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
建筑信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47003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现代建筑电气、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建筑技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3第一届工程建设标准化高峰论坛、2006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第九届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等;建筑信息的相关文献由462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智慧、张利飞、张瑞勇等。
建筑信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47003篇
占比:99.97%
总计:647170篇
建筑信息
-研究学者
- 孙智慧
- 张利飞
- 张瑞勇
- 李博韬
- 韩刚
- A.H.奥曼斯基
- J.L.卡纳
- 于敏
- 何锋
- 余坤
- 余超
- 刘振兴
- 刘欣欣
- 向本林
- 吴忠名
- 姚燕妮
- 孙云增
- 孙昕葳
- 孙海洋
- 宋建忠
- 尹晓蕾
- 张仕钊
- 张向美
- 张洪昌
- 彭伟
- 徐东华
- 徐成穆
- 徐桐
- 文远松
- 易家伟
- 曾明新
- 本刊讯
- 本杰明·科勒
- 朱磊
- 李东燮
- 李倩
- 李大成
- 李政道
- 杨中
- 杨勇
- 杨明松
- 杨晓铭
- 林宪正
- 梁康元
- 焦瑞
- 王子建
- 王治
- 罗伯特·L·韦尔顿
- 胡浩川
- 董林靖
-
-
李筱琪;
赵静;
韩菡;
杨荣彬
-
-
摘要:
架构了白族传统民居BIM构件库的框架体系,并对民居建筑的构件进行了参数化研究.以大理白族传统民居建筑为例,对白族传统民居进行测绘及特征分析,采用ArchiCAD软件内置GDL语言编程工具,建立白族传统民居建筑构件建筑信息模型(BIM)库体系,并将白族传统民居建筑构件信息进行参数化表达.根据参数化设计的理念,解决BIM构件模型复用性的问题,并讨论了该BIM构件库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建模、出图与工程量统计等方面应用的可能性.参数化的白族传统民居建筑BIM构件库将在白族传统民居的保护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
郭经宇
-
-
摘要:
建筑信息化近年来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已有相当多的应用案例,但多数是针对设计、生产、安装等某个具体环节进行应用。因此,提出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发展研究非常必要。该文通过设计并行式项目信息化建筑流程、进行基于BIM平台进行预制构件建模信息管理、根据信息化发展要求优化构件生产调度三个维度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的发展进行研究。通过真实项目的应用分析,已验证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发展方式可以有效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同时,通过对信息模型深度的把控,并提前策划数据的传递方式方法,使数据可以在不同软件和平台间的传递,从而节约装配式建筑的建筑信息整理的时间,有效地提升了施工管理效率。
-
-
曹贤龙
-
-
摘要: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建筑信息项目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对施工进度、建筑资金、施工设备等信息进行统计与管理,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进行。传统的项目管理系统在访问量较多的情况下,响应速度与准确率仍然存在不足。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的建筑信息项目管理系统设计。系统硬件方面采用Browser/Server架构,结合BIM技术寻访广域网。软件方面: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统计与管理各项项目信息;设计通信协议接口,保证系统的信息交互与数据传输;结合实体联系图,设计建筑信息项目数据库,存储与管理项目的相关信息。测试证明,该系统的响应速度较快,对信息管理的准确率高达98.86%,较传统管理系统相比更加具有优势。
-
-
詹勇;
葛余超;
谭涵
-
-
摘要:
为实现城市建筑信息的快速提取与应用,研究了如何充分利用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成果和计算分析方法开展城市建筑信息定量提取。根据不同CIM分级模型的特点,分别实现了城市建筑底面、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建筑体量等建筑信息的定量化提取与分析计算。基于提取建筑信息结果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体检、城市管理、城市应急等方面开展了项目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
何川
-
-
摘要:
以故宫建福宫的柱础石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柱础石随着古建筑建造过程中加工痕迹的产生原因,阐述了与木作、瓦作及油画作的工艺营造关系.以宋《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依照,探讨了古建筑柱础石加工痕迹与古建筑尺度、形制、样式等信息的关系,并参照《工程做法则例》重点对柱础石算例尺度推算关系进行较详细地论述.
-
-
-
-
国慧;
张思露
-
-
摘要:
现阶段的建筑行业进入到重要的阶段,开始加强科技的利用,力求在建筑工程的科技含量上不断的增加.建筑信息模型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具备较高的适应能力,而且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创造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建筑信息模型的具体应用,还是要对设计领域提供科学的辅助,从不同的角度来创新.
-
-
刘欣欣
-
-
摘要:
当前我国十分注重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无论是建筑规范还是技术标准等,都在积极完善之中.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得到了行业与国家政策的认可,在建筑建设与建造中迅速推广,可实际发展中还缺乏统一的标准.虽然,我国中央和地方都颁布了关于BIM的十几项标准,但并没有推动BIM的应用,这就意味着我国还需要进一步推动建筑信息模型标准的建设,实现对建筑信息模型标准的完整编制,实现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发展中的全面落实,实现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
-
-
-
-
张剑涛;
刁波;
唐春凤;
张汉义
- 《第九届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IFC是国际建筑业事实上的数据标准,是建筑行业数据交换的共享平台,它通过对建筑的各方面的信息以统一的标准格式进行描述,实现建筑生命周期内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的数据交换和软件互操作.本文详细介绍IFC模型中建筑信息的描述方法与获取过程,旨在对其他的开发者能有一定的启发.
-
-
易君
- 《2013第一届工程建设标准化高峰论坛》
| 2013年
-
摘要:
人类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过去常常以自然环境为代价.随着能源危机,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爆发,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基于让人类的居住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美国、英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评估体系,以规范和指导建筑行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行.我国于2006年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于中国国情和建筑业现状,对全国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和运营提出了初步要求.本文通过探索BIM技术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结合应用,提出能够覆盖建筑生命全周期和包含全建筑信息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新思路.总体而言,根据本文得出的BIM模型信息在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中的应用率分析结果,这种BIM框架下的绿色建筑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公共建筑的控制项较住宅建筑的控制项指标更为容易从BIM模型信息中获取。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住宅建筑,其一般项指标在BIM信息中的对应率都比较高,各类指标均达到半数以上。几乎所有适用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优选项信息都可以在覆盖全生命周期且包含全建筑信息的BIM模型中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