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情感传播

情感传播

情感传播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学、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459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对外传播、声屏世界、西部广播电视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3年第三届全国情报学博士生学术论坛、香山科学会议第S42次学术会议等;情感传播的相关文献由199位作者贡献,包括谢清果、马力、徐沛东等。

情感传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3 占比:1.3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1459 占比:98.67%

总计:11614篇

情感传播—发文趋势图

情感传播

-研究学者

  • 谢清果
  • 马力
  • 徐沛东
  • 李培
  • 李建军
  • 李腾凯
  • 王斌
  • 陈朝霞
  • 何飞
  • 刘广旻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彪
    • 摘要: 媒介环境转型往往塑造着媒体传播的调适转向,新媒体崛起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受宣传模式主导的党媒带来了深刻的冲击,亦从传播策略、内容呈现特征上促进媒体转向与形象重构。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夜读》为代表的党媒新闻导向类夜读栏目,在内容选材、话语修辞、受众互动等生产环节上注重不同程度的情感表达与互动,呈现出鲜明情感面向的接近性与共情性,力图在传统的“宣传者”形象之外,重构包括“陪伴者”在内的多重形象。情感转向作为一种转型调适策略,反映的是传统党媒在新媒体语境中的延续变迁,其中的张力体现在不同栏目之间的互鉴影响及语境互动上。
    • 王斌
    • 摘要: 2020年以来,内卷一词从经典的学术概念变成网络流行语,被网民用来表达个人和集体的消极情感,即内卷感。内卷感由超负荷的压力、广领域的焦虑、高强度的倦怠和大规模的失落复合而成。内卷感的形成,源于信息技术与数字产业的发展乱象、当今社会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以及感性化的网络传播生态。同时,内卷感还折射出消极情感数字化传播的内在趋势,并集中表现为短暂性、失真性和去批判性三个层面。为降低消极情感无序蔓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做好依情治理和以情治理,切实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向纵深。
    • 侯珮桦
    • 摘要: 恋爱综艺真人秀是情感观察类真人秀的一种,以爱情为节目主题,具有较大的热度和话题度,吸引了一批粉丝。粉丝群体通过弹幕和话题讨论两种形式进行媒介实践。在恋爱综艺真人秀中,受众产生情感传播的因素包括嘉宾选择、剧情展开方式、节目内容以及受众自身等方面。受众的情感传播是一把双刃剑,良性的情感传播推动受众满足情感需求和实现自我价值,也会在社会中形成良性的互动空间,而恶性的情感传播会导致受众心理扭曲,进而产生不良影响。
    • 张文迪
    • 摘要: 新农人短视频在短视频进军下沉市场的浪潮中成为乡村形象的代表。以抖音平台为例,网红新农人账号凭借朴实的内容生产和浓郁的乡土人情,吸引着城乡观众的认同,乡村的“土”与“真”为繁忙压抑的都市生活带来了慢节奏的共鸣。抖音号“张同学”的走红也呈现出情感传播的特征,更为新农人短视频的可持续推广提供了借鉴。
    • 刘昊
    • 摘要: 社交媒体舆论事件中用户大量的情感显现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情感在舆论事件传播特别是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选择长生生物“假疫苗”事件作为案例,采集事件相关微博223903条和微博账号166739个,进行三级细粒度情感分析。研究发现微博信息传播的两个主要渠道评论和转发中均存在情感相关性,但情感传递的关系是一种弱关系。对比微博评论,微博转发过程中情感相关性的特征更明显,且对于更细粒度的情感测量,这种相关性更显著。在同级别情感中“慌”“惧”和负向情感在传播的过程中相关性最明显。不同情感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的过程中快速迭代,迅速达到稳定状态,即产生情感趋同的结果。
    • 李腾凯
    • 摘要: 情感传播是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的推动力量、执政党和政府权威形象的建构路径、政治制度和政策效能评价的提升策略。情感传播与政治认同的这种耦合性经由网络空间泛化、分化和极化情感的再造,会对民众的政治认同形成多维挑战,主要表征为政治认知基础变异、政治权威话语场域压缩、政治评价非理性显现。为应对政治认同的情感传播挑战,要着力于推进政治情感向民众的精准投放,建构牵引民众的政治情感话语,防范和消融民众的负面政治情感。
    • 郝思佳
    • 摘要: 随着“耳朵经济”的发展,移动音频直播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给人们提供场景感和陪伴感,这也正与当代年轻人普遍忙碌和孤独感的特点相对应,因此主播作为一种意见领袖对当代年轻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用户和平台的良好运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主要以移动音频直播中的主播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理论,归纳出主播在传播行为的过程中运用到的策略及其产生的作用,分析其中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主播、用户和平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优化移动音频直播中主播的情感传播技巧提供参考。
    • 王翠荣
    • 摘要: 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向纵深发展,新的产业模式、消费群体、生态圈层应运而生。在这一背景下,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盈利基础被彻底改变,整个产业链均遭到解构。因此,许多纸媒都在探索多元化运营路径,寻找新的增长点,力求重塑商业模式。其中,立足于微信的社交媒体属性及用户的消费心理而产生的微信电子刊,以情感传播为纽带,吸纳强大的粉丝团队,尝试走出一条新的盈利路径,从而引发学界的思考。
    • 高于然
    • 摘要: 情感传播是近年来主流媒体在融媒体转型过程中倚重的一种传播理念。主流媒体在融媒体空间推送的东京奥运会新闻蕴含了情感传播理念,呈现出以下特点: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多维度塑造正面效果;立足平民视角,增加新闻感染力;注重传受互动,引导而非迎合,弘扬正面情感;唤醒共同记忆,增进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主流媒体通过情感话语的输出,增强了与受众的情感共振,提高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
    • 常江; 张毓强; 张迪; 姬德强; 相德宝
    • 摘要: 数字文化是当前我们考察传播问题的重要面向。在国际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数字技术狂飙突进带来的全球数字文化的迅速生产,改变了大众传播时代以国家事权层面的传播实践为核心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样态,并在理论意义上改变着传统上以克服时间、空间为主要基调的全球传播追求。由多元主体介入的可编辑数字化影像的全球蔓延,情感和情绪意义上的传播生态,秩序化和理性传播内容接收状态的削弱等,均需要我们在数字文化意义上,系统梳理和重构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的理念,并从历史意义评估数字文化给国际传播带来的革命性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