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平扫

平扫

平扫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2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5篇、专利文献109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实用医学影像杂志、现代医用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平扫的相关文献由707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文、施玲玲、金秀华等。

平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5 占比:66.36%

专利文献>

论文:109 占比:33.64%

总计:324篇

平扫—发文趋势图

平扫

-研究学者

  • 徐文
  • 施玲玲
  • 金秀华
  • 黄晓东
  • 王怡宁
  • 金征宇
  • 俞益洲
  • 徐橙
  • 何鸿飞
  • 张元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斐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于孟州市中医院接受诊疗的85例疑似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接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增强扫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85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肝细胞癌68例,非肝细胞癌17例;MRI平扫诊断肝细胞癌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82%、82%;MRI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88%、93%;MRI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灵敏度、准确度高于MRI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增强扫描检查肝细胞癌类型与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具有极好一致性(Kappa=0.874)。结论 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其中MRI增强扫描灵敏度、准确度更高,并能准确鉴别大肝癌与小肝癌,可为后期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
    • 高晓玲
    • 摘要: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排CT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发现了一些以往胸部X线片平扫(简称胸片)不能发现的肺部小病灶,这些小病灶常呈现结节状,临床上习惯称为肺结节。由于部分肺结节是恶性的,经过进一步明确诊断后绝大多数是肺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的恐慌,甚至是"谈结色变"。"肺结节"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 王贞; 李文华
    • 摘要: 研究腹部CT平扫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及对预后预测的价值。回顾性分析1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急性胰腺炎腹部CT影像学特征;根据并发症及死亡作为判断预后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Bahhazar-CTSI评分系统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级,比较不同CTSI评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情况;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并发症及死亡的关系。在1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83%,死亡率为7.32%。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与脂肪肝、胃裸区受侵、肾上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以及肾周围间隙受侵有关(P<0.05)。重度脂肪肝、胃裸区受侵、肾上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以及肾周围间隙受侵均是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胃裸区受侵、肾上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均是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Bahhazar-CTSI评分与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呈正相关(r=0.657、0.688,P<0.05)。急性胰腺炎腹部CT影像学具有征象特征性,可明确显示胰腺病变程度及周围组织器官累及情况,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杨芸晓; 于湛; 许歌
    • 摘要: 目的探讨锥光束乳腺CT(Cone-Beam Breast Computed Tomography,CBBCT)平扫对数字乳腺X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漏诊病灶的检出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同时接受CBBCT平扫和DM检查的患者,经纳入标准筛选后,入组20例患者,累计25个病灶。结果将25个病灶乳腺的CBBCT平扫诊断结果与其病理结果比较,Kappa=0.76,具有较高一致性;AUC值为0.92(95%CI:0.865~0.976),诊断效能较高。以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4a类为截断点,CBB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4.62%、91.67%、0.763。结论CBBCT平扫在c型及d型乳腺中评估DM不能检出的病灶方面具有优势,在临床发现乳腺病变而DM未见检出时,更宜选用CBBCT进行平扫检查。
    • 吕永革; 刘祥林; 钟金兰; 吴冬; 罗帝林; 郭岳霖; 赵志清; 郑治强
    • 摘要: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CVS)密度增高的原因以及磁共振成像(MRI)和CT平扫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MR平扫、3D增强及CE-MRV对120例CT平扫时CVS密度增高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CT值、形态、边缘是否有显著性差异,CT及MRI是否有关联性。结果 通过MR多序列扫描证实,本组CT平扫CVS密度增高包含CVS优势(n=79)、脑静脉窦血栓(CVST)(n=26)、颅骨伪影(n=5)、小脑幕影(n=7)、运动伪影(n=3);CVST的CT值(67±4)Hu明显高于非血栓(57±4)Hu(P<0.01),且多见于右侧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上端;诊断CVST的最佳CT临界值是62.5 Hu(约登指数为0.909);CVST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而非血栓多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缘光滑(P<0.01);非血栓患者的横窦密度增高右侧明显多于左侧(P<0.01)。MRV显示CT平扫上CVS密度增高与CVS优势相关(r=0.82,P<0.01),当一侧CVS密度增高则为该侧CVS优势。结论CT平扫上CVS密度增高的原因多样,CT平扫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MRI多序列检查有很好的补充意义。
    • 陈建明
    • 摘要: 目的探讨CT平扫与增强扫描在胰腺出血坏死与水肿型炎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75例,均给予CT平扫(为平扫组)及CT增强扫描(为增强组)。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两组对急性水肿型、急性出血坏死型AP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APCT征象。结果①诊断符合率:平扫组73.33%(55/75),增强组92.00%(6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平扫组水肿型AP 27例,出血坏死型28例,增强组水肿型AP 34例,出血坏死型35例。②不同类型AP患者CT征象:不同类型AP患者CT征象:平扫组急性水肿型AP:24例可见肾前筋膜增厚,22例局部胰腺或全胰增大,30例胰腺边缘模糊,12例密度降低,26例少量胰周积液;急性出血坏死型AP:16例肾周间隙渗出或增厚,33例腺体明显增大,35例轮廓模糊,32例密度降低、部分密度更低,18例存在高密度出血灶,15例存在多发积液,9例胆囊及胆道扩张。增强组急性水肿型AP:可见胰腺均匀强化,边缘毛糙,无明显坏死区;急性出血坏死型AP可见胰腺明显实质强化,不均匀降低,轮廓不清晰。结论应用增强扫描能提高AP诊断准确率,且能客观反映AP病情程度与病理类型,利于临床针对性治疗。
    • 杨娴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中枢性神经系统脱髓鞘性假瘤(Demyelinating Pseudo Tumor Lesion,DP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疑似DPT患者120例,收集其治疗前后MRI(平扫+增强)影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MRI检查的诊断效能,并总结DPT的影像特点.结果120例患者MRI共检出162个病灶,其中单发患者101例,多发患者19例.治疗前MRI检测出145个DPT病灶;MRI平扫显示脑部局部肿块,112个病灶长度均一的长.T1长T2,47个病灶呈不均匀长T1长T2,3个呈等长T1长T2,122个病灶增强扫描显示不同程度的强化,可呈条状、火焰状、环状、非闭合环形强化等,40个病灶未见明显强化.MRI诊断DPI的敏感性为97.30%,特异性为77.78%,准确率为95.83%,阳性预测值为98.18%,阴性预测值为70.00%.结论DPT的增强MRI扫描图像具有一定的特点,如非闭合环形增强和垂直于侧脑室的线性增强,有利于DPT和颅内肿瘤的鉴别.MRI检查,尤其是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用于DPT的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
    • 王秋颖
    • 摘要: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平扫及重建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我院66例病例,均为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研究时间2019年5月—2020年10月。患者均采用超声及多层螺旋C T平扫及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等重建技术诊断,对比分析诊断效果,分析多层螺旋CT平扫及重建技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采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可信度分布在5分的有84.8%,与采用多层螺旋C T诊断的5分可信度比例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病理证实66例患者均为急性阑尾炎发作。多层螺旋CT诊断与超声诊断相比之下,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性更高(P<0.05)。多层螺旋CT采取平扫及重建技术观察,将阑尾横径大于6 mm,阑尾管壁横径大于2 mm的检出情况判定为阑尾异常。出现阑尾异常增粗、增大,见阑尾腔积气积液,以及呈现“靶征”,刺猬直接征象,而出现阑尾周围炎性渗出、脂肪间隙模糊,阑尾粪石影,盲肠壁局限性增厚的“箭头征”;阑尾周围脓肿、包块及淋巴结形成,残留的阑尾影以及阑尾周围蜂窝织炎、阑尾脓肿及伴随低位小肠梗阻为其间接征象。结论:急性阑尾炎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及重建技术进行诊断,可提升图像的清晰度,通过多平面及多角度的探查,提升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并通过不同影像特诊的分析,提高各种疾病分型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判断依据。
    • 陶文娟; 刘锋; 孟秋凤; 许万博
    • 摘要: 目的 分析CT检查对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与透明细胞型肾癌(ccR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肾-肿瘤界面、脂肪含量、钙化、粗大血管、平扫密度、强化方式,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EAML及52例ccRCC的CT表现,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病例是脂肪含量、粗大血管、平扫密度及强化方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灶的脂肪含量、粗大血管、平扫密度、强化方式CT表现,有助于EAML与ccRCC的鉴别.
    • 刘鹏飞
    • 摘要: 目的:分析磁共振平扫及波谱成像对早产儿胆红素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在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43例早产儿胆红素脑病患儿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早产儿4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行磁共振平扫及波谱成像扫描,比较两组患儿苍白球区的波谱参数变化,分析检出率.结果:波普成像检出早产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率97.67%高于磁共振平扫检出率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双侧苍白球的T1 WI信号强度高于对照组,双侧苍白球区NAA/Cr、NAA/Cho均低于对照组,Glx/Cr、mI/C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ho/C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平扫及波谱成像对早产儿胆红素脑病有较高的检出价值,检查参数有一定特征性,临床意义高,值得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