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争端解决
WTO争端解决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70篇,主要集中在法律、贸易经济、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0704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二届中国卫生政策研究论坛、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2009年会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首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等;WTO争端解决的相关文献由6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乃根、徐曾沧、曾炜等。
WTO争端解决—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704篇
占比:99.35%
总计:10774篇
WTO争端解决
-研究学者
- 张乃根
- 徐曾沧
- 曾炜
- 李光军
- 梁志文
- 袁芳
- 于兆鑫
- 余敏友
- 刘彬
- 刘衡
- 北京张玉卿律师事务所
- 卢建祥
- 吕洁
- 吴青曜
- 姜作利
- 孙熹
- 孙立文
- 孙雪
- 孟祺
- 宋县伟
- 崔盈
- 张彩霞
- 张晓声
- 张桂红
- 曾文革
- 朱榄叶
- 朱榄叶1
- 李婷
- 李雨桐
- 杨树明
- 杨洋
- 杨砚犁
- 杨荣珍
- 林婧
- 武轶尘
- 汪茜
- 潘陈铭
- 王方方
- 王秋阳
- 王青
- 甘翠平
- 石伟
- 祝军
- 管健
- 管健1
- 纪文华
- 胡建国
- 范玲
- 董炳和
- 蒋圣力
-
-
谭民;
陈曦冉
-
-
摘要:
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滥用“协商一致”原则导致上诉机构停摆后,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受到重创。世界需要一个运行正常的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以阻止世界贸易环境重回GATT时期。《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是针对目前上诉机构危机提出的解决方案,其除了在上诉机构瘫痪期间临时代替上诉机构职能的临时性外,还可在上诉机构恢复后作为上诉机构的补充制度,分担上诉机构的压力。现行的《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基础运行框架仅限于满足临时性需要,若将其作为上诉机构的长期补充程序,需要对争端解决机制、与上诉机构衔接、仲裁员机制、上诉机构报告与仲裁裁决适用机制进行构造。
-
-
-
赵怡然
-
-
摘要:
条约解释问题是WTO争端解决中的重要问题.由于WTO协定内容繁多复杂,其下很多条约为了让谈判各方达成一致意见而导致含义模糊不清.因此,WTO争端解决机构在裁定案件时,离不开条约解释这一必不可少的环节.文章通过分析DS544美国向上诉机构递交的首次书面陈述中对于GATT第二十一条的解释,体会条约解释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以及先后顺序,旨在为我国未来在条约解释问题上提供启示.
-
-
龚红柳1
-
-
摘要:
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频繁使用的''贸易反制'',本质上属于国际争端解决中的单边自助行为,理论上落入国际法的传统调整范畴。作为国际法的特别分支,世界贸易组织已对前述反制措施有所规定,集中体现于DSU第23条。而与之关联的国际法一般原则或规则,在强调世界贸易组织多边体制作用的语境下往往难以直接适用。基于DSU第23条及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争端案例发展的法理,为中国应对美国''301措施''的贸易反制进行合法性辩护有一定空间,尽管该措施本身仍有完善的余地。
-
-
刘彬
-
-
摘要:
东盟10国作为整体,与中国具有成员定位相似性、发展不均衡相似性、出口结构相似性、产业升级需求相似性,对双方的WTO争端解决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参与WTO争端解决的概况、案件类型、案件结果等进行实证性数据分析,可从事前、事中与事后各个层面得出有益的策略启示.此种研究路径有助于中国丰富其参与WTO争端解决的手段和经验,维护发展中大国以及发展中国家阵营的整体利益.
-
-
孟祺
-
-
摘要:
美国利用“301条款”对中国进行调查并采取贸易措施,核心是以美国市场为武器,迫使其他国家接受美国的国际贸易准则,以此维护美国的利益.从实践来看,美国共发起123起“301调查”,大部分是以签订双边协议告终.美国协调利用“301条款”和WTO争端解决机制共同维护了美国的贸易利益.美国基于“超级301条款”调查发起的贸易争端将降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导致“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政策发生改变.文章认为,为应对美国“301条款”引起的限制措施,中国应该积极但谨慎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进一步加快开放步伐,加强自主创新的力度,学习“301条款”构建中国的贸易壁垒制度.
-
-
管健
-
-
摘要:
WTO协定原则上禁止单边措施,但也存在允许成员采取特定单边措施以维护其WTO协定下权益的例外。通过回顾中美贸易争端的历程可知,美国232措施构成对中国的歧视性保障措施,而301措施属于被WTO协定禁止的单边措施,中国对此采取的反制措施应对得当、有理有据,特别是成功地将美国的单边措施和行为拖入多边领域和框架下进行审查和批判。
-
-
管健1
-
-
摘要:
WTO协定原则上禁止单边措施,但也存在允许成员采取特定单边措施以维护其WTO协定下权益的例外。通过回顾中美贸易争端的历程可知,美国232措施构成对中国的歧视性保障措施,而301措施属于被WTO协定禁止的单边措施,中国对此采取的反制措施应对得当、有理有据,特别是成功地将美国的单边措施和行为拖入多边领域和框架下进行审查和批判。
-
-
杨洋
-
-
摘要:
欧美各国近些年来拒绝承认《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非市场经济条款于15年后到期,继续对中国适用替代国方法.从条约解释的角度出发,无论中国是否完全市场经济国家,非市场经济条款的到期都会直接导致替代国方法的失效.虽然中国已将该问题提交WTO争端解决,但不能完全倚仗第三方机构解决问题.中国应增强自身硬实力和软实力,谋求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对话中的话语权,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
-
李婷
-
-
摘要:
公平要求(Even-handedness Requirement①)虽未被明确写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中,但因反复出现在美国汽油标准案(DS2)、美国第一龟虾案(DS58)及稀土案(DS431)等案件的报告中,现已成为WTO争端解决机构(Dispute Settlementof Body,DSB)考察被诉方措施是否符合GATT第20条的一项隐性标准.由于各成员方法律规定和法律文化等不尽相同,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在适用公平要求处理争端时存在差异.鉴于此,我国应增强国内环境政策的WTO合规性,认真研究涉及GATT第20条的案例,加强WTO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
-
-
-
-
-
-
梁志文
- 《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2009年会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WTO争端解决专家组认为我国版权法第4(1)条完全否认部分违禁作品的版权,未能履行版权保护最低标准的国家义务,也不符合知识产权实施措施的最低要求。WTO成员方基于公共利益可对版权实施进行限制,但不得与最低保护标准相抵触,在争端解决中,对国内法和条约的解释要遵循“客观评估”原则和“国际条约解释的通行惯例”,但比较法分析等法律学说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对今后知识产权争端解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适当引用比较法研究成果分析系争法律的国际通行做法将有利于己方,我国版权法第三次修订应采国际通行做法,限制违禁作品的出版、传播,但不排除权利人享有的消极权利。
-
-
梁志文
- 《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2009年会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WTO争端解决专家组认为我国版权法第4(1)条完全否认部分违禁作品的版权,未能履行版权保护最低标准的国家义务,也不符合知识产权实施措施的最低要求。WTO成员方基于公共利益可对版权实施进行限制,但不得与最低保护标准相抵触,在争端解决中,对国内法和条约的解释要遵循“客观评估”原则和“国际条约解释的通行惯例”,但比较法分析等法律学说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对今后知识产权争端解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适当引用比较法研究成果分析系争法律的国际通行做法将有利于己方,我国版权法第三次修订应采国际通行做法,限制违禁作品的出版、传播,但不排除权利人享有的消极权利。
-
-
梁志文
- 《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2009年会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WTO争端解决专家组认为我国版权法第4(1)条完全否认部分违禁作品的版权,未能履行版权保护最低标准的国家义务,也不符合知识产权实施措施的最低要求。WTO成员方基于公共利益可对版权实施进行限制,但不得与最低保护标准相抵触,在争端解决中,对国内法和条约的解释要遵循“客观评估”原则和“国际条约解释的通行惯例”,但比较法分析等法律学说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对今后知识产权争端解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适当引用比较法研究成果分析系争法律的国际通行做法将有利于己方,我国版权法第三次修订应采国际通行做法,限制违禁作品的出版、传播,但不排除权利人享有的消极权利。
-
-
梁志文
- 《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2009年会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WTO争端解决专家组认为我国版权法第4(1)条完全否认部分违禁作品的版权,未能履行版权保护最低标准的国家义务,也不符合知识产权实施措施的最低要求。WTO成员方基于公共利益可对版权实施进行限制,但不得与最低保护标准相抵触,在争端解决中,对国内法和条约的解释要遵循“客观评估”原则和“国际条约解释的通行惯例”,但比较法分析等法律学说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对今后知识产权争端解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适当引用比较法研究成果分析系争法律的国际通行做法将有利于己方,我国版权法第三次修订应采国际通行做法,限制违禁作品的出版、传播,但不排除权利人享有的消极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