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管异物
小儿气管异物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儿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9777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齐鲁护理杂志、现代医用影像学、中国临床护理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等;小儿气管异物的相关文献由22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秀兰、王芝静、周力平等。
小儿气管异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9777篇
占比:99.83%
总计:69893篇
小儿气管异物
-研究学者
- 刘秀兰
- 王芝静
- 周力平
- 周建超
- 张世红
- 彭春
- 方青梅
- 曾吉林
- 梁肇明
- 江丽梅
- 王强明
- 石显江
- 赵罡
- 陈斯乔
- 陈跃国
- 陈龙
- 鲍晓红
- 乔中伟
- 乔中伟1
- 乔君
- 于志红
- 于晓
- 付军霞
- 何国平
- 何娟娟
- 余中良
- 侯明杰
- 侯景忠
- 关开华
- 冯瑞玲
- 冯萍
- 刁玉萍
- 刘仲娟
- 刘卫校
- 刘念
- 刘晓东
- 刘晓娜
- 刘海霞
- 刘爱萍
- 刘福凤
- 刘遂根
- 卢宁
- 卢思宇
- 卢明
- 卢锡芝
- 卿帅
- 古丽拜克热
- 古丽斯坦·衣力衣明
- 史冬梅
- 史素丽
-
-
刘念
-
-
摘要:
目的:分析在小儿气管异物中应用64排螺旋CT气管三维重组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2月徐州市儿童医院诊断的80例小儿气管异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患者行螺旋CT检查,进行三维重组及仿真内窥镜技术显示气管支气管病变,三维重组的内容包括了进行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最小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显示及容积再现等方面。并对80例疑似气管异物患者进行平均有效剂量的记录,将容积数据进行多平面的重组、最小密度投影和仿真支气管镜成像。分析该检查方法的准确率,评价患儿家属对检查服务的满意度。分析CT检查的优势。结果:64排螺旋CT气管三维重组检查准确性、检查满意度均达到100.00%,说明64排螺旋CT气管三维重组在小儿气管异物中运用价值高,可以准确判断异物的位置,便于准确定位,减轻患儿痛苦,缩短异物在气管中的停留时间。而X线片一般仅对金属异物能够显影,对非金属异物不显影,不容易发现异物的具体位置,延长异物停留时间,增加患儿痛苦。结论:小儿气管异物采用64排螺旋CT气管三维重组检查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提高诊断率,提升检查准确性,且操作简便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
侯景忠
-
-
摘要:
目的:研究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1-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气管或者支气管异物的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X线组采用X线检查,CT组采用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符合率.结果:X线组诊断符合率84.78%,CT组诊断符合率1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组肺炎、纵膈位置变化、肺气肿检出率高于X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采用CT检查准确率高于常规X线检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
-
-
-
余中良
-
-
摘要:
目的 评价小儿气管异物手术应用两种不同全麻方式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8例气管异物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对A组实施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麻醉,对B组实施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麻醉诱导前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均无明显差异,B组插镜后、术毕时的MAP、HR均较A组平稳(P0.05).结论 小儿气管异物手术中应用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麻醉,可获得安全、可靠的麻醉效果.
-
-
-
-
杨磊;
乔中伟
-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异物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气管异物2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儿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①上述29例患儿,异物在主气管部位者4例,占13.8%;异物在左侧支气管部位者10例,占34.5%;异物在右侧支气管部位者15例,占51.7%.从异物类型来看,玉米、花生、果冻、黄豆等植物性异物24例,占82.8%;②鱼骨、笔帽、硬币等特殊类异物5例,占17.2%.③对上述患儿进行螺旋CT检查,均能清晰显示气管内异物情况,且患儿纵膈移位,肺部存在炎症,单侧或双侧肺水肿、肺不张.上述患儿均接受一次镜检,顺利取出异物.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异物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
陈超
-
-
摘要:
目的 分析放射影像技术应用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效果.方法 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共收治57例气管异物和支气管异物患儿,遵循患儿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分为A组(n=29)、B组(n=28).A组接受CT检查,B组接受X线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 .结果与B组比较气管和支气管异物检出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对比临床征象检出率(肺不张、气管堵塞、纵膈位置改变),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中,实行CT检查,能够提高气管和支气管异物检出率,明确患儿的临床征象,存在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
-
杨磊1;
乔中伟1
-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异物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气管异物2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儿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上述29例患儿,异物在主气管部位者4例,占13.8%;异物在左侧支气管部位者10例,占34.5%;异物在右侧支气管部位者15例,占51.7%。从异物类型来看,玉米、花生、果冻、黄豆等植物性异物24例,占82.8%;(2)鱼骨、笔帽、硬币等特殊类异物5例,占17.2%。(3)对上述患儿进行螺旋CT检查,均能清晰显示气管内异物情况,且患儿纵膈移位,肺部存在炎症,单侧或双侧肺水肿、肺不张。上述患儿均接受一次镜检,顺利取出异物。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异物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