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拒食

拒食

拒食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51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植物保护、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3283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健康之路、国际护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业科技年会等;拒食的相关文献由465位作者贡献,包括邵雪花、赖多、匡石滋等。

拒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1 占比:1.3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283 占比:98.64%

总计:13466篇

拒食—发文趋势图

拒食

-研究学者

  • 邵雪花
  • 赖多
  • 匡石滋
  • 肖维强
  • 凡超
  • 宋湛谦
  • 赵天艺
  • 姚广民
  • 张勇慧
  • 张锦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肖新辉
    • 摘要: 目的 探讨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拒食、拒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0月~2020年4月住院的82例拒食、拒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42例.研究组应用MECT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注射液肌注,具体剂量视个体化治疗方案而定,通过比较两组拒食、拒药改善情况、PANSS量表观察治疗效果、对比安全性.结果 治疗8天后,比较两组拒食、拒药改善情况,研究组改善36例,无效4例,有效率占90.00%,对照组改善27例,无效15例,有效率占64.00%,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比较PANSS总复位率,研究组PANSS总复位率改善37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2.50%;对照组改善27例,无效15例,有效率占64.29%.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ECT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的拒食拒食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张振玲(编译); 史蒂夫•莱森
    • 摘要: 现代品种肉鸡的生长性能潜力已得到很大程度地发挥。为了使肉鸡的营养需求与其日龄匹配,并精细化饲喂,以发挥其最大生长潜能,肉鸡在生长期内(从孵化出来到出笼上市约6周)必须转换其日粮配方若干次(通常肉鸡屠宰上市前会有2~3次日粮转换)。虽然肉鸡的营养需求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地发生变化,但实际生产中日粮的转换却是突然进行的,不过肉鸡也很容易适应。肉鸡对日粮的改变虽然较易适应,但也有研究表明一些肉鸡在日粮转换后会出现短暂的"拒食"现象。肉鸡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喜欢其生活环境中的一切都保持稳定或一致,而一旦有变化发生就需要花时间去适应,肉鸡如何应对日粮转换目前仍知之不多。加拿大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的名誉教授史蒂夫·莱森(Steve Leeson)对肉鸡日粮转换后影响肉鸡采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相关介绍,希望对养殖者管理日粮转换期肉鸡有所帮助或启示。
    • 张磊
    • 摘要: 目的 分析精神科拒食患者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与相关护理防范措施.方法 研究资料是内蒙古通辽市精神卫生中心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伴有拒食现象的精神病病人共计100例,通过分析患者产生拒食的原因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对具有拒食症状的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导致精神病患者出现拒食的原因是很多的,拒食并不是一种因素造成的,在诸多原因中,主要原因为精神方面,占50.00%,患者自身心理因素占20.00%,药物不良反应占18.00%,其他原因占12.00%.结论 详细了解造成精神科患者产生拒食情况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此进行合理有效的预防干预,不但可以及时纠正患者的拒食症状,而且对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均是有促进作用的.
    • 谢渭根; 李庆华; 张烈
    • 摘要: 目的 观察鼻饲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拒食拒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伴拒食拒药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在保护性约束下,鼻饲抗精神病等药物及肠内营养混悬液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肌内注射及静脉滴注抗精神病药物、静脉营养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治疗期间主动进食服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4周主动进食服药率7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4%,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饲途径进食给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伴拒食拒药患者,可提高患者主动进食服药率,安全性较高.
    • 王健; 柴家金
    • 摘要: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拒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精神病患者180例,分析总结其拒食原因,随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增加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对精神病患者的拒食原因进行了解,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增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促进医患、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俞瑞鲜; 胡秀卿; 吴声敢; 王彦华; 赵学平
    • 摘要: 为探讨6种植物精油对小菜蛾的趋避效应和对杀虫剂的增效作用,采用叶碟法测定了6种植物精油对小菜蛾的产卵忌避作用和拒食作用,并采用喷雾法测定了其中3种植物精油对杀虫剂丁烯氟虫腈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柠檬香茅、 紫苏和甜罗勒3种植物精油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和产卵忌避作用.3种植物精油对小菜蛾幼虫拒食率分别为58.2%~97.0%,72.2%~94.8%,51.5%~100.0%;对小菜蛾成虫24 h的产卵忌避率分别为57.9%、82.5%和90.3%;同时对杀虫剂丁烯氟虫腈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可见小菜蛾对柠檬香茅、 紫苏和甜罗勒3种植物精油处理的叶片具有选择倾向和趋避性,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 解福双; 李肖肖; 姜远; 王丹; 李健; 刘友花; 郭志刚
    • 摘要: 樟树枝叶中富含精油和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过敏,消炎,抗菌,驱虫等功效.采用活性追踪法,对樟树枝叶提取物的昆虫拒食反应及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详细考察了樟树枝叶提取物的不同极性段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以及对稻瘟病菌、立枯丝核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灰霉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禾谷镰刀菌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樟树枝叶提取物对菜青虫具有中等拒食作用;对立枯丝核病菌、稻瘟病菌、灰霉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宋忠旭; 李良华; 赵海忠; 彭先文; 孙华; 胡华; 梅书棋; 焦祖武; 汪开云
    • 摘要: 文章对养猪实践中妊娠母猪拒食现象进行了综合剖析,主要原因有返情、便秘、饲料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疫病与应激等,分别从建立档案、规范查情,解除便秘,加强饲养管理,防治疫病、减少应激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应对策略,对消除拒食,最大化提高妊娠母猪生产性能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
    • 谢佼昕; 柳熹男; 吴兰军; 孙学俊; 闫喜中; 郝赤
    • 摘要: [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小菜蛾的危害,研发新型、高效植物源杀虫剂,[方法]用95%乙醇为溶剂对番茄茎、叶分别进行索氏提取,并以叶片浸渍法就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取食进行测定.[结果]结果表明,番茄茎、叶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均有明显的拒食作用,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拒食率增加.在茎、叶提取物浓度均为100 g· L-1下,处理24 h后小菜蛾幼虫拒食率为70.70%和63.54%.[结论]番茄茎叶提取物可用于小菜蛾的防治中.%[Objective]In order to control the damage of Plutella xylostella effectively,the new style and high active plant insecticide was researched.[Methods]The soxlet's extra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xtract the active material in tomato stems and leaves by using 95 % ethanol,and leaf immersion method was used to test the feeding of diamondback larvae.[Results]indicated that the extracts had obviously antifeedant rate to the larvae of diamondback moth.The higher concentration,the more obviously the effect on the pest was.The antifeedant rate reached 70.70% and 63.54% treated by contacting at concentration of 100 g·L-1 at 24 h.[Conclusion]The ethanol extract of tomato stems and leaves can be used in the control of diamonclback moth.
    • 徐汉虹; 赖多; 张志祥
    • 摘要: 印楝素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植物源农药,田间登记应用已30多年,对全球作物保护和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印楝素的发现和印楝在中国引种情况,总结了印楝素结构鉴定与全合成的历程,重点介绍印楝素拒食、抑制昆虫生长发育、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分子作用机理以及印楝分子生物学、印楝素生物合成研究的最新进展.1983年,赵善欢等成功地将印楝引种中国,随后我国许多学者开展印楝引种与繁育,种植面积曾超过6万hm2,为我国印楝素杀虫剂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1997年印楝素以新化合物结构作为新农药在我国登记,实现了商业化应用,2014年成为农业部推荐使用的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品种,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我国学者发现了印楝素诱导细胞自噬现象,阐明了印楝素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分子调控机理.随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控制,印楝素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越来越深入普及.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明确印楝素的分子靶标,为印楝素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基础.%Azadirachtin is primarily known as an effective botanical insecticide,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field practice for more than 30 year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crop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In this review, we traced the discovered history of azadirachtin and the situation of neem introduction, and summarize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inducing autophagic apoptosis, the latest progresses of molecular mechanism and biosynthesis of azadirachtin, as well as molecular biology.The neem tree, Azadirachta indica A.Juss, was first introduced by Shin-Foon Chiu''s group into China in 1983, and then Chinese scholars made great efforts to introduce and breed neem tree, planted more than sixty thousand hectares of neem trees, which provided material guarantee for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azadirachtin pesticide in China.The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azadirachtin was authorized by China''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CMA) as a new insecticide in 1997.Azadirachtin had become the main low toxicity and low residue pesticide recommended by CMA in 2014, and resulted in good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Chinese scholars discovered that azadirachtin could induce autophagy in insect cell, and illuminated the molecular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induced by azadirachtin.As strengthening the source control of quality and safety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zadirachtin will be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The basic research should be intensified for future work to find out the molecular target of azadirachtin, which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cientifical application of azadirachtin.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