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储蓄
家庭储蓄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78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1479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新华文摘、经济研究参考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三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等;家庭储蓄的相关文献由80位作者贡献,包括赵燕、王化斌、ChrisFaulkner-MacDonagh等。
家庭储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479篇
占比:99.64%
总计:21557篇
家庭储蓄
-研究学者
- 赵燕
- 王化斌
- ChrisFaulkner-MacDonagh
- MartinMuehleisen
- 付晓
- 公茂志
- 兰可雄
- 刘克
- 刘赛
- 周佩爽
- 周进
- 哈轶群
- 唐路元
- 夏志琼
- 姚玉成
- 孙可可
- 宋璐
- 小娅
- 尹德先
- 庆晨
- 张冰莹
- 张斌昌
- 张海峰
- 徐明
- 文国丽
- 文慧
- 方观富
- 曹云泽
- 曾俊
- 曾认
- 李亮
- 李军
- 李建琴
- 李晓梦
- 李海峰
- 杨建华
- 杨碧云
- 林丽琼
- 毛健
- 独旭
- 王云志
- 王亚柯
- 王原抒
- 王学武
- 王志浩(Stephen Green)
- 王永德
- 田儒成
- 申振彪
- 白信
- 程永宏
-
-
付晓
-
-
摘要:
随着正式进入夏季,2022年欧洲旅游会奖业迎来了复苏。新冠肺炎禁令已经取消,人们渴望弥补两年来失去的旅行开会的机会。然而,由于若干原因,前景有些暗淡。疫情期间被压抑的强劲需求和积累的家庭储蓄,不得不面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引发的高通胀和飙升的能源和食品价格,这正在侵蚀消费者的生活水平。此外,欧洲各地的旅游需求比预期要快,这让航空业界措手不及,导致机场出现人员短缺和罢工等混乱局面。这些因素加上欧元区内部经济前景的停滞,以及乌克兰旷日持久的战争不仅会影响夏季旅游,也会延缓2022年欧洲旅游会奖业的复苏。与此同时,人们仍然担心,各国政府对加强能源安全的反应将如何破坏气候目标。
-
-
袁志刚;
张冰莹
-
-
摘要:
以往有关养老体系研究的经典文献,主要集中于养老制度或政策如何影响一个国家的总储蓄规模,特别是政策变动对家庭储蓄或社会储蓄规模的影响,而少有研究深入探索养老体系演变与家庭储蓄、投资结构和金融体系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首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梳理养老体系演变与家庭储蓄行为的关系,给出金融领域中的养老保险的角色定位,深入分析家庭资产负债扩张与金融部门财富管理之间的张力.结合全球主要国家养老体系形成、发展历程以及现状,讨论养老体系如何通过家庭的储蓄投资结构进一步影响国家的金融结构,并重新思考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方向,提出政策建议.
-
-
张斌昌;
兰可雄;
林丽琼
-
-
摘要:
基于CFPS 2016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5的数据,运用OLS模型和2SLS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储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储蓄影响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收入层次差异.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储蓄的影响整体上呈负相关,从数字金融发展与家庭储蓄之间的弹性关系来看,数字金融发展每提高1%,则家庭储蓄降低1.501%;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储蓄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收入层次差异.据此,提出加强数字金融的宣传教育、推进数字金融的队伍建设和健全金融行业的协会制度等对策,以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健康发展.
-
-
贺慧娟;
杨碧云
-
-
摘要:
基于中国健康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数据,本文采用子女居住安排作为子女与父母联系紧密程度的代理变量,研究父母与子女的亲密程度对于家庭储蓄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1)与子女关系更亲密、未分家的家庭,预防性储蓄意愿最低;(2)分家的子女,随着居住距离的增大,父母储蓄的意愿下降;(3)通讯和探望频次都将降低父母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
-
方观富;
许嘉怡;
蔡莉
-
-
摘要:
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利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使用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我们发现:(1)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家庭储蓄;(2)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家庭储蓄有显著促进作用;(3)数字金融对家庭汽车购置、金融产品价值及银行贷款有显著正向影响;(4)数字金融对小规模、低收入、老年人口比例高的家庭的正向影响更大,对农村和东部地区家庭的影响也更大.
-
-
-
-
陈姿;
罗荷花;
申振彪
-
-
摘要:
论文通过OLS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居民健康状况对其家庭储蓄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健康状况对其家庭储蓄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即居民健康状况越差,则会导致家庭储蓄额越少.具体来讲,居民主观健康中的自评健康和自评健康趋势两个指标都对其家庭储蓄呈现负相关关系.从居民心理健康方面来说,其抑郁指数越高或者生活状况满意度越差,其家庭储蓄越低.而居民生理健康对其储蓄也产生显著负相关.
-
-
肖攀;
文国丽
-
-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人们自己的储蓄余额和证券投资也增加了.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了相互关联的经济理论,但缺乏研究的事实数据.所以本文通过对样本区间1996年至2017年的家庭储蓄余额(代替居民储蓄)与沪深股市交易额(代替股票市场)的月度数据建立VA R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对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尝试分析.由模拟建模结果得出,在1996年至2017年时间段内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
-
独旭;
张海峰
-
-
摘要:
生育率与经济决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是由于计划生育减少了抚养人口。2016年中国正式全面落实二孩政策,中国生育政策开始调整,这将有效提高家庭生育率,势必会影响家庭的消费储蓄结构。随着子女数量的增加,在子女成长阶段受抚养成本和教育成本影响,家庭储蓄呈现下降趋势;在子女成家立业阶段由于子女成家立业的压力和跨代转移支持的压力,储蓄率上升。子女数量对中低收入家庭具有显著影响,父母选择多生受到性别平衡动机和性别偏好动机的驱使,且性别平衡动机逐渐增强。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影响家庭经济决策的主要因素是子女数量而非子女结构,这意味政府能够通过改变生育政策引导家庭经济决策,进而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