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1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0716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中国中医急症、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国中医药咨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5国际中西医眼科学术研讨会等;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相关文献由145位作者贡献,包括冯进元、尹淑华、易昀敏等。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716篇
占比:99.68%
总计:30816篇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研究学者
- 冯进元
- 尹淑华
- 易昀敏
- 李巧凤
- 王正芹
- 石安娜
- 蓝绪达
- 赵莉
- 陆娟
- 陈俊杰
- 马炳坤
- 万明光
- 严小蓉
- 于今惠
- 于泓
- 仲秀芝
- 何巧玲
- 侯春婷
- 冯振娥
- 刘光鑫
- 刘军辉
- 刘振美
- 刘文敬
- 刘昕
- 刘洋
- 刘涛
- 刘黎明
- 匡慧敏
- 史炜
- 史艳艳
- 吴迺淞
- 周茂伟
- 央珍
- 姚庆林
- 姚立新
- 姜松梅
- 孙士梅
- 孟玲晶
- 容占其
- 尚琳
- 岑瑛
- 崔世超
- 张媛媛
- 张宁
- 张宏宇
- 张小奇
- 张庆平
- 张延凤
- 张新成
- 张春华
-
-
张小奇;
刘涛
-
-
摘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地塞米松对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进行结膜下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陇县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这些患者住院病历尾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注射治疗组(n=35)与点眼治疗组(n=35).用地塞米松对点眼治疗组患者进行点眼治疗,用地塞米松对注射治疗组患者进行结膜下注射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矫正视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结果:注射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点眼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其VAS评分低于点眼治疗组患者,其矫正视力高于点眼治疗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其病情的复发率低于点眼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注射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点眼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地塞米松对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进行结膜下注射治疗能显著缓解其病情,减轻其眼痛的症状,改善其视力,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
-
-
刘振美;
张社德;
刘军辉
-
-
摘要: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两种给药途径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127例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五年间收治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结膜囊点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结果 采用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结膜囊点地塞米松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的观察组患者的青光眼、眼压减低、虹膜粘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采用结膜囊点地塞米松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采用结膜囊点地塞米松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注射给药药物起效快,该种治疗方式舒适度高,安全有效,可以作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式.
-
-
林沾醒;
李智强;
吴迺淞
-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采用超声药物渗入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联合口服泼尼松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透入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常规组中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眼部感染1例、青光眼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30);常规组发生角膜混沌2例、眼部感染4例、青光眼3例、白内障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12/3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透入地塞米松在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
-
-
-
王晓慧
-
-
摘要:
目的 比较临床应用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局部用药组(40例)与全身用药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散瞳、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局部用药组给予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3次/d,全身用药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1次/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局部用药组患者临床愈显率(92.5%)明显优于全身用药组(82.5%);局部用药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全身用药组出现眼压升高1例.结论 地塞米松局部用药较全身用药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
魏表
-
-
摘要: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不同给药途经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疗效,以为临床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44例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地塞米松滴眼治疗,对照组采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7%,复发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6.66%和20.8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的治疗,采取地塞米松滴眼治疗比静脉滴注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而且简单方便,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
赵文霞
-
-
摘要:
目的 研讨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使用超声药物(地塞米松)透入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68例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A组(n=34)予以地塞米松球下注射,B组(n=34)予以超声透入地塞米松治疗,对两组疗法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 B组用药后总有效率较A组显著提升,口服激素至首次减量时间较A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使用超声透入地塞米松疗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常规疗法更理想的药效,值得推荐.
-
-
李巧凤
- 《2005国际中西医眼科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易反复发作,顽固难愈,常因并发青光眼而致盲.笔者近3年来,以内服龙丹明目止痛汤为主,并配合泻青煎(均自拟)超声雾化等,治疗本病44例,疗效满意,现作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