动应用的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的打开系统,接入移动网络,获得关注的信息内容。山洪灾害移动应用系统的架构主要分为服务端和移动端.核心功能,信息查询、指挥联动、群策群防、移动巡检等。基层防灾责任人员、抢险队伍和受灾群众都将在智能移动应用获益。移动应用及时的信息传递、准确的定位将为转移和救援受灾群众安全筑起一道新的保障线。
  • 摘要:水文测区自动化监测模式,主要包含八个子系统,即水位遥测子系统、流量自动监测子系统、气象多参数自动测报子系统、视频监视子系统、测区中心控制子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洪水预警子系统。水文测区自动化监测系统主要由各水文监测仪器、气象监测仪器、通讯网络、监测信息数据中心、流量远程测控系统、水质监控系统等级组成。测区内水文站基本断面以流速仪或ADCP为常规测流方式,电波流速仪可在涨水期水草漂浮物多、含沙量较大的情况使用。ADCP、电波流速仪使用前应与流速仪法进行相应比测,电波流速仪还要进行相关系数的率定等工作。巡测、监测断面,根据河流特性和断面条件优选测流方式,并且不同水深、流速条件下,测流方式不同。如中低水优先选用流速仪法,中高水用ADCP测流效率高,如河底有水草、含沙量大、漂浮物多则选择电波流速仪,并进行参数率定、借用断面及冲淤变化测深改正等。
  • 摘要:本文建立长江口平面二维潮流盐度数学模型,探究枯季青草沙水源地的安全.研究表明,1月是长江口盐水入侵最严重的月份,淡水资源面积在一年中最小,青草沙水库取水口盐度在一年中最高.但水库库容大且一般情况下取水口盐度超标倍数仅为2倍左右,紧急时刻带盐取水也可一定程度缓解供水危机。
  • 摘要:本文将概念性水文模型及水动力学模型进行藕合及改进,应用于山区半山区流域,并进行模型的参数率定和检验,以满足模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针对山区、半山区洪涝灾害预报从模型建立及模型应用上,对一二维水动力学模型进行耦合并改进,藕合一二维水动力学模型等方法,同时结合流域概况、气象预报、潮位预报等数据,也可构建基于GIS的综合流域洪涝预报预警数学模型,对区域规划、洪涝预报、洪水影响分析、灾后评估提供技术手段。本文首先选取浙江省白溪流域作为模型的应用,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检验模型应用的效果,分析其适应性和有效性。结果证明一二维藕合模型在山区半山区进行洪涝模拟计算中整体拟合很好,且较好地模拟了整个洪水过程。
  • 摘要:本文给出了水资源自动监测站在智慧运维平台的应用,水资源自动监测站主要对地表水的水质、水位自动监测,并且选取矩形薄壁堰标准断面做为流量计算装置,依据水位值和水位采集间隔精确计算出小时流量,并且由系统统计出口流量并进行保存,将采集到的水资源数据通过SYZ2012《水资源监测数据传输规约》协议传输到运维平台,系统对上报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存储。监测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查看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建成了具有自动监测、预测预警和安全管理的保障服务平台,实现高效稳定、低功耗的运行,从而全面及时的掌握水资源的质量情况,为水资源保护和科学有效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摘要:P2P下载、WEB视频等非关键业务的流量大肆吞噬了网络67.5%的内外网带宽资源,不仅造成带宽资源大量浪费,还使得黄河水情采集、河道监控等治黄信息化业务系统的数据信息传输缓慢,严重影响了防汛治黄业务的正常开展.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应用保障了山东黄河视频会商、GIS、电子政务、外网网站、水量调度监控等治黄应用系统的数据传输、信息安全和运行管理. 山东黄河网络管理应用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之间尽量采取低藕合的方式减少程序模块之间的相互影响,系统的总体设计原理框图如图所示。主要模块包括:内核模块、防火墙模块、认证服务模块、行为策略模块、内容审计模块、流量控制模块、流量统计模块、口志服务模块、数据库模块、客户端服务模块、准入客户端模块、分布式口志中心、配置管理模块、口志查询分析中心。系统特点网络流量识别、带宽资源管理、对各种入侵攻击的安全保护措施、基于时间的管理等。
  • 摘要:该文从物联网及智慧农业的内涵出发,提出了农业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根据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架构,可将农业物联网分为3个层次:信息感知层、信息传输层和信息应用层。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包括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科学分析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农业物联网作为农业高新技术,具有基础薄弱、一次性投入大、受益面广和公益性强的特点,在当前农业产出效益不高、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业信息化市场化运作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公益性行业农业工程综述与评析专项支持。根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实施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一批国家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集成应用,发展智慧农业。对研发农业物联网产品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以及使用农业物联网产品的用户进行补贴。
  • 摘要:灌区智能化灌溉管理系统,主要由测流设施的改造、改造增加自动计量设施、信号传输设施的建设、灌溉配水自动化控制设施的建设、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建设、泵站远程控制系统的建设的技术支撑所构成,实施智能化灌溉管理系统改造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可归纳为能源单耗降低、节约灌溉管理运行成本、提高了灌溉商品水率和灌溉水费征收、降低群众用水成本。孪井滩扬水灌溉工程运行初期几年间,由于水费收入难以支付电费,甚至经常性拖欠时刻面临无法正常运行的尴尬境地,而一套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就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水电费的收支平衡,反而推动智能化灌溉管理系统的不断深化,取得了很多意想不到效益的溢出。
  • 摘要:Cesium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三维地图引擎,具有开源、跨平台且无需任何插件的特点.基于Cesium平台搭建的防汛三维电子沙盘可以集成三维地形、正射影像、倾斜摄影测量模型、实时监控视频等模块,并可与已有的水情、雨情、工情数据库关联,在三维空间场景下,实时展示和查询水利专题信息,为防汛减灾和决策会商提供技术支撑.为实现更好的虚拟现实效果,需要在三维地形的基础上,加载精细的三维场景,比如重点水利工程的倾斜摄影测量模型,本研究采用了5cm分辨率的无人机航拍照片生产倾斜摄影模型,运用Easy Darwin流媒体服务器对监控视频处理,实时将RTsP协议的视频流转换成HLS协议m3u8+ts文件,通过WEB服务端口发布HTTP视频文件地址,以供网页播放器访问。
  • 摘要:本文主要是研究,借助于泵站自动化系统的采集数据,结合其它日常检测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扬水泵站的设备进行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通过实验分析诊断规则与实际问题情况对比,在10个案例分析中,判断真确准确率可达到92.1%,与人工的判别相比较具有稳定、效率高、准确率高的特点,因此借助于泵站自动化系统采集的数据和日常其它收集的数据,可依托数据挖掘技术对于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的进行判断,特别是针对各类主设备:变压器、电动机、水泵等运行状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泵站机电设备检修由周期性向状态检修发展具有前瞻性。
  • 摘要:本文较为详细的介绍了进洪闸水文站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组成以及系统运行情况,同时对水文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在水文测站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进洪闸水文站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整体设计与一般的遥测站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所有的数据全部“落地”后再进行上传,另外可在局域网内实现在站和局水文中心的视频监控(监视)。整体设计组成:通过传感器和控制设备完成数据(含视频数据)的采集;由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传输;经中心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后上传至局水文中心。该系统主要由中心控制系统、水位自动监测系统、雨量自动监测系统、流量自动监测系统及视频监视系统组成。该系统经过几年的实际使用,设备运行稳定,水位、雨量、流量数据采集正常,通讯畅通,通过比测各水文仪器测验精度满足测验规范的要求,为今后水文测站的水文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建设提供了经验。
  • 摘要:企业水平衡测试是开展计划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企业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系统实现对企业水平衡测试数据的处理及分析工作,依据用水单元特征及水平衡计算公式,完成水平衡测试统计报表及图形绘制的工作,有效简化并规范企业水平衡测试的繁琐计算流程,为企业节水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 摘要:本文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应急响应系统,该系统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制定应急方案,逐步实现与应急响应密切相关的预案数字化管理.应急响应系统依据采集的实时信息,判断险情类别,参考应急预案,提出应急响应参考方案,经过不同层次的决策会商,选定应急处置方案,将应急处置方案作为工程白动化调度的边界条件,生成调度方案,调度中有关闸站和交义建筑物的部分由闸站监控系统和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系统执行。突发事件管理模块提供方案采集与展示及整理功能,帮助用户便捷、直观总体掌握当前的突发事件状态。模块包括:突发事件查询;情况报告编制;预案方案采集;决策会商支持;结果整理归档。
  •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科研单位仪器设备管理信息量越来越大带来的复杂现状,结合科研院所仪器动态管理系统的开发实例,对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功能进行了介绍, 系统借鉴(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处理)循环理论进行,反映所有仪器全生命周期的运行状态,整体采用的(模型视图控制结构)体系架构,有效地在存储和展示数据的对象中区分功能模块以降低它们之问的连接度,这种体系结构将传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模型转化为图形显示的用户交互模型,是多层次的商业应用。对科研单位仪器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现实作用和指导意义.
  • 摘要:十大孔兑泥沙来源分析对孔兑治理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十大孔兑中选定西柳沟为代表,采集西柳沟中下游主河槽3份样品及泥沙来源区的沙漠沙与砒砂岩样品,利用QICPIC粒度粒形分析仪分析,提取样品的球形度作为分析指标,通过集对分析的思想分析西柳沟河床质球形度与沙漠沙及砒砂岩球形度的相似性,进而得出沙漠沙与砒砂岩对西柳沟泥沙的相对贡献率.结果表明,来自上游丘陵沟壑区的砒砂岩在入黄口处的含量比中游沙漠区的沙漠沙含量大,洪水更容易将砒砂岩形成的细沙带入黄河.
  • 摘要:本文采用BIM技术,在某水利工程中,利用Geostation地质模块三维建模软件,实现该工程泵闸枢纽段地质勘察成果的三维可视化建模,并初步探索了在BIM技术影响下,地质勘察行业发展趋势. 在地质勘察中,应用BIM技术,实现地质信息三维立体化,较传统地质勘察成果而言,三维地质勘察成果优点显而易见。首先三维可视化模型,较二维图纸,更具体形象,其携带地质信息更容易被非地质专业人员识别;其次,利用三维模型,可辅助二维绘图,校正二维图形的纸漏;再者,在工程建设施工期间,地质模型可作为参考,指导施工作业,并配合相关测量技术,监测施工质量及反应施工进度等。因此,在大数据时代,结合BIM技术,地质勘察行业将不断朝野外地质勘察信息化、三维地质建模自动化发展。
  • 摘要:将GM(1,1)灰色模型和改进的GM(1,1)残差修正模型应用于淮河流域鹿邑东孙营闸测站的水质预测中,分别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进行拟合预测.结果表明,传统的GM(1,1)灰色模型在高锰酸盐指数上的拟合与预测精度较高,而改进的GM(1,1)残差修正模型在氨氮浓度的预测上要优于传统的GM(1,1)模型,能够更加精确地对水质未来情况进行预测.
  • 摘要:标准化管理平台是实现标准化管理全过程动态管理和监督考核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结合宁波市三江河道管理局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实践和应用,提出建设标准化管理平台的指导思想,制度化、元素化、互联网。以姚江大闸为例,具体介绍标准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和效果,标准化管理平台姚江大闸的主要应用功能包括组织管理、运行管理、信息化管理和元素管理、我的任务、绩效管理等。可为类似工程开展标准化管理及平台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为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在水资源保护管理中的应用,提高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水平,有效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对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任务和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方案,通过将长江流域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水环境监测、入河排污口和取水口的属性信息与地理空间信息集成在一起,依托GIS的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为水资源保护管理和规划、入河排污口管理、取水口管理和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等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为实现“智慧水利”迈出了重要一步.
  • 摘要:本文依据61年长系列水文实测整编资料,首先采用水文比拟法对资料进行了断面一致性计算分析;然后采用P-Ⅲ频率曲线适线法对大汶口(临汶)站年径流量进行了分析,掌握了丰、平、枯水年的分布规律;对洪峰流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出不同保证率下的洪峰流量;分析了洪水组成及特性,为水文勘测、预报、防汛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基于淮河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站视频监控系统的建立与运行经验,介绍了水质自动站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视频图像采集、网络传输等内容,通过对观测数据及运行状态的分析判断,设计信息储存、统计、查询、提示、报警等功能,利用图文、声音和手机短信等方式提示业务技术人员及时有效处理故障,以保障自动站观测数据的完整和准确.还介绍了在运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为水利行业中水质自动监测工作提供借鉴. 利用监控系统的维修记录功能,对每次维修的记录进行认真填写,并设计维修记录修改、添加及查询统计功能,将相似故障进行归类统计,总结出自动易损坏部件和故障部位为迅速掌握故障原因及故障部位提供依据。
  • 摘要:远程自动监控无人值守智能化管理系统在供水工程中已经得到普遍推广,但是中小型供水工程的设计只是简单增加了智能化管理的系统,而作为供水工程核心的加压泵站基础设施的设计,仍然没有形成与智能化相适应的创新探索.内蒙阿拉善左旗近十年来在智能化加压泵站设计方面,根据实际条件进行了积极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供水工程的计算机远程监控无人值守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导致传统的运行管理理念和模式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作为供水工程核心的加压泵站,其设计思想也应当围绕智能化而有更大的创新和探索。很多以往所必需的技术保障,在“无人值守”条件下可能已经再无必要,或者通过变通满足其所需条件而使无效功能得到大大简化;另一方面,设计也应当为满足“无人值守”而创造条件;电机水泵整体结合在一起的立式水泵最为普遍的只有深井泵,其他类似立式水泵极其稀少,其优势不言而喻。但深井泵受限于井径而使得其使用范围受到影响,应当在非井泵使用范围之外也能够形成更多立式紧凑型水泵产品种类。
  • 摘要:江阴以江南水务为主体,从建立应用系统模块、升级管理模式着手,积极实施“智能水务”项目建设,建立系统模块包括GIS系统和水力水质模型、给水智能调度系统、RFID应用与水务移动、大数据分析和商务智能。升级管理模式,开展系统整合实践、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再造水务工作流程、创新运行管理手段。通过实践,实现行业争先目标、提升水务安全保障、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江南水务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成功结合的实践,为今后江阴持续强化饮水安全保障指明了路径方向,并为苏南其它兄弟市(县)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水平提供了一些借鉴。
  • 摘要:水文是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开发和利用水文信息资源,对全面提升水文各项业务发展水平,提升水文服务的效率和效能,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服务具有有重要意义.但仍存在由于水文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水文系统地市局没有设立信息化中心这一专门部门,而是由几个部门联合管理,责任分工不明确,各类水文信息采集体系还没完全实现自动化。信息中心必要设施设备还不是很完善,安全管理漏洞大,应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网络安全有待进一步加强。应该重视水文信息建设,健全组织机构,统一规划,重视维护管理,落实管理经费,重视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重视业务软件开发,全面实现自动化。
  • 摘要:本文以杭州三堡排涝泵站为例,介绍全自动智能化排水泵站的建设现状,以及研究建设大型多功能全自动化排水泵站智能化系统的可行性.泵站的智能化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自动化系统和专家系统。三堡排涝泵站工程任务以防洪、治涝为主,结合改善水环境等综合利用。泵站建设以智能化控制系统为首要目的,充分发挥专家系统在泵站运行管理中的作用,使泵站具备可视性、可控性、智能选择性、安全性,将智能化系统真正做到信息交互实时共享,互动性良好,全自动安全经济运行。三堡排涝泵站投入运行后,在智能化控制系统方面能够达到系统运行过程智能化、调度决策智能化、运行管理智能化、数据智能化。
  • 摘要:洪水风险管理需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洪水风险图是识别和管理洪水风险广为应用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本公司在国内外诸多流域和城市洪水风险评估及风险图绘制项目的实践经验,和国外类似项目的调研,叙述了通用的洪水风险图绘制技术流程,即四个步骤:基础资料收集、洪水要素分析、受灾体统计以及风险图绘制.希望对正在进行的全国风险区图编制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 摘要:针对目前黄河防汛抢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队伍组织组建存在问题,结合抢险管理现状,研究探索黄河防汛抢险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出防汛抢险管理专业化和社会化模式.一般抢险中,主要通过与部分群防抢险队伍负责人、施工企业法人、签订抢险预约协议等方式落实社会化抢险队伍,尽力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够随时组织人员、机械投入抢险,及时控制险情发展。抢险指挥人员管理资格认证可沿袭目前技术工人技能鉴定来认证,经黄委主管部门培训发证,由人事部门统一管理。社会化队伍要严格加强合同管理,甲方的抢险指挥人员可通过合同约定进行管理,派驻抢险项目甲方代表和监理。 评估方法,主要从完成抢险项目规模、次数、绩效情况评估队伍抢险经验。从人才队伍的人数、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区域分布、岗位分布全面评估人才队伍的状况。根据人才队伍建设的状况,评估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和制度。根据水利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队伍发展的总体要求,并提出下步队伍发展的主要建议等。
  • 摘要:本文阐述设计模式是一套被反复使用、为多数人知晓、经分类编目的关于代码设计经验的系统总结.一个良好的应用软件设计,不光可增加代码的可维护性,同时还可提高软件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水文信息系统的研发过程中,架构应采用良好的设计模式.以水文站信息推送APP总体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以观察者模式为研究典型,具体说明设计模式在水文信息化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与作用,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水文监测数据的采集报送系统由监测端、传输网络、数据中心及用户终端等几个部分组成。监测端完成水位、雨量、流速等水文监测要素的采集;通过GPRS/卫星等传输网络将实时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通过数据清洗、数据在线整理整编后完成信息推送;用户终端则是水文信息的最终用户,可通过计算机、移动通信终端等设备进行数据的在线访问。
  • 摘要:实现地下水压采任务关键是解决好地下水开采的替代水源问题,替代水源是保障地下水超采治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前提。连云港市的替代水源主要有南水北调水江淮水、江水东调长江水、本地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上游回归水和外来水。地下水压采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的综合性工作,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职能机构,提高规划的组织实施、投入保障、技术保障、建设和建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政策规定,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领导、管理、监督、指导,达到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 摘要:试验厅是水利行业科学研究的基础,在科学研究、生产试验和技术开发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试验厅管理体系为实例,归纳了现阶段国内外水利行业科研院所试验厅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分析了当前试验厅管理体系的结构和特点,总结了水利行业试验厅管理的主要内容,同时提出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缺点,并对试验厅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做了提出了一些建议.建立三维可视化试验厅综合管理系统。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国际一流的行业标准,引进人才。
  • 摘要:盐城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水资源管理业务为重点,以水源、取水、输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等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环节和地下水监测为基础,以水资源业务应用系统为核心,具有硬件产品和软件系统,规模大、周期长、覆盖面广。RTU整体功能分为四个模块:初始化模块、现场数据采集模块、键盘处理模块和DTU远程通信模块。其中,初始化模块负责RTU内部端口、定时、中断、通讯等初始设置;现场数据采集模块通过RS485总线读取直读式水表、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外部设备数据,但水位数据则是通过AfD输入接口对水位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转换得出水位数据;RTU通信部分接收采用中断模式,发送通过查询模式,数据中心发到终端的数据中断接收到后,在主程序中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发响应数据给数据中心,同时主程序中顺序检测当前遥测终端状态、数据,根据数据中心的配置进行相应处理。
  • 摘要:现有的根系分区交替灌溉装置仍停留在手动控制阶段,需要通过机械或连杆的操作实现作物局部根区的交替灌溉,费时费力,响应速度慢,并且需要借助其他实验观测资料判断作物根区的实际含水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灌水以及何时需要交替灌水,严重影响控制精度.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交替灌溉智能控制系统,分析了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硬件设计并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9%,通过现场或远程调整作物类型,可以满足玉米、棉花、蔬菜等作物的交替灌溉要求。
  • 摘要:汤河口水情自动测报站实时自动采集河流水位、流速信息,利用GPRS上报至数据中心接收站。水位监测站长期存储水位、流速历史数据,支持现场数据本地或远程下载,具有越限报警、遥测设备自动检测、电源报警等功能。数据接收中心站通过数据接收软件实时接收处理水位、流速数据,并进行数据转化,对测站进行工作状态监视、测站校时、远程设置等。水情自动测报站主要由水位、流量监测设备、RTU遥测终端、DTU通信模块、供电系统、防雷系统组成,其中供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充电控制器组成,由交流电和太阳能浮充蓄电池互补供电。测站采用自报式与查询一应答式相结合的混合式工作方式。
  •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甬江中转码头泥浆水上运输处置现状的分析与研究,结合水利部门在日常监管中的主要工作职责,指出了当前监管形式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利用物联网技术,创新监管模式,整合监控设施,完善监管手段,消除监管盲区,提高监管力度的构思,并付诸实践应用,收效良好,在河道监管执法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摘要:移民汇的服务运营体系,除了完整的业务流程规范外,支撑整个“移民汇”运营体系的核心,在于协同订单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统一售后管理系统、商业智能集成。移民汇服务内容,信息采集、产品设计、农业信息管理员培训、省级移民汇网站及县级专题建设等。移民汇服务保障体系包括网络服务和监管体系、技术支持和管理体系、业务和渠道拓展体系、订单管理和物流追踪体系。移民汇与移民管理机构的对接,行政发文汇集农产品信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培训,县移民管理机构推动建设移民农产品配套服务,政务网站及微媒助推项目。创新精准扶持方式,提升移民的自主发展能力,改善移民村的整体生活条件。
  •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低功耗数据采集器ACS500的引供水监测控制系统.通过使用低功耗采集控制器及合理的通信方式,实现对沿线应供水的水位监测、水泵远程监控,进而实现了对远程引供水的远程集中管控.引供水监控系统一般沿渠道或输水管线进行安装,多数安装点没有稳定可靠的交流电供电,为了有效控制系统功耗、降低蓄电池容量,方便系统的安装与维护,降低系统运行成本,装置的低功耗是建设的关键。为了实现现地水泵、电磁阀的无人值守,要求引供水监测系统处理速度快,稳定性非常高。
  • 摘要:本文根据宁波市水文数据资源现状和需求,基于反射机制和动态演化的水文数据资源服务,多级分布式计算的水文数据分析计算、面向水文服务的双缓存机制等关键技术,构建了基于B/S三层体系结构的水文数据在线分析应用系统.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实现了历史水文数据与实时水文遥测数据的联动分析计算;实现了高效率的水文数据在线分析计算;实现了水文分析计算模块的颗粒化、组件化,提高了其共享和复用程度.
  • 摘要:黄台桥水文站已有百年建站历史,在城市防洪调度和水资源管理保护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受下游控制闸的影响,黄台桥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不成单一线.黄台桥水文站新设立实时流量监测(Argonaut-SL)系统,并与人工实测测验数据进行比测分析. 通过对黄台桥水文站流量实时在线测流系统的安装、实测数据等各方面的分析,以及与走航式AOCp测验数据的比测分析,其数据的稳定性、准确性、实效性可满足黄台桥水文站的测验业务要求,使黄台水文站测验效率、测验实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受下游节制闸启闭影响,水位流量也不能形成稳定的关系曲线。建议在今后的测验中,应继续对黄台桥水文站在不同水情下进行多样化的比测,通过长序列的比测资料分析,优化SL的设定参数,从而获得更加合理准确的测验数据。
  • 摘要:饮用水源地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双向流通航河道水源地受干扰的因素更多,存在的风险更大.笔者以里运河淮安水源地为实例,依据实地踏勘调查,全面掌握饮用水源地现状存在的安全隐患,按照“水量保证、水质达标、管理规范、运行可靠、监控到位、信息共享、应急保障”的达标建设要求,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实际状况,统筹水源地达标建设指标体系,研究制定水源地达标建设方案,探索水源地保护措施,管理机制和污染源整治方案,为全面提高水源地安全保障程度提供借鉴.例如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加强沿线排水泵站的管理。
  •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用水效率红线控制的目标要求,构建了一套市际市际行政区界水资源监测站网设置原则和方法体系,并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市际区域的水资源监测站网设置,通过实例研究,提出平原水网区、梯级控制区、入江入海(湖)区三种不同区域类型的市际行政区界水资源监测站网设置方案,为开展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打下基础,有助于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及时地调整布局,指导不同区域类型市际监测站点设置、适应经济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建议综合考虑站网布局和实际监测能力的关系,确定合理的监测频次,进行一些专项分析研究,提高水质监测的频率及巡测的次数的代表性,进一步指导监测工作。
  • 摘要:胶州市城市水文预警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建设,以实现“信息采集感知化、数据处理智能化、现场处置白动化”的目标;借助物联网协议开放、标准的特性,实现水文信息交互和共享。系统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硬件系统包括城市积水监测站、信息采集机制。 胶州市城市水文预警系统的应用了系统的总体框架主要包含五个层次,分别是基础设施层、数据中心层、应用支撑平台层、业务应用层、门户展现层。通过本系统的建设,基本形成了城市水文监测站网,建立了城市水文综合应用平台,做到实时监测城市积水信息并提供预报数据,为城市交通和民众出行提供依据,提醒出行人员及时绕开积水路段,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本系统的建设,重点收集、积累数据资料,为进一步建立城市雨洪模型,形成完整的城市河流洪水及城市内涝预报体系奠定基础。
  • 摘要:业务处理系统是黄委水调二期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由于黄委水调系统对可用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响应速度要求很高,选择了轻量级JavaEE框架Struts+Hibernate+Spring作为该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在详细设计开发架构的过程中,采用JSP作为表示层,Struts作为控制器层,JavaBean+Spring作为业务逻辑层,Hibernate作为数据访问层,SQL Server2008作为数据库层.从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分层级介绍系统设计,以报表配置、数据流设计、安全设计为代表,介绍系统功能的实现。
  • 摘要:水利信息化是衡量区域信息化水平乃至业务管理的重要标志.盐城市紧抓中央、江苏省加快水利建设的机遇,将水利信息化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管理、同步达产增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结合实际,分析水利信息化建设需求,探讨建设架构,夯实建设保障,为加快传统水利向信息化水利、现代化水利转变提供借鉴.建成比较完善的信息采集系统、水利数据中心、监测监控系统、业务应用系统、保障环境体系,夯实盐城水利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
  • 摘要:水文吊箱升降绞车要求性能稳定、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便于安装.对供电方式、绞车结构、电动机、减速器等主件的进行了分析和优化,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绞车结构形式及受力计算.该类型的电动绞车已在孙口站、利津站的两处节能吊箱的研发设计中得以验证,认为设计方案、计算方法正确,绞车结构合理,是一款理想的吊箱专用绞车之一.
  • 摘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的总目标是建成一个以水雨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系统和雷达测雨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利大数据资源化的本质是实现数据的共享与服务,因此,通过构建水利数据基础服务平台,实现分布异构数据的互联互通与高效利用。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水利大数据的资源化蓝图,分为资源层、逻辑层、服务层和应用层4个层次,其中资源层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构成水利数据持续更新与存储能力,形成对“数据化”的支持;逻辑层进行异构数据的封装、整合、共享和交换等工作,形成对“数据开放”的支持;服务层也是数据开放的支持,以服务形式进行开放,并以服务组合满足水利大数据应用的动态性和伸缩性;应用层则是水利大数据价值的体现,在这一层中,各类用户按照平台提供的统一交互界面和应用接口标准,使用水利大数据资源进行分析与展现。水利大数据资源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水利大数据的高效存储技术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之外,还涉及到支持高效数据交换的大数据分发技术,为避免用户“信息迷失”的数据服务推荐技术,以及提供高通量信息内容的新型可视化人机交互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水利大数据资源化的关键技术体系。
  • 摘要:本文探讨统筹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项目成果思路,通过面向对象的水利数据模型整合数据资源,建立统一的数据存储、交换和共享体系,整合形成合理的应用体系架构,补充完善运行支撑环境,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和综合应用,有效提升淮委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水平,进一步增强淮委水行政管理和服务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 摘要:采用软件工程技术、数据库技术、GIS技术、互联网技术、中间件技术等先进技术建设的“北京市水质监测信息共享平台”,系统基于SOA体系架构,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按照采集传输层、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平台、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及应用交互层体系结构进行建设。“北京市水质监测信息共享平台”主要分为供水水质、水资源质量、水环境质量、排水与再生水水质四部分业务功能,同时开展了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建设、水质科普、热点问题展示。会商方法提供取最好、取最差、均值三种可选。会商过程中的会商提醒等由平台利用Web消息服务及移动平台消息推送方式向相关人员进行推送。
  • 摘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水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正在从数字化水务阶段向智慧化水务阶段迈进。具体包括:自动化阶段、数字化阶段、智慧化阶段。智慧水务是把最新的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城市水务的综合管理,把传感器设备嵌入到自然水和社会水循环系统中,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将“水务物联网”整合起来,以多源藕合的二元水循环模拟、水资源调控、水务虚拟现实平台为支撑,实现数字城市水务设施与物理城市水务设施的集成。通过对感知层、网络层、基础设施层、数据服务层、平台支撑层、软件服务层、交互层的建设,构建城市智慧水务大数据平台框架,形成以服务总线为纽带的平台服务体系。智慧水务的核心体现在应用层面,应用系统建设以现有系统整合为主,现有系统升级改造和新建系统为辅的方式开展。智慧水务建成后,将实现以水务局为中心,局属单位为分中心的城市智慧水务服务系统,为基层监控、业务管理、决策支持、公共服务提供全面、可靠、灵活、便捷的信息化支撑和保障。
  • 摘要:信息中心承载着水文局各类关键业务、核心应用,信息数据的完整性、业务运行的可靠性、网络系统的连续性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重复配各严重,造成许多问题。淄博市水文局云计算平台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并规划了建设目标和步骤,从自身信息化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现状出发,加强了综合协调和统筹规划,借助现代、前沿的信息化技术,打造了集成能力强、运作效率高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信息化平台。平台利用已配备的网络、存储、服务器等IT基础设施资源,整合了各科室业务应用,并重点服务于地方防汛决策支持及水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业务。全系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分层分区设计,区域问VLAN隔离。全系统均采用双交换机虚拟化技术,有效的避免因链路出现故障造成应用中断的可能性,实现白动快速切换,避免网络震荡,保证高可靠及横向互访高带宽。云计算平台建成后,水情科全部业务系统应用、水文网站系统应用、微信公众号服务系统应用、墒情监测系统应用、水情预报系统、山洪数据交换系统应用及财务科财务器材管理系统应用已全部迁移到平台运行至今,运行效率高效,业务系统稳定。
  • 摘要:为完善漳卫南局水文站网,根据漳卫南运河流域现状和漳卫南局水文有关规划,基于漳卫南局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要求,提出汤河口前神标水文测站选址论证意见,为水文测站设立与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河道水位站宜选择在河道顺直、河床稳定和水流集中的河段。基本水尺断面宜设在顺直河段中间,并与流向垂直。根据现场查勘取得的河段地形、水力条件,选址断面1、断面2所在河段河床稳定、水流集中,无分流岔流和回流影响,符合水位布设、流量测验断面选择规范要求。其中,选址断面1因两侧树木较多且高大,视线受阻,设施设备安全运行及日常巡查管理困难。选址断面2在最大限度满足测验断面选取要求的基础上,可兼顾设备运行和日常安全巡查管理需要。采用水位、流速自动监测方式,并通过断面整治工程、技术等措施率定水位流量关系,实现在线监测是可行的。建议通过分期实施实现在线监测,并达到测站的防洪标准和测洪标准.
  • 摘要:本文以互联网技术近十年的发展为基础,针对水利信息化发展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分析“互联网+”技术思维与“智慧水利”结合,并通过其在各地区的建设实例,分析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互联网十智慧水利”在各地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推动了水利管理能力的提升,主要对建设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加强智慧水利顶层设计,结合需求,注重规划,实现有步骤、分阶段的实现智慧水利。重视智慧水利标准体系建设,构建全流程的标准,保障数据与应用的有效整合。构建水利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实现数据服务平台化管理,全面提升水利应用专业水平。全面加强水利信息化运行维护能力,为水利信息化业务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保证。
  • 摘要:采用正己烷提取水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并建立水中痕量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测定方法.NIST标准谱库检索定性,SIM模式下特定离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浓度在10ug/L-500u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等于0.9996;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6.7%-99.5%之间,方法的检出限为0.1ug/L.能满足水中痕量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测定的要求.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