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宫颈扩张球囊

宫颈扩张球囊

宫颈扩张球囊的相关文献在2013年到2022年内共计354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2篇、专利文献20322篇;相关期刊141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医疗装备等; 宫颈扩张球囊的相关文献由690位作者贡献,包括曾维著、周静、刘东等。

宫颈扩张球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2 占比:1.42%

专利文献>

论文:20322 占比:98.58%

总计:20614篇

宫颈扩张球囊—发文趋势图

宫颈扩张球囊

-研究学者

  • 曾维著
  • 周静
  • 刘东
  • 刘帅超
  • 刘康博
  • 张正男
  • 徐玉茵
  • 杨志平
  • 段书霞
  • 石沛龙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桑桑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人工破膜时机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应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56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8例。两组引产过程中,对照组取出球囊后若无明显宫缩再注射缩宫素试产,试产4 h后进行人工破膜;试验组取出球囊后立即进行人工破膜,破膜2 h后若宫缩乏力再注射缩宫素试产,比较两组各产程时间、引产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结局及引产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第一、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引产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引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产妇接受宫颈扩张球囊引产过程中,待球囊取出后立即进行人工破膜,破膜2 h后若宫缩乏力再注射缩宫素试产,可明显缩短其第一、二产程时间,降低其引产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结局,提高孕产妇引产满意度。
    • 武辉; 陈素娟; 刘恒; 李敬; 杨英英; 侯青霞
    •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地诺前列酮与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初产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72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37)与B组(n=35)。A组患者接受宫颈扩张球囊引产,B组患者接受地诺前列酮引产。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1、5、10 min时阿普加(Apgar)评分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2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产后Bishop评分、总产程时长、分娩方式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新生儿出生1、5、10 min时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5、10 min时Apgar评分均高于出生1 min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多于A组,总产程时长长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剖宫产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足月妊娠引产产妇中使用地诺前列酮与宫颈扩张球囊对新生儿均具有较高安全性,且2种方式的引产效果均较为理想,但使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产妇出血风险及剖宫产率更低,临床应根据产妇实际情况酌情选择引产方式。
    • 宗娅婷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瘢痕子宫阴道试产中的效果。方法84例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5月—2021年4月于本院进行阴道试产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阴道试产,研究组42例使用宫颈扩张球囊辅助阴道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干预前与干预12 h时宫颈成熟度评分(Bishop评分)、第一与第二产程时间、两组产妇不良结局情况,以及两组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率为90.48%,较对照组的69.05%高(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 min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在瘢痕子宫阴道试产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适于临床推广。
    • 佀小爱; 郭蕊雅
    • 摘要: 目的探究米索前列醇和宫颈扩张球囊单独与不同顺序联合应用在妊娠晚期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接收的180例妊娠晚期符合引产指征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类层抽样法将其分为A、B、C、D组,各45例,依次采取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引产、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先放置宫颈扩张球囊后口服米索前列醇引产、先口服米索前列醇后放置宫颈扩张球囊引产。比较四组的Bishop评分、引产效果、分娩用时、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四组孕妇引产后的Bishop评分均高于引产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组>B组>A组(P0.05)。四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B、D组孕妇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和宫颈扩张球囊的引产效果明显,且先口服米索前列醇后放置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蔡留章; 汪莉
    •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宫颈扩张球囊对妊娠晚期引产孕妇宫颈Bishop评分、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本院接收的具备引产指征的106例妊娠晚期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均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联合宫颈扩张球囊引产。于引产前、引产12h采用宫颈Bishop评分法评估两组宫颈成熟度,记录各产程时间,判定引产效果,统计两组阴道分娩率及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引产12h两组Bishop评分均较引产前提高观察组(7.34±1.15分)高于对照组(5.78±0.93分),观察组引产总有效率(96.2%)高于对照组(83.0%),各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94.3%)高于对照组(79.3%),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7.6%)低于对照组(24.5%)(P均<0.05)。结论:对妊娠晚期引产孕妇实施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效果较好。
    • 林运珍
    •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及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在足月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于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惠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足月引产的产妇纳入研究,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观察组应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同时辅以相应护理干预,并就产妇宫颈成熟度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用时、产后24 h出血量、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宫颈成熟度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经阴道分娩率、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用时、总产程用时、产后24 h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与相应护理干预共同应用于产妇的足月引产中,可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用时,减少并发症,并提升经阴道分娩率及产妇满意度,有利于提高妊娠结局的良好性,具有极高推广与应用价值。
    • 代景丽; 张世芳; 彭新景
    • 摘要: 目的:观察足月妊娠引产中,应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进行引产的384例足月妊娠产妇,根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92例单独给予催产素引产,实验组192例给予宫颈扩张球囊+催产素引产。观察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产程时间、宫颈成熟度评分(Bishop评分)、引产指标、新生儿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应激反应的评分比较。结果:两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第一、二、三产程比较,实验组短于对照组;Bishop评分、诱发临产时间、胎儿娩出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等指标两组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分娩后与分娩前,两组GLU、CA、CORT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能够显著缩短足月妊娠引产的产程,提高引产效果,减少应激反应,改善母婴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普及。
    • 刘艾群; 屈小英; 林贵杏; 梁凤媚
    • 摘要: 目的:探究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初产妇引产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于我院产科引产的足月初产妇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催产素引产,观察组采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ishop评分、引产成功率、总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根据观察组引产结果分为引产成功组及引产失败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初产妇引产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体重指数、孕次、妊娠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产妇干预前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ishop评分、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引产成功组初产妇有更长的孕周及更高的Bishop评分改善值(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初产妇引产,加速宫颈成熟,有较高的引产成功率,可缩短产程,且不会增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风险。孕周及Bishop评分改善值可能是影响宫颈扩张球囊引产效果的影响因素。
    • 李鑫伟; 周海峰; 陈伟丽; 郭彩萍
    • 摘要: 目的观察避孕套在宫颈扩张球囊放置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于该院引产前评估为宫颈扩张球囊放置困难的孕晚期足月孕妇3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与对照组196例。两组均计划放置宫颈扩张球囊,观察组采用避孕套辅助窥阴器暴露宫颈,对照组单用窥阴器按常规方法暴露宫颈。观察两组宫颈暴露满意度、宫颈球囊操作时间、孕妇主诉不适感及放置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宫颈球囊操作时间10分钟17例(10.6%),对照组宫颈球囊操作时间10分钟42例(21.4%);观察组宫颈暴露满意度、主诉无明显不适感者占比、宫颈扩张球囊放置成功率分别为88.8%、88.1%、40.0%,均高于对照组的75.0%、77.6%、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避孕套在宫颈扩张球囊放置困难时应用得当,可充分暴露宫颈,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孕妇不适感。
    • 孙瑜; 张艳榕; 李春艳; 夏卿; 黄钰; 龙伟
    • 摘要: 目的研究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和COOK宫颈扩张球囊(COOK cervical ripening balloon,CCRB)在非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孕妇促宫颈成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住院分娩的167例非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促宫颈成熟方案,将167例孕妇分为地诺前列酮栓组(111例)和CCRB组(56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地诺前列酮栓组干预时收缩压低于CCR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地诺前列酮栓组缩宫素使用率、干预至临产时间、干预至阴道分娩时间均低于CCRB组,干预后24h内阴道分娩率高于CCRB组,而干预24h后阴道分娩率低于CCR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时失血量、产后出血量,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胎盘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CRB组新生儿体重高于地诺前列酮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非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孕妇的促宫颈成熟中,对于宫颈条件较差而血压控制平稳者可考虑使用地诺前列酮栓,对于血压存在波动者可考虑使用CCRB。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