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总氮测定

总氮测定

总氮测定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化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78537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凯里学院学报、科技风、科技信息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豫晋水质监测技术交流研讨会、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总氮测定的相关文献由24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颖、宋超、念宇等。

总氮测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8537 占比:99.90%

总计:78617篇

总氮测定—发文趋势图

总氮测定

-研究学者

  • 刘颖
  • 宋超
  • 念宇
  • 战锡林
  • 李琳
  • 潘莹
  • 范锋
  • 裘丽萍
  • 陈家长
  • 韩耀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石习; 宁丽华; 葛敏; 邬奇; 赵涵
    • 摘要: 【背景】RNA表达丰度作为一种生物标记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阶段,但在农业栽培中诊断作物营养状况的应用较少。【目的】挖掘和验证转录水平上可以作为生物标记物精确指示玉米氮营养状况的基因,指导精准施用氮肥。【方法】基于不同氮素处理的基因芯片和RNA-Seq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方法初步筛选出基因表达丰度高度响应氮素处理的生物标记物候选基因;利用不同基因型、不同氮处理的玉米材料,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和凯氏定氮法,进一步筛选氮响应生物标记物基因;并构建预测玉米氮状况的广义线性模型,准确指示玉米氮营养状况。【结果】首先初步筛选出10个表达水平较高的基因,且mRNA表达丰度高度响应氮素处理的生物标记物候选基因;利用不同氮素条件下种植的B73材料从10个候选基因中进一步筛选出8个在充足氮、限制氮处理后基因表达丰度存在显著差异的基因;随后选取遗传多样性丰富、生态区域广泛的26种自交系材料和4种杂交种材料进一步筛选,发现有4个基因表达独立于基因型,可以在不同基因型玉米材料中稳定表达;并且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在充足氮和限制氮处理下,这4个基因表达丰度差异与穗位叶总氮含量差异具有显著相关性(R2均大于0.6),表明这4个基因可以作为氮响应生物标记物进行实际应用;将4个氮响应生物标记物基因分别组合构建两基因、三基因、四基因线性模型,由Zm00001d024281(X_(2))、Zm00001d039049(X_(3))和Zm00001d037680(X_(4))这三个基因构建的线性模型用于预测玉米植株氮状况的应用性最强,其函数关系为Y=1.143+0.017X_(2)-0.302X_(3)+0.017X_(4);选取大田种植的6个杂交种材料对三基因模型预测功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三基因模型能够在大田环境中准确诊断玉米植株氮素营养状况。【结论】获得4个高度响应玉米氮状况的生物标记物基因,构建的三基因模型可以准确预测玉米氮素营养状况。该生物标记物的开发可以有效实时监测玉米植株氮状态,优化氮肥使用,从而实现成本最低时农作物产量的最大化。
    • 曹茹琳
    • 摘要: 在当今社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氮污染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酸雨等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总氮是评价水质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探究总氮实验影响因素为目的,通过展开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辨析在实验过程中存在水质、试剂、实验环境、消解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测定空白值偏高,在分析的过程中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实验数据的支持下,以此为更多的检测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 张静惠
    • 摘要: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总氮测定的行业标准方法,该方法对试验用水、空白修正值、关键试剂含氮量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在本监测站进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总氮方法验证过程中,笔者分别对光源、试验用水、试剂纯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系列比对试验,找出满足方法标准的最佳试验条件。
    • 温春英
    • 摘要: 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总氮是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_(3)^(-)、NO_(2)^(-)和NH_(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由于某批水样总氮的测定结果为1.77mg/L,外检结果为1.30mg/L,两者存在较大差值,且在总氮测定过程中试剂空白的吸光度为0.168Abs,不符合国家标准方法中规定的“试剂空白吸光度不超过0.030Abs”的要求。因此,本文对总氮测定结果异常进行试验研究。
    • 崔慧芳
    • 摘要: 开展水体环境中的总氮测定技术工作,应当关注和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作用。在浊度因素的作用之下,通常会引致地表水样本的总氮测定数据结果显著偏低,且运用经由消解处理后的3500 r/min离心技术处理过程能实现对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在氯离子物质的质量浓度技术参数测定结果>3000.00 mg/L条件下,其在220 nm处位置的吸光度技术参数测定结果将会发生正向干扰问题;在水体环境物质检验样本中的氨氮物质质量浓度技术参数水平相对偏高条件下,通常会引致实际获取的总氮含量测定结果严重偏低,而结合运用趁热摇匀处理技术方法,能有效解决此类干扰问题。本文围绕水体中总氮测定的影响因素及方法改进,展开简要的阐释分析。
    • 潘莹; 王东秀; 李琳; 陈瑜
    • 摘要: 总氮作为一项重要的营养元素指标,通常用于反应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总氮的测定对环境监测工作有重要意义.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测定水中总氮时,经常出现空白值偏高或样品数据难以测准的现象.为此,从总氮测定过程出发,文章探讨了消解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总氮测定的影响,包括消解时间以及过硫酸钾纯度.
    • 李玉红
    • 摘要: 从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具体测定过程入手,阐述了测定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整个测定过程的安全和测定结果的准确.
    • 潘莹; 王东秀; 李琳; 陈瑜
    • 摘要: 总氮作为一项重要的营养元素指标,通常用于反应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总氮的测定对环境监测工作有重要意义。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测定水中总氮时,经常出现空白值偏高或样品数据难以测准的现象。为此,从总氮测定过程出发,文章探讨了消解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总氮测定的影响,包括消解时间以及过硫酸钾纯度。
    • 景胜元
    • 摘要: 在水质监测领域,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是测定水质中总氮的常规方法,而测定总氮时实验空白值对最终的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对水质总氮测定中影响空白值吸光度的因素进行探讨,为从事相关检测人员测定总氮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李琳; 包俊金; 潘莹
    • 摘要: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作为国家标准(HJ 636-2012)规定的测定方法,面临过硫酸钾难溶解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过硫酸钠与过硫酸钾在消解总氮时的标准曲线、12种含氮标液的消解率,发现使用过硫酸钠消解的标准曲线具有较低的空白值,两者对含氮标液的消解,总体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认为使用过硫酸钠代替过硫酸钾消解测定总氮具有可行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