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免疫
强化免疫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58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6793篇;相关期刊239种,包括应用预防医学、疾病监测、江苏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四届(2014)中国兔业发展大会、江西省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十一次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议、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等;强化免疫的相关文献由126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勇、等、吴承民等。
强化免疫—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6793篇
占比:99.26%
总计:77366篇
强化免疫
-研究学者
- 周勇
- 等
- 吴承民
- 唐宇
- 李慧
- 郑金凤
- 高丽
- 乔华
- 任宇花
- 吴大维
- 吴文富
- 唐高术
- 孙美平
- 张佩如
- 张元来
- 张大勇
- 张晓曙
- 张茂才
- 徐爱强
- 曾文博
- 曾纪梅
- 李俊华
- 李放军
- 李雪梅
- 杨永胜
- 林永杰
- 王万鹏
- 王世清
- 王爱莲
- 罗湘蜀
- 肖美华
- 覃精华
- 谢高福
- 郑慧贞
- 钱邦军
- 陈祖府
- 高志华
- 丁永生
- 于晓楠
- 于竞进
- 于精红
- 付清培
- 付红
- 何吉兰
- 刘东磊
- 刘全民
- 刘凡
- 刘大卫
- 刘妙花
- 刘毅
-
-
胡永红;
顿珠多吉;
边巴仓决;
尼玛次仁;
卓玛;
赵伟东;
田甜
-
-
摘要: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2014年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poliovirus,以下简称“脊灰”)抗体水平情况,为维持全区无脊灰状态及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西藏7地市69岁以下健康人群1776名,用微量中和测定法,进行脊灰抗体水平检测。结果1776名中,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44%、87.35%、80.73%;不同年龄组Ⅰ、Ⅱ、Ⅲ型免疫人群抗体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区3型别脊灰抗体阳性率均低于控制脊灰传染病应达到的人群抗体水平,存在不能有效阻断脊灰病毒传播而导致流行或爆发的风险。
-
-
刘晶;
张玉波;
王亮
-
-
摘要:
本文结合新泰市的实际工作,介绍了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措施,建立健全长效的防疫机制和应急机制,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
-
周启升;
刘守梅
-
-
摘要:
山东省新泰市在全面实施规模养殖场“先打后补”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强化免疫效果监督抽检和跟踪评价,将强制免疫情况同产地检疫、财政补助等政策措施挂钩,建立起了一套富有活力、高效规范、监管有力的强制免疫补助机制,为全市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一剂强心针。
-
-
廉丽华;
金红梅;
顾婷;
陈杰;
张玉霞
-
-
摘要:
目的 分析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强化免疫活动前后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变化。方法 对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前后的2005—2019年麻疹病例个案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南通市2005—2019年麻疹年均发病率为2.30/10万,强化免疫后2010—2019年麻疹发病率为1.09/10万,较强化免疫前2005—2009年的4.76/10万,下降了77.00%。与强化免疫前相比,强化免疫后≥25岁年龄组发病数下降但占比增加明显(由49.47%上升为68.84%),麻疹流行的发病时间高峰后移,持续时间缩短;8月龄~14岁麻疹病例强化免疫前以1剂次免疫史为主(占45.16%),强化免疫后以无免疫史为主(占50.00%)。结论 MCV强化免疫效果显著,但人群中仍然存在免疫空白。保持高水平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开展应急免疫、逐步消除免疫空白是今后一段时期麻疹的主要控制策略。
-
-
王媛;
吴云;
黄璐
-
-
摘要: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接受强化免疫联合脐血移植治疗期间的循证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 2021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强化免疫联合脐血移植治疗的56例S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86%>74.43%,x2=4.383)、治疗依从性(96.43%>67.86%,x 2=7.791)以及护理后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73.65±4.08)分> (64.57±5.76)分,t=6.807]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32.14%,x2=5.543)以及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6.57±3.95)分<(44.86±4.18)分,t=7.62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AA患者接受强化免疫联合脐血移植治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可以安全、舒适的接受治疗,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
林慧
-
-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提供的畜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菜篮子”的重要内容,但在畜产品日益丰富的同时,一系列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困难重重。一、晋中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晋中市是山西省的畜牧大市,其畜牧产业综合水平持续领跑全省,产业规模逆势扩张,畜牧地位不断提升,但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县各级畜牧部门严格按照省、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要求,强化免疫检疫,狠抓专项整治,严把“饲料兽药入口关、标准化生产关、进出口检疫关”三个关口,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重中之重,确保了晋中市无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
-
高克芳;
张新霞
-
-
摘要: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在麻疹控制预防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018年1月本地区接受常规疫苗注射的245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地区接受强化免疫预防的2520例儿童,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麻疹控制预防效果.结果:研究组麻疹疫苗漏种率、麻疹发生率分别为0.83%、2.30%,低于对照组4.82%、6.49%(P1-6岁儿童麻疹发病率均高于8个月-1岁、>6-14岁儿童(P<0.05).结论:麻疹控制预防中实施强化免疫可降低麻疹疫苗漏诊率、麻疹发生率.
-
-
和全义
-
-
摘要: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在麻疹预防控制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接受强化免疫预防的18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接受常规疫苗注射的2000例儿童作为对照,观察两组儿童疫苗接种情况.结果:给予强化免疫的研究组儿童麻疹发病几率为7.11%,给予常规疫苗注射的对照组儿童麻疹发病几率为19.70%,两组数据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疫苗漏种几率为2.06%,对照组儿童疫苗漏种几率为17.10%,两组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免疫在麻疹预防控制中具有良好导向,有效提高儿童及家属对疫苗接种的重视度,利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适用于临床.
-
-
罗秀玲
-
-
摘要: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在麻疹控制预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00例于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间入住我县医院需进行麻疹疫苗接种的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实施强化免疫工作,对比实施前后的麻疹发病率和疫苗漏种率.结果:实施强化免疫工作前,0.5-5岁儿童的麻疹发病率为53.3%,5-8岁的麻疹发病率为48.2%,8-12岁的麻疹发病率为48.0%,12-14岁的麻疹发病率为44.4%,与实施后的麻疹发病率相比,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进行强化免疫实施前后儿童疫苗漏种率的对比,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结论:强化免疫工作可提高麻疹预防控制水平,降低麻疹发病率和疫苗漏种率,值得深入探讨广泛应用.
-
-
闫芳
-
-
摘要:
目的 分析麻疹强化免疫不良反应的特征及相关原因.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150例在我院接受麻疹强化免疫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全部儿童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分析其不良反应的特征与发生原因.结果 研究显示麻疹强化免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66%(49/150),其中一般反应有3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33%,主要以中重度发热和局部红肿为主;异常反应有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3%.49例不良反应中持续时间最短为6小时,最长4天.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4.94岁,平均3.21岁;女性23例,男性26例.49例儿童不良反应接受治疗后完全康复.结论 发生麻疹强化免疫不良反应主要原因为个体因素、接种环节以及疫苗因素等,因此在接种疫苗过程中需进行针对性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发生.
-
-
张元来;
马占威
- 《第四届(2014)中国兔业发展大会》
| 2014年
-
摘要:
在武威市一獭兔养殖示范园随机选择30只40日龄种獭兔,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强化免疫对比试验.结果:獭兔在40日龄首免,时间刚好;在首免基础上进行强化免疫,抗体水平上升迅速,70天时达到最高,两者抗体差异极显著(P≤0.01);6月龄后,每隔5月对种兔进行强化免疫,可有效保护兔瘟病毒攻击,抗体保护维持的时间更长,强化免疫后,獭兔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免疫抗体水平,说明獭兔进行强化免疫是很有必要.
-
-
王金旺;
夏燕;
吕泽波
- 《江西省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十一次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掌握徐州矿务集团公司15家基层医院免疫规划门诊开展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麻疹疫苗接种率。方法:采用江苏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抽查、询问儿童家长、查看儿童接种记录,同时对所有在册儿童的网络接种率进行了统计。结果:15家基层医院免疫规划门诊,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出生的所有常住登记在册的儿童数2286人,接种麻疹疫苗儿童数2286人,接种率100%;暂住儿童数718人,麻疹疫苗接种儿童教702人,未种儿童16人,接种率97.77%。常住儿童接种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接种门诊对家长开展了麻疹强化免疫活动等相关知识宣传和入户调查工作。暂住儿童未全部接种的原因是由于部分儿童家长对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重视程度低、大年龄段儿童流动性大等原因造成。结论:接种门诊要加强对暂住儿童的管理,做好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提高暂住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
-
-
-
-
姜述德
- 《第八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脊髓灰质炎(脊灰)是由脊灰病毒1,2,3型引起的传播广泛且危害极大的急性传染病.一旦患病,重者死亡,轻者终生残疾.该病只能预防,脊灰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脊灰的有力武器.
-
-
姜述德
- 《第八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脊髓灰质炎(脊灰)是由脊灰病毒1,2,3型引起的传播广泛且危害极大的急性传染病.一旦患病,重者死亡,轻者终生残疾.该病只能预防,脊灰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脊灰的有力武器.
-
-
姜述德
- 《第八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脊髓灰质炎(脊灰)是由脊灰病毒1,2,3型引起的传播广泛且危害极大的急性传染病.一旦患病,重者死亡,轻者终生残疾.该病只能预防,脊灰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脊灰的有力武器.
-
-
姜述德
- 《第八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脊髓灰质炎(脊灰)是由脊灰病毒1,2,3型引起的传播广泛且危害极大的急性传染病.一旦患病,重者死亡,轻者终生残疾.该病只能预防,脊灰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脊灰的有力武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