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居民地

居民地

居民地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03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183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中国房地产业、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测绘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测绘科学与技术)、全国第二十二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等;居民地的相关文献由484位作者贡献,包括钱海忠、武芳、潘励等。

居民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1 占比:6.84%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42%

专利文献>

论文:2183 占比:92.74%

总计:2354篇

居民地—发文趋势图

居民地

-研究学者

  • 钱海忠
  • 武芳
  • 潘励
  • 焦洋洋
  • 吴亮
  • 张宏伟
  • 王华
  • 谢忠
  • 陈占龙
  • 顾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柴新宇
    • 摘要: 实现CAD与GIS数据共享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利用FME中的语义转换技术,实验以DWG格式的居民地及设施数据为例,通过FME项目转换模型时,完成了CAD格式数据与GIS格式数据的关系表,在此关系表为基础的情况下,完成DWG数据到GIS数据的转换。模型实现了对DWG居民地及设施数据到ArcGIS的shp数据的无损转换,数据编码一一对应,并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拓扑检查和修改。数据的批量处理主要是利用脚本程序进行,同时输出处理过程和结果的log文件,这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入库的正确性、共享性和转换效率。
    • 饶杨莉; 陈飞; 杨正银; 王萍
    • 摘要: 基于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在四川省无图区选取了1幅1∶10000图幅作为研究区,分别以不综合、7 m综合、15 m综合3种尺度进行了居民地采集指标的研究,分析了居民地按房屋真形、以不综合方式进行采集制图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居民地不综合和7 m综合2种尺度均可应用于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新测项目,符合其生产需求,但不综合方式生产时间较传统按15 m综合方式增加了4—8倍,制图图面负载量较大,符号边线压盖明显,不利于判读,因此,建议在城市地区尤其是房屋密集区域选用7 m综合尺度进行居民地采集,在广大农村房屋较稀疏地区按房屋真形不综合方式采集。
    • 迟璐
    • 摘要: 居民地是地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获取是遥感影像提取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深入研究了居民地相关概念,提出了基于遥感影像的居民地提取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居民地的光谱和几何特征,通过影像分割和影像分类进行居民地提取。同时为了解决提取结果较为破碎等问题,提出了居民地提取后处理方法。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取居民地数据,研究结果对于准确地确定居民地面积及其分布情况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程奋周; 伍玉金
    • 摘要: 居民地是各类地图上的关键要素,在1∶250000及以下比例尺地图上,居民地大量以点状的形态存在。点状居民地的主要综合过程在于正确选取,确保正确选取的关键在于保持选取前后的居民地分布特征,主要有分布范围和分布密度的保持。在总结分析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聚类结合Voronoi图的思路,设计了聚类模型,以1∶250000比例尺地图某区域数据进行了实验性聚类,并分析了后续居民地选取时如何保持居民地分布特征的思路和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 何超树
    • 摘要: 居民地形状化简时,保持化简后形态与化简之前的形态相似是居民地综合的基本原则。散列式居民地是一种广泛存在、形态复杂的居民地,描述其形态并设计形态指标是关键难点问题。提出了基于制图综合原则的形态模型与形态描述指标,运用Alpha Shapes算法提取散列式居民地的边界建筑物坐标,将各个建筑物与边界的距离作为聚类指标,把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类,形状化简时在各个类内进行选取,起到了保持居民地形态相似的目的。
    • 魏瀛珠
    • 摘要: 利用遥感影像比对以及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对句容市居民地数据进行更新,两种方法相对于传统地毯式搜索变化信息,效率有所提高。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获取方便,且每年都有更新,但由于其数据与基础测绘数据的差异,该数据只能作为变化发现的一项参考,不能直接用于基础测绘数据更新。遥感影像比对方法,过程较复杂,但其提取的房屋数据可用于直接更新基础测绘数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将该2种方法结合,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进行变化发现,利用影像提取房屋进行更新。
    • 刘策
    • 摘要: 《八百里皖江》手绘地图,将现代测绘制图工艺与传统国画写意手法有机结合,根据皖江的独有特色,勾画出的兼具科学理性与艺术感性的地图作品。
    • 焦洋洋; 刘平芝; 蒋萌; 杨敏; 艾廷华; 巩现勇
    • 摘要: 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制图综合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有力的条件.然而,智能学习模型的应用依赖高质量的样本数据,目前还缺乏适宜制图综合知识学习的案例数据集.以不同比例尺居民地要素综合为例,深入探讨服务于智能化制图综合的样本数据采集建库方法.主要工作包括:依据地图数据组织特点和制图综合过程决策需求,提出了区分特征型案例和变换型案例的样本数据组织体系以及相关的数据结构设计;基于通用GIS平台设计了样本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形成对样本数据采集、存储、修正、更新等全链条的管理维护框架.本研究是针对图形表达的地图要素如何构建案例数据集的有益探索,对推动以制图综合为代表的复杂地图空间知识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 郭建兴; 张宇翔; 姬建中; 袁小祥; 肖本夫
    • 摘要: 地震发生后,政府和社会对地震烈度评定工作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而遥感作为地震灾情获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遥感影像结合居民地建筑数据评估地震烈度的方法模型:在已知居民地建筑物数据的情况下,利用群体震害预测方法,构建居民地房屋倒塌率与地震烈度之间的关系模型;震后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居民地房屋的倒塌率,并与倒塌率预测模型进行比对,反推该居民地遭遇的地震烈度.利用本方法对玉树县城内相邻但破坏情况相差巨大的2个街区进行了烈度计算,计算结果与现场科考结果一致.经验证,在利用遥感手段评估地震烈度时,本方法能有效避免由建筑抗震性能差异造成的影响,可较准确地评估地震烈度,在地震应急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朵天林; 赵耀; 李庆高; 马焜阳
    • 摘要: 结构选取是居民地选取决策的难点和重点.在分析现有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点状居民地结构选取决策模型和方法.综合考虑了居民地选取原则、标准和居民地分布规律,利用系统聚类、Voronoi图和信息熵结合的方法,优化了属性排序方法,最大限度保持了居民地的分布特征、分布范围和分布密度,确保了高等级居民地全部选取,低等级居民地选取时顾及了分布特征和位置重要性.实验验证了该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